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浦位于圆山西南麓、嘉禾路东侧。乌石浦旧时地处筼筜港北岸,附进有码头,“濒水为浦”,近海多海水侵浸的黑石,故称乌石浦。今乌石浦洞炫宫尚存有乌石画堵。据说乌石浦原是王姓和郭姓居住。明初,萧姓从漳州迁到圆山西麓的的一个小山头下,在山上建有庵,称庵内山,后来又迁居乌石浦,而王姓和郭姓逐渐没落,逐渐形成萧姓聚居的村落。
厦门舆图(道光四年)中的乌石浦,可以看到乌石浦濒临于筼筜港的北岸。转自《方舆搜览——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地图》
1935年“禾山特种区图”中的乌石浦
今乌石浦洞炫宫尚存的乌石雕画堵
乌石浦现有萧氏家庙,临近SM城市广场。萧氏家庙建于明正德年间,复建于1988年。面阔三间二进中设天井,具有典型闽南古建筑风格的硬山顶双翘脊建筑,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是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有对联“天宝奇石飞来乌石 霞漳江曲流入鹭江”,点明了从漳州迁徙而来的史实。台湾地区原副领导人萧万长为萧氏家庙题写了“兰陵世家”匾额。
乌石浦萧氏家庙
萧氏家庙祖龛,浓浓的文化气息
萧氏家庙是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
萧氏家庙大门前的抱石鼓
乌石浦社后面是一系列的山头,最东边的是圆山,大家称大山、朝山,稍向西南的小山是庵内山,再向西是狗山踏。制氧厂所在的山如今已经挖平了,山脚下原有一片猪舍所以叫猪巢山,边上的地叫后笼,相当于现在乌石浦油画村一带。
安装公司所在的山上多冢墓叫冢仔埔山,冢仔埔山下的地早时建有砖厂。过了福厦公路的山叫前面山,地图上称松柏山,解放厦门时在这里俘虏了很多国民党兵。前面山下叫坑沟底,即观音寺建塔的位置。
萧氏家庙里有乌石浦人特地保留下来的巨大的乌石浦全景老照片。村子背后的山是圆山,又叫朝山
民国13年(1924年)辟江头到高崎的公路,从筼筜港沿岸过来,跨过中沟,经乌石浦社前到坡下,然后向右一路上坡经塘边、殿前到高崎。民国19年(1930年)从这坡下分叉出去,开通江头到崩坪尾(今东渡)的公路。1953年建福厦公路,1958年,从吕厝修筑海堤到乌石浦社角,沿旧路扩建,形成了出名的陡坡乌石浦坪。乌石浦坪半坡上有鸡母石,在今武警大厦位置,边上是唐代陈俦墓,当地人叫娘仔墓。从此处往社里进,早年是部队的营房,后来是174医院的病房。
乌石浦社边的陈俦墓,当地人叫娘仔墓
民国初年,乌石浦属思明县吕石保,1945年属禾山区江头保。解放初,乌石浦和周围的佘厝、西郭、屿后组建四盟村,合作化后,乌石浦属江头大队,分成三个生产队,还有一段时间属于前线公社畜牧场。
“前线公社畜牧场乌石浦生产队积极生产红辣椒”(《厦门日报》1961.10.8.)
“乌石浦穷村怎么变样的?”(《厦门日报》1962.10.10.)
乌石浦原本的民居大都依山势而筑,面向西南。社前早时靠海,后辟有公路,所以叫海墘、马路墘,公路边形成几间向路的店铺。西南角有一座古大厝规模较大,围墙的门有4扇,叫四扇门仔,社西北角叫娘仔墓顶,社内有祖厝后、宫边等角落。
社东有从圆山脚下下来的一条水,叫中沟,又有人叫中港。中沟向南流入筼筜港,入海处和海水交汇随海水涨落,这一片低洼地形成了长草的沼泽,邻村的养马户常到这里割马草。
中沟东面的百果山,当地人又叫香山,山的南面是部队的团部。山的北面原先是公社的农械厂、建筑队、综合加工厂。嘉禾《陈氏族谱》云:“夷则迁嘉禾屿……卒葬乌石埔莲蟳山。”莲蟳山即香山(百果山)。
乌石浦旧貌(摄影:林群总 2006年)
合作化时期,中沟边上建有禾山生猪屠宰场,乡人称“猪笼”。边上还有一个池塘,也叫六角池。屠宰场西向有小山脊,建有烧陶的2列龙窑和几个虎窑。龙窑沿着福寿山的山势从低到高。乌石浦有瓷土,当地人有百多年的制陶工艺,这在厦门岛内绝无仅有。烧陶一直延续到80年代才结束。做陶器剩下的陶土烧制的砖比较大,质地如陶,比别的砖硬得多,人称“乌石浦甓”,社人用此盖房。
