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厝在虎仔山北侧的山脚下。社靠莲花山、虎仔山,依山而筑,民居大多坐东面西。马厝是厦门岛内唯一的马姓聚居的村落,有马姓宗祠扶风堂,内中的《重建碑记》认为:“始祖应于宋朝年间迁居同邑嘉禾里二十一都二图(即今马厝社)”。据说,马姓始祖是从福建长汀到漳州万松关,后迁徙到此地。扶风堂的楹联“世绪缵扶风铜柱绛纱仰绍馨名光史乘,庙宇开汀郡珠玉洞天还看云爽裕云乃”,点出了马姓的祖先可溯源自本省的汀州。

卫星照片上的马厝(1996年)

马厝人在靠近万达的路边,竖立马厝社的标志

合作化以来,马厝一直属于军民团结大队即后来的高林大队。村改居后先后属高林社区、金林社区。

虎仔山非常形象,如卧虎雄踞,是厦门岛东部的制高点,虎头端视钟宅湾,虎尾伸向塔埔。这头形象逼真的“猛虎”,引发数百年来关于“同安县丞被猛虎所伤后山巅建塔如针镇虎”的传说。

近年来,即使山体被破坏,虎仔山的形象依然是猛虎盘卧

确实,史书记载,虎仔山顶宋代建有石塔,遭雷击而塌,后几经重建又几次倒塌,到了上世纪50年代,塔基被部队拆作他用,石塔最后消失。《柳塘孙氏族谱》载:虎仔山上的塔曾在万历元年(1573年)由孙姓出资重修,名其曰凌云塔,并作《祭塔文》。塔上原竖一尖物,如同一针,故称塔仔尖(针)。

1944年,虎仔山上的猛虎下山吃人,后被设法炸死,虎仔山也因此更加名副其实。而后,虎山上的虎患延绵到临解放才销声匿迹。

因为山头有塔,马厝人称虎仔山的主峰为塔仔尖。塔仔尖又叫大尖,其东北、西南向又有二尖、三尖数个山峰。三尖曾是采石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附近的村民盖石头厝大多取材于此,此山石材采尽,山体凌乱不堪。

三尖的山体岩石裸露

虎仔山的水从二尖三尖之间流下,形成马厝溪,溪边原有一个小社叫后头社,早年已经废,当地称这溪叫后头沟。后头沟向东北流经林边社,又叫西沟,之后分为两股,向北的经黄厝、田中央,叫黄厝沟,向东的经泥金社叫圳沟。早年有马姓华侨到马厝开发,在后头沟上修筑几道拦水坝,又开辟果子园种植莲雾、梅子、杨梅等。主峰大尖北面的山腰有凹处,据说当年伤人的老虎窝就在这儿。虎仔山东麓的山坳叫坑仔内,后来建了高林社区的骨灰室,70多年前就在那里炸死那头老虎。过了山坳有一峰连绵,称莲花山。

从高林居住区眺望马厝。2018年

虎仔山东北的凹处又叫福场,据说埋有金银财富,得到是福,故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虎仔山的驻军定期在福场放电影。每当电影开演,福场挤满了人,这也是附近十数个村社的村民难得的文化生活。福场和二尖之间的凹处叫山里内,旧时路边修有二层的枪楼。

马厝社口有3棵大榕树,茂密成荫,远观竟然也如同一虎盘踞,形成“虎守虎山”的景象。只可惜后来榕树为台风所摧残,胜景不再。这三棵古榕树,见证着马厝社的历史,厦门绿化委员在树上挂上“古树名木”写着树龄350年,而村民说此树应有五百年以上历史。

