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街道马垅社区马垅社位于石头皮山北麓,旧时,马垅东邻福厦公路,西和后浦相邻,民居依石头皮山势面北而筑,社因地势高低分顶角和下角二个角落。

湖里区地图中的马垅(2017年)

悦华路上巍峨的马垅社牌坊

马垅陈姓聚居。明末清初,来自殿前地房的陈姓最早来这里定居,主要在社的下角。他们所耕作的田园离殿前很远,是在最尾巴的地,故称“尾垅”,本地谐音雅化成马垅,也写成马垄、马陇。后来,后浦的陈姓也移居一部分到马垅,他们主要居住在社的顶角。马垅社里原有一间二落的大厝,门口有2个水潭,大厝不在了,二落的地名还在叫,2个水潭剩下1个了,现在还在社中间。

马垅社中的水塘。水光倒映

清代,马垅属嘉禾里绥德乡廿四都殿前保,民国时期先后属殿前保、殿上保,解放后属禾山区五鹏乡、殿前乡。1957年,马垅划属省亚热带植物试验场,1970年划归前线公社,与古塘垅、小东山为立新大队,1980年改马垅大队、马垅村。大队部、村部设在后塘。

1975年,地图上的马垅

马垅的田园主要在福厦公路以东,最远耕作到小东山社附近,这里沿鳖仔沟是一列的水田,叫洋里。有的水田烂泥很深,牛都不敢下去,大家叫深田,这一片地也叫成深田。1958年,在鳖仔沟上游修建水库,叫深田水库,即今火炬大道的邮电局的位置上,1979年又在其下方修建新丰水库。深田水库被填了大部分,所剩下一小部分还留在如今的火炬公园。新丰水库的水抽到三中后山的一大片叫大石后的埔地上灌溉。三中的后山原来叫鸡冠山,山尖上有鸡冠石,相当形象,鸡冠石下是一大片石头,马垅人叫它“鸡归”(鸡肚子),这片埔地处于这片大石头下,叫大石后,相当于原火炬管委会前的停车场一带。这片石头在50年代初被大量开采去修建高集海堤,山也在修湖里大道时被挖,剩南麓一角即今三中的后山。

修建湖里大道时,大半个马垅山被挖了,只剩下三中后山的这一点

鸡冠山又称鸡山、马陇山。民间流传“鸡归山仙脚迹”的传说,俗信此山风水好,厦门市区有钱人争相来此买地做风水。

民国《厦门志山川》有句“乌石浦山转北而至塘边、鸡山、马垅。”道光《厦门志》载:“马陇山,在城北二十里许,山麓为马陇社。上有石名‘金鸡石’,镌‘有泉德邱’四字。相传为朱子书。笔迹未肖,好事者之谈也。”“诰授振威将军提督孙全谋墓,在马陇山”与“赠一品夫人王氏合葬。”

大石后沿公路向下的一片园地叫垵里,即今华联电子大厦一带,这里和新丰水库之间是一片野草丛生高低不平的杂地。民国廿二年王玉琛墓志铭有“葬于禾山马垅社垵里山之原”句,垵里山即此处。

从嘉禾路山看马垅(2017)

马垅社前的园地叫壁角,社的西侧和后浦之间有几棵榕树,那块地也叫壁角。壁角前有一条从福厦路分叉来的机耕路通向后浦、石头皮山西端,这就是现在悦华路的前身。这条路边上的园地叫后央,相当于如今龙腾花园一带。

马垅社后的石头皮山大家叫山仔尾。山仔尾的石头上是晾晒谷子的好地方,石头上的凹槽里的水经年不枯。

社东头上公路边的大榕树,自早就是档东北风的风水树。那时从山仔尾的猪母石沿公路流下一沟水,经过大榕树,再下到从后浦来的鳖仔沟然后穿过公路的杉桥。改革开放后,福厦路(今嘉禾路)边的这株榕树成了马垅的标志,“马垅大榕树”是大家所熟悉的位置。

