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寒门子弟,曾经在巴沙的豆芽摊当童工,也曾在建筑工地挣取一天7令吉的工资。可如今,他是第一成功集团创办人兼世界林氏宗亲总会副理事长。他就是在马来西亚获得最高元首封赐丹斯里PSM勋衔的林顺平。
熟悉林顺平的人,常会听到他说的一句话,那就是:“穷不过三代。”
所以,每当回忆过去,林顺平一点也不掩饰昔日的贫穷。“我是大马的第二代华裔,当年7岁的父亲林水泉跟着爷爷奶奶带着30元钱,从福建去到了大马半岛的瓜拉雪兰莪渔村落脚。父亲长大后,因为渔村贫困,搬去了也处在雪州的巴生班丹马兰新村,靠养猪为生。”林顺平说,“当时家中有12个兄弟姐妹,经济十分困难,因此,我小学5年级还没有毕业,就被迫辍学到巴沙给当菜贩的亲戚打工,靠当时每个月赚取40令吉的工资贴补家用。”
17岁时,林顺平就转到建筑工地工作,由于肯吃苦,对工程细心负责,22岁时成了年轻的“包工头”,过后升任承包商。在28岁那年,他大胆地接了一项没有竞争性的发展工程。“那是在海拔1500米的马来西亚福隆港高原建度假村,羊肠小道,连车都上不去,可是我还是接下了工程,现在想来,当初的决定就像一场赌注,但也让我学会了从危机中寻找生机,最终赚取了我的第一桶金。”林顺平回忆道。之后,他开始进入产业界,成为小型发展商。
就像许多成功的故事一样,林顺平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如何面对危机、逆境,成为决定成败的试金石。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市场萎靡不振,很多商人都纷纷退出市场,林顺平却以其富有战略性的眼光,选择了“进攻”,一举买下了巴生谷多处黄金地段。于是,他在经济风暴的逆境中闯出一条血路,危机过后,他开始在首都的地产界初展拳脚。
林顺平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包括等待,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耐心,能够坚持到底。”正是因为这句话,加上他的胆量与苦干,成就了今天的“产业王国”,既为无数人建造了温暖的家园,也带动了社会经济繁荣。
2013年,林顺平创办的第一成功集团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他就把眼光更多地投向祖国,回报桑梓,而他在马来西亚对慈善事业的贡献更是不胜枚举,他本人更是将30%的时间都投入进公益事业。
“去年,丹斯里拿督林的孩子林保亿大婚,婚宴上,拿督林一口气就捐了250万令吉给7个福利组织、乡团代表和华校,真是不简单呢。”世界林氏宗亲总会的林纪顺称赞道。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林顺平开始关心社会老龄化问题,“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成立一个养老中心,让老人们在中心里物质和精神都得到满足。”
林顺平说。林顺平于1997年获得雪兰莪州苏丹赐封“拿督”勋衔;2010年获得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陛下封赐“丹斯里”勋衔;2006年获第5届亚太区国际诚信企业金剑奖;2008年获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表扬“50位福建企业楷模奖”。2008年获中国华商联合会表扬“100位杰出华裔领袖”等荣誉。同时任马来西亚林氏宗亲联合会执行顾问、世界林氏总商会总会长等职。他热心社会慈善光彩事业,鼓励年轻人创业,设立妇创基金低息贷款助妇女创业,作为世界林氏总商会会长,林顺平呼吁世界林氏宗亲善用马来西亚林氏总商会的平台探讨商机,共富共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