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厝介于村里和徐厝之间,位于村里之北、徐厝之南。旧时,蔡厝和村里隔着一条马路和少许田园,和徐厝只隔着一个小山,从蔡厝社后的小路上个坡下个坡就到徐厝了。那时,蔡厝依山而筑,民居坐北向南。

1947年厦门岛及附近地图上的蔡厝

1960年地图上的蔡厝,和村里社隔着一条马路相望

1983年,蔡厝和村里、上何、长岸成了特区建设后第一批整体拆迁的村社。四个村社合成一个村里居委会,属湖里街道。蔡厝的位置相当于今湖里大道北侧联发集团大楼和原三德兴公司一带。

蔡厝原是蔡姓聚居,故名,而后又有杜姓迁入。蔡姓曾有规模不小的祖祠,后来倒塌了,至于他们是何时从何处而来,已经没人知晓了。

湖里大道台和电子和联发大厦之间,“这就是蔡厝原来的位置!”

“这就是蔡厝原来的位置!”然而没有任何实物可以佐证

塘边到湖里的马路从蔡厝社前横过。马路南侧是村里社,北侧拐进一小段分岔路就到了蔡厝社。这路跨过社口的那条溪,用三块石板铺过,叫三条桥仔,边上有小池塘叫三角窟潭。蔡厝社口原有小土地庙,那个地方就叫宫口,即原三德兴公司所在。蔡厝不大,房屋十余间而已,除了社头的三四间相对比较集中外,其它的散落在原三德兴公司、台和公司一带,过了社尾叫着宅尾,就是现在的联发集团办公大楼的位置。

在李开聪先生所摄的这张照片的右上角,就是当年的蔡厝社

蔡厝社前的溪边存有一条长长的石堤岸,这大概是古时蔡厝地处海边时的海岸,那时的海水可以到达这里,其位置就在今湖里大道北侧30号厂房和天伦医院。先民们在长岸、徐厝之间的海上围起堤坝,这一片变成了田地,相当于现在的湖里大道最低处的西段。

从牛公岭下来的水,顺着山势而来,形成溪沟,在社前沿石堤岸拐了个弯,向西而去。溪沟的水灌溉着蔡厝和村里社的田园,同时也是二社土地的自然分界。

1975年地图上的蔡厝社

蔡厝社东早时有一个守护的抢楼,抢楼已废,却成了这片园地的名称。再往东,是蔡厝主要的园地,叫后浦墘,这里和后浦的地相接。向南的园地和村里社交界,叫洪厝亭仔,那儿有洪姓家族的墓地,还有水泥亭子,故名。仅挨着塘边过来的马路南边,立着一个石碑,还有碑座。石碑高约2米宽有近米,已经风化严重,看不出上面的文字。大家叫它石基牌,据说石基牌栓着牛公岭那头大牛精,免得它到处危害,边上的园地当然也叫石基牌了,其位置在今消防中队对面湖里大道的南侧。蔡厝的水田大多在社前溪沟两侧,有的水田长期渍水,用来种茭白笋。离这儿不远处是一个用铁丝围起来的大墓,墓前有青石做的石笔、石桌,人称铁线墓。

50年代,为了建设高集海堤,牛公岭下来的小铁轨路,从蔡厝社前经过(资料照片)

蔡厝社后的山上有不少石头,社人自己开采用于盖房。50年代初为了修建高集海堤,从牛公岭到薛厝前的海边,修了一条双向的小铁轨路,用矿车顺山势运开采的石头到徐厝对面的海边上船。大家称这条路叫铁轨,铁轨斜穿过社前。后来海堤修好了,小铁轨拆了,那条路成了几个村社走牛车的路,但是大家还是叫它铁轨。

蔡厝在海里也有蚵场,收海蚵时要从长岸边上的小路下海。

蔡厝社小人少,1978年底只有23户131人。可是蔡厝原有的民风相当强悍,这里曾经流传着“蔡厝强强要”的民谚。

蔡厝社头原有大石,形如虎头,叫虎头石,石上长着小榕树。虎头石前也有榕树,后来毁了。有人说社里的一颗小榕树至今还在台和公司边上,可是笔者怎么也寻觅不着,哪怕是原有的一块石头一棵树都了无踪影,蔡厝社留下来的标识看来已经荡然无存,这让人不免有些惆怅。

解放前的蔡厝,也遭受过匪徒的抢掠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原乡之80 机场14社

民国《厦门市志》的“禾山旧保社”中载:“日军辟作飞机场”,有后莲保斗门社、安人里社、陈厝社、西宅社、刘厝社、英厝社、下尾社、内英社、龚厝社、张厝社、崙后社、竹仔林社、后莲尾社以及殿前保坑园社共14社。之后大多文字沿用此说。

湖里原乡之79 江边

金尚路北段从林后社拦腰穿过,林后遂一分为二,东半部较小,人称为“小林后”。小林后的东北角,原本埭辽湾的南岸,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叫江边。江边位于埭辽海边,本地称港为“江”,故名江边。江边本地发音如同“江柄”。

湖里原乡之77 高崎

高崎位于厦门岛北面的海岸边,隔浔江海面和集美相望。高崎又名高岐,别名岐山,如今的岐山路正源于此。

湖里原乡之76 濠头

濠头社原名石头社,其原因应是此处遍布石头,社中的濠沙宫里有联句:“殿兴石头社北斗呈祥”。石头社因有濠沙宫而雅称濠头,但是本地人还是叫石头为多。有人误以为发音是“槽头”,这应该是“石头”的谐音而致。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