马垅大榕树

马垅的地都是山边的多,高差太大,福厦公路从山仔尾一路下坡到杉桥,这一段叫马垅坪,出名的陡,出了很多的事故,行车人到此处,无不格外当心。

解放前,马垅家家户户种花,遍植夜来香、万寿菊、鹰爪花、青香花、含笑等。他们把花做成喜庆用的花篮、花筐、花盘、花束,挑到市区叫卖。马垅人早就具有市场头脑,除了卖花,马垅人还擅长炕(kong)海参,用专门的四耳浅桶,肩挑手提到市区出售。解放后,马垅所产优质豇豆也相当闻名。上世纪60年代,马垅作为亚热带植物试验场的一部分,种过咖啡、可可、木瓜、香茅、天竺葵等等。

马垅的榕树特多,“再生榕”的故事不少

龙惠宫位于今马垅农贸市场边上,始建于清代,1992年重建,坐东朝西,红墙绿瓦,雕龙塑凤,在繁华的闹市中显得清净庄严。它的侧门紧靠在山墙边上,这和其他宫庙大不相同。龙惠宫主奉保生大帝,俗称“公祖”。每年正月十五要从龙惠宫出发举行神像巡游安境,俗称“元宵走辇”。

马垅龙惠宫,闹市中的一片宁静

马垅龙惠宫,英姿勃勃的哪吒(中坛元帅)神像

马垅龙惠宫,精美的蠇虎窗

马垅的名人有新加坡华侨银行董事陈祯祥、立法会议主席陈振传。马垅陈振传、陈启算列入湖里区“知名华侨华人”。

临解放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共闽中厦门工委负责人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在马垅开展地下工作,得到了马垅人民的支持。1949年10月15日,人民解放军开始解放厦门的跨海之战,第二天一早,当部队来到马垅临时休整的时候,战士们穿着被海水浸湿的军装,饥寒交加。马垅村民们热情迎接解放军,备好热腾腾的地瓜和稀饭,挑到部队集合的地点给战士们。解放军纪律严明,不入户扰民,聚集在马垅大榕树下进食补给。如今在湖里大道边上的这株大榕树成为湖里区、厦门市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这是马垅的光荣。

挂了牌子的马垅“军民团结大榕树”

立了碑的马垅“军民团结大榕树”

马垅“军民团结大榕树”的说明牌写成“大榕树革命根据地”是没有根据的

挟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马垅人的富足远近闻名。这里群楼林立,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比肩接踵,马垅名副其实“车水马龙”。虽然老辈人偶尔还有提起曾经的种花、炕海参,还津津乐道他们种过的咖啡、可可,年轻的人们却觉得不可思议。

马垅街头,名副其实的“车水马龙”

马垅街头,名副其实的“车水马龙”

解放前,马垅也少不了匪祸(江声报 1946.4.10)

解放后,马垅社的互助组(厦门日报 1950.4.2.)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原乡之80 机场14社

民国《厦门市志》的“禾山旧保社”中载:“日军辟作飞机场”,有后莲保斗门社、安人里社、陈厝社、西宅社、刘厝社、英厝社、下尾社、内英社、龚厝社、张厝社、崙后社、竹仔林社、后莲尾社以及殿前保坑园社共14社。之后大多文字沿用此说。

湖里原乡之79 江边

金尚路北段从林后社拦腰穿过,林后遂一分为二,东半部较小,人称为“小林后”。小林后的东北角,原本埭辽湾的南岸,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叫江边。江边位于埭辽海边,本地称港为“江”,故名江边。江边本地发音如同“江柄”。

湖里原乡之77 高崎

高崎位于厦门岛北面的海岸边,隔浔江海面和集美相望。高崎又名高岐,别名岐山,如今的岐山路正源于此。

湖里原乡之76 濠头

濠头社原名石头社,其原因应是此处遍布石头,社中的濠沙宫里有联句:“殿兴石头社北斗呈祥”。石头社因有濠沙宫而雅称濠头,但是本地人还是叫石头为多。有人误以为发音是“槽头”,这应该是“石头”的谐音而致。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