福寿山是乌石浦的一座小山,位置相当于今SM停车场出口的红绿灯一带,山上有光滑的“溜尻穿石”(溜屁股),是小孩玩耍的天然的滑梯。福寿山有几棵榕树,最高处是一块长4米宽约2米多形似乌龟的龟石。山后是当年的洞炫宫。
福寿山脚的龙窑边上靠公路一侧是50年代建立的禾山拖拉机站和后来的前线公社农械厂,这里铸铁车间建有小高炉,烟囱冒着火星和黑烟。
乌石浦旧貌(摄影:林群总 2006年)
社东,在今中范花园处,有2块石头相叠,称双叠石,石有二三米见方,有俗语“顶石合下石,不对也是对。”双叠石在今小学围墙东面的位置,相传是乌石浦的风水石。小学的操场当时是下墓潭,这里就在屠宰场的后面了。双叠石北面的园地叫土窟内,下面有田叫桥目,这里是中沟的顶头。再往东北是顶埭,在农械厂一带,这里池塘很多,有四角潭、莲花潭、石灯潭、目镜潭、宫下潭,还有5个小池的五份潭,边上就是后来的厦门师范所在地。这里靠近江头到庵兜的公路了,路边上是一座3层的孤楼,原是公社香料厂,也做过厦门一中的农村厂部。今联发电子市场一带叫崙仔脚。
乌石浦,堆放在路边的石臼,农耕时代的遗留
乌石浦,堆放在路边的石臼,农耕时代的遗留
社东北,现在洞炫宫所在叫米粉厂园,大队在这里办过米粉厂。山脚下,今清洁楼边有三个墓圹的宋墓,规模宏大。再往山上走叫狗脚踏,有小路可以通小东山。
乌石浦的田园一直耕作到现在的劳教所,内有一个叫倒吊山的小地方,再上去就是朝山即圆山了。劳教所的东北向,那里生产队曾经开挖了一口大井。这个地方和薛岭的地相接了。
社西,前面山的山脚今观音寺大门处是一片园地,再往下是叫着三亩、十一亩的田,再下去是一口大池塘叫郭厝潭,在福厦路坡底西侧,今SM车站过路的地下通道处,这是早时乌石浦郭姓所流存下来的见证。这片田的西侧和佘厝社的田地相接,即现在的台湾山庄一带。
乌石浦107号,老民居墙上的砖饰“八达图”
乌石浦107号,老民居上的砖饰“卍字连绵”
50年代从吕厝修到乌石浦的堤岸,使得乌石浦社前形成大片的海埔,后来开发成埭田。社前公路边上是一圈的大水沟,用于排出埭田中的盐分。如今的SM城就在当年社前的埭田上。
乌石浦洞炫宫始建于清朝年间,曾经数次重修,1996年从现SM城市广场内的旧址迁建于园山路南侧。洞炫宫为二进院落,前面连着一宽敞的三川四归燕尾脊拜亭。四周空地,有绿树花草环抱。洞炫宫供奉保生大帝和妈祖。珍存嘉庆年间的“惠济苍生”牌匾和石香炉,还有民国15年的石碑和“参赞两仪”匾额,成为古老洞炫宫的历史见证。
洞炫宫留存的古对联在用字上非常巧妙独到。门口两旁楹联“洞派溯漳江源流浮沉湓浦,炫燃炬蜡烛灿烂焱炯煖炀”。上联的字的部首全是“水”字旁,而下联所用的部首又全都是“火”,出现了“水火相容”,但楹联的含义却颇难猜测。另二幅对联各运用了同一个部首“心”和“示”,“走”和“水”。洞炫宫独特的对联,吸引了许多游客和文字爱好者前来揣摩解读。
乌石浦洞炫宫
乌石浦洞炫宫,珍存嘉庆年间的“惠济苍生”牌匾
乌石浦洞炫宫,民国15年的“参赞两仪”匾额
乌石浦洞炫宫,供奉保生大帝和妈祖之外,还有“圣公圣妈”,很接地气
除了洞炫宫,新建的相公爹小庙,虽说所奉的神明来历不明,但是坐像英姿焕发。
乌石浦,新建的“相公爹”庙,环境不错,建得也精巧
相公爹小庙,所奉的神明坐像英姿焕发
乌石浦依山傍海,尽得山水灵气,曾经流传俚语“脚湿嘴有腥”,意思是只要走进社前的滩涂,随即可抓到小鱼虾,尝到海鲜。早时,除了制作陶器,乌石浦用草绳“挨(wei)章鱼”也很有名,还有挖“涂勼(gui)”(用来做土笋冻)。乌石浦人还擅长种菜,尤其是辣椒,远近闻名。解放初,乌石浦所组建的芗剧团也盛行一时。
今天,对于SM商城如潮的人们来说,这一些不啻是天方夜谭。
拆迁中的乌石浦(2010年)
十几年前,为了建造SM城市广场和道路,乌石浦曾经拆迁了大部分,村民们住进了号称乌石浦新村的楼房。七八年前,乌石浦整村拆掉,土地虚位以待,留下的萧氏家庙孤零零地在原地伫立,边上的榕树下,立着“乌石浦花园”奠基的石碑。看来,这里要兴建的是村民返迁后的住房。守望着近在咫尺的萧氏家庙,总算留下一点对原乡的念想。
乌石浦整村拆掉,土地虚位以待
乌石浦整村拆掉,土地虚位以待
萧氏家庙边上的榕树下,立着“乌石浦花园”奠基的石碑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