林后东北临埭辽水库,西南接安兜,东、南分别和围里、枋湖接壤。

林后薛姓以唐代薛令之为开基祖。林后是厦门岛“北薛”重要的聚居地。后来其他姓氏陆续迁入,上世纪40年代日寇强拆后莲14社修建机场,不少人移居林后,以至于如今的多姓杂居。

立在金尚路西侧的林后社名石

古时,林后社东南有大片林木,故名。上世纪30年代林后尚有十数株古榕遮天蔽日,日寇据厦之后被伐,今仅剩社东1株。

清代,林后属嘉禾里廿四都湖莲保,民初属后莲保,民国26年属安兜保,光复后属高安保。合作化后,属枋湖大队第13、14、15小队,后来又从13队析出18队。

1980年禾山公社地名图上的林后

林后社略为长形呈东西分布,社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礼拜堂、祖厝、宫后、江边等角落。礼拜堂紧挨庵兜,旧有基督教堂称礼拜堂,后废;祖厝即薛家宗祠;宫叫青龙宫,主祀玄天上帝、保生大帝和妈祖;江边是旧时埭辽边上的一个小社,社近港,古时港、江通用,故称。江边社40年代后废,居民并入林后,地名依存。祖厝后有红土埔地称后埔尾,又叫庵埔尾、红埔尾,地势为全社最高,旧时是祭拜普度爷的普度埔。林后民居大都依此埔势朝向东南。

1944年的地图,林后社边上还标有江边社(转自“厦门手绘地图”)

1975年的地图,林后社边上还标有江边社

清代,林后人在埭辽修筑堤岸,围海造田,称湖莲保埭田。《厦门志》载,道光年间埭田为海潮所啮,堤崩,咸水间有侵灌,“林后乡薛豹率其族愿献废田于仓,请筑堤”。兴泉永道巡道周凯亲往履勘。用银买绝,修内外堤岸,听佃民三年自种杂粮,三年后入租,永为义仓之积,并立石记事。为此,周凯写《义仓埭田碑记》,并立石碑至今还在埭辽东岸,记录当年那段历史。

清代周凯所立石碑今尚存于埭辽岸边

埭辽几经修废,解放前还曾筑堤叫中岸,堤内建盐场,后来堤岸常常坍塌,海水淹没盐场和埭田,故称“崩埭缺”。盐场解放前已废,相当于今埭辽边上的翠湖别墅一带。再往北,枋钟路边上的赛尔富、一汽、荣诚等车行就是当年的义仓埭田所在。早时这片水田还称义仓,解放前还由佃农耕种,田中建有一座2层的白色小楼,系义仓田管理人的住所,称公馆,又叫白楼。解放后先后几次修整埭辽堤岸,形成埭辽水库。1975年,当时的前线公社发动修建埭辽围垦工程,从义仓田修堤直达围里,把整个埭辽湾全部围起。但因缺乏水源,只好改为晒盐场。后来,埭辽只剩小小的水面,污染严重。2013年,埭辽水库经过整治,辟为公园。

埭辽围垦工地(1972年)

义仓再向北,即今机场T3候机楼位置,是日寇强拆的内英社,边上有死狗仔窟(池)、南边洋田。林后人下海可以从社北经内英下海,也可以从社东,经埭岸即今围里土地庙后下海。海岸边是薄薄的沙滩,下去是长着密密麻麻的枷朾(红树林)的滩涂,再下去是蚵场。蚵场近蟹(花)仔屿,上有石,海水涨潮时还能露出水面一二人高。蟹仔屿东有乌屿,乌屿很小,潮水可以淹没。蚵场有蚵仔顶、蚵仔尾和大港边,再过去是深港。过了深港有离浦屿,《厦门志》注,离浦屿在薛浦对面,故称离浦。林后姓薛,薛浦就是林后的海边。但是还有很多人把离浦屿误以为二亩屿、离某屿、离亩屿。

远眺离浦屿

社东江边,南向就是崩埭缺的一大片埭田。今戴尔公司厂房一带也是埭田,叫大塘顶、大潭,边有高崎墓。这里有从林后到坂上的小路,路边有薛家墓。从安兜山向东延伸过来的低矮的山脊,伸向林后社南又向社东横入埭田。山脊上已经垦为园地,叫龙仔顶,上有安兜到坂上必经的小路。从埭田越过这条路,又是一大片平坦的田园,称大湖。大湖是林后、安兜、坂上接壤的地方。明永历三十一年薛氏昆仲合葬墓志中就有“二十四都林后乡大湖”的记载,今尚存金尚路边的大湖车站名。再往南地势渐高,有隆起的山崙称凤展翼山,又称凤展翅山。俗信此山是风水宝地,叫凤展穴,曾有古墓葬,即今部队的营房,在枋湖北二路边,坂上人叫它埔顶,枋湖人叫炮台。