马厝社口的老榕树,“虎守虎山”胜景不在

马厝老榕树,盘扎沧桑

马姓祖厝前面是祖厝潭,相传是马厝的风水潭。向西南的不远处还有一个叫鱼池的池塘,从池边上到后头沟是马厝主要的水田,称门口田、鱼池下。过了后头沟的大片园地,叫后头沟园。再往西南,这里接近猪高山(朱公山),有起伏的山地、大战壕沟,与新厝边社的地相接。往南和湖边社的地相连,旧有小社叫石门,边有小庙叫石门宫,即今释门寺的前身。路的一侧曾经有路亭,乡人称“五里亭”。后头沟南侧开有抗旱的大井,边上的小路可达洪塘社。三尖过去的山脚下,是一条山沟,当中有路沿虎仔山南麓通往塔埔、何厝,路旁多相思树,阴森荒凉,人称虎仔山门。附近还有一个吓人的名字叫杀人坑,相传是清代杀人的地方。

虎仔山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解放后一直是军事要地,马厝因而也有点神秘。解放初期,在马厝附近沿着山体向塔埔、泥金、田里、湖边等方向开挖了数条巨大的战壕,据说可以防坦克。马厝原野的地面上也因而沟壑连连。

马厝街景,干净,宁静

马厝社口有大路向北通林边社,向东通莲山头社。向林边的那条路的西侧,是一大片园地叫宅后、埔仔头。旧时,湖边水库的水从电灌站抽到这里,经过水渠流向黄厝、田头、泥金。社口向东南还有一条路,人称战备路,沿虎仔山东麓翻过山尾通向何厝。

据说马厝旧时村子还不算小,有染布坊,社边存有多处染布的染布池,俗称青仔礐。

“1938年5月25日,占领厦门的日军扛走禾山马厝的文物(蝶野摄影)”,连菩萨也遭掠夺。——录自《日本记者镜头中的侵华战争》

马厝社中的玄英殿,单进,前有拜亭,严整周齐,中规中矩,戏台、老人活动场所一应俱全。玄英殿主奉池府王爷。前亭对联上写的“忠良进殿不拜何妨,奸诈入内烧香无益”,朴实且富有哲理。

马厝玄英殿,奉池府王爷

玄英殿前的马厝戏台,造型有点特异

玄英殿的石雕蠇虎窗,造型可圈可点

2007年重修的马氏家庙扶风堂,位于马厝社的正中,单落燕尾翅脊硬山顶,屋顶近脊双侧各复盖5条琉璃筒瓦。祖厝后留有小花园,老榕树。“扶风”二字说明马氏以陕西扶风为郡望。

马厝的马氏家庙扶风堂,修缮一新

扶风堂祖龛

扶风堂修缮一新的时候,马厝人曾经有一个愿望,想让海峡对岸的马英九题写祠名。如今,此愿仍旧未圆。但是马家的名人当下如日中天,马云、马化腾叱咤风云,这或许能让马厝人在守望的这片故土即将迎来天翻地覆变化的时候,引以自豪,从容淡定。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原乡之80 机场14社

民国《厦门市志》的“禾山旧保社”中载:“日军辟作飞机场”,有后莲保斗门社、安人里社、陈厝社、西宅社、刘厝社、英厝社、下尾社、内英社、龚厝社、张厝社、崙后社、竹仔林社、后莲尾社以及殿前保坑园社共14社。之后大多文字沿用此说。

湖里原乡之79 江边

金尚路北段从林后社拦腰穿过,林后遂一分为二,东半部较小,人称为“小林后”。小林后的东北角,原本埭辽湾的南岸,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叫江边。江边位于埭辽海边,本地称港为“江”,故名江边。江边本地发音如同“江柄”。

湖里原乡之77 高崎

高崎位于厦门岛北面的海岸边,隔浔江海面和集美相望。高崎又名高岐,别名岐山,如今的岐山路正源于此。

湖里原乡之76 濠头

濠头社原名石头社,其原因应是此处遍布石头,社中的濠沙宫里有联句:“殿兴石头社北斗呈祥”。石头社因有濠沙宫而雅称濠头,但是本地人还是叫石头为多。有人误以为发音是“槽头”,这应该是“石头”的谐音而致。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