林后272号民居

林后186号民居

林后祖厝前有2个砖埕,前面是一条从安兜来的水沟。水沟接着叫大碟(pia)的浅浅的水塘,向东流过埭田、大潭、狗潭,和坂上的水沟汇合,从埭辽边入海。祖厝口前一列的水田叫门口田,向东连到宫口,这一列叫路下、小塘脚、三角潭、长辽潭,接到埭田。门口田产的红蔗以清甜著名,是林后的特产。门口田南侧便是安兜山延伸下来的山脊,之下叫坪脚,有双关池。双关池后地势高了,称门口山,又叫前面山。前面山上有几块散布的石头,社人尊称为石头公,即今近林后公寓的地方。前面山上早年有座2层的枪楼,居高临下防范盗贼。另外在江边近海有国民党军修的碉堡,旧时边上也有2个枪楼,用以防海上来的强熕。

林后礼拜堂的位置如今店铺林立

社西的礼拜堂后有三斗塘、笼床(蒸笼)墓、新潭仔等地。社后有辽头园、笼仔潭、公田仔、莲花潭。这一片相当于今太古生活区一带。从后浦、古塘垅来的鳖仔沟钻过铁路涵后,蜿蜒流经这里,从现在的机场正面红绿灯边斜插过去,从埭岸头、下尾入海。每逢大雨,鳖仔沟发大水流入义仓,淹到白楼仔,一片汪洋。

林后薛家宗祠孝思堂

林后薛家宗祠金碧辉煌的祖龛

林后薛家宗祠号“孝思堂”,单落三开间,燕尾翘脊硬山顶。祖龛精雕细作,金碧辉煌,内供奉着薛姓历代祖妣。开基祖薛令之,福建长溪(今福安市)人。唐神龙二年(706年)进士,以诗文名,为闽人以诗赋登第的第一人。累迁左补阙兼太子侍读,因赋诗讽谏唐玄宗,遂托病辞官归里,后迁居厦门岛,为厦门岛早期开拓者的代表人物。宋人有“桃李薛公园”之赞誉。薛令之墓的墓碑今存于林后薛家宗祠。

厦门“北薛”的代表人物薛令之画像

可怜薛令之墓墓碑断成几截,堆在林后薛家宗祠

青龙宫位于林后社东北、金尚路东侧,奉玄天上帝、妈祖、保生大帝。始建于宋诏熙元年(1190年),民国丙辰年(1916年)曾有重修, 1979年再次重修。存有雍正戊申(1728年)等3个古香炉,门廓上有一对精美的龙柱,雕工精湛,双龙翻腾,亦有造型古扑的石狮、龙柱、木雕构件等,颇具文物价值。青龙宫前后二殿,中设拜亭,左右有天井。东侧建戏台、戏馆,今建有林后文化中心。每年正月十五,林后村民都要在来青龙宫举办俗称“走火把”的禳神巡游仪式,村民手拿火把,肩扛神辇,绕村抬游,一路前呼后拥,汇成火龙,以示驱邪纳吉。

林后青龙宫,建筑严谨规整

青龙宫原本主奉北极大帝即玄天大帝,后则以保生大帝为主

林后青龙宫举办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

50年代开挖的坂头引水工程,入岛后经安兜提水站提升,从林后礼拜堂边的明渠经大湖,从凤展翼山边过江(头)钟(宅)公路,从枋湖边流向薛岭。

90年代修建的金尚路穿过林后,把林后社一分为二。东部仅剩青龙宫一片,早已见不到江边的痕迹,只有那棵古榕还在。位于金尚路东侧的青龙宫和江边一片,如今被叫成“小林后”。新开的林后西路却张冠李戴横在了林后的东南。

林后,最早开发厦门的薛姓的聚居地,一切都面目皆非了。

民俗活动中林后凉伞队的靓丽形象

林后街景

林后街景

解放前盗匪横行,林后也遭劫难(江声报1949.6.3报道)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原乡之80 机场14社

民国《厦门市志》的“禾山旧保社”中载:“日军辟作飞机场”,有后莲保斗门社、安人里社、陈厝社、西宅社、刘厝社、英厝社、下尾社、内英社、龚厝社、张厝社、崙后社、竹仔林社、后莲尾社以及殿前保坑园社共14社。之后大多文字沿用此说。

湖里原乡之79 江边

金尚路北段从林后社拦腰穿过,林后遂一分为二,东半部较小,人称为“小林后”。小林后的东北角,原本埭辽湾的南岸,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叫江边。江边位于埭辽海边,本地称港为“江”,故名江边。江边本地发音如同“江柄”。

湖里原乡之77 高崎

高崎位于厦门岛北面的海岸边,隔浔江海面和集美相望。高崎又名高岐,别名岐山,如今的岐山路正源于此。

湖里原乡之76 濠头

濠头社原名石头社,其原因应是此处遍布石头,社中的濠沙宫里有联句:“殿兴石头社北斗呈祥”。石头社因有濠沙宫而雅称濠头,但是本地人还是叫石头为多。有人误以为发音是“槽头”,这应该是“石头”的谐音而致。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