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记」
开挂的“大泉州”,从大明万历年开始跌落神坛,李四光的地震预测也从此开始
曾经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港”,朱熹口中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是多么让人神往,然而世事多变,曾经的曾经似乎也只能在遥远的思念和记忆之中,今日的我们还有哪些壮举值得可歌可泣?
于是,有人说,这是凭古吊今、虚荣心作祟。
其实,这不过是一时一景在有些文人或近似文人的感情抒发:感慨曾经的辉煌、自我文化认可的情愫罢了。
或许更确切的说,是对心中一个美好逝去的感慨,这个美好是吟唱者歌颂、期待者怀念的一个假想。
而在圭海君心里,这个美好应该是这样的:闽南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耀眼的那个存在,宋代的泉州,明代的漳州,炫目而多彩。
然而,天灾和人祸却将古代大泉州的美好打破了,人祸来自“宋灭”和“明亡”,天灾则来自“万历大地震”,这样的遭遇,可谓与中国同轨迹共生死。
“崖山之后无泉州”:宋末泉州人口的流失
宋代的泉州到底有多厉害呢?
北宋末年的崇宁年间,泉州人口达到了1,067,400人,规模与北宋都城开封城相当;到了南宋的淳祐年间,更是增长到了1,329,900人,已经超越了南宋都城临安。
整个南宋,泉州城都保持着百万的人口,其中赵宋朝廷皇家族人在泉州便有数万余人,其中考中进士的赵姓就有128人之多。
可惜的是,当蒙元南下,南宋皇族逃往泉州,意“欲作都泉州”,但时任泉州一把手的蒲寿庚却闭门不纳,并杀宋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在泉者数万余人。
该役之后,包括莆田在内,整个大泉州有数十万百姓和士大夫纷纷随南宋遗老向南迁移,在广东和海南沿海落籍生根,从而形成了今日大闽南语分布区。
至元至正年间,泉州人口仅剩455,500人,较南宋锐减2/3,至明洪武十四年,更是剩下351,100人,泉州衰败如此。
“万历之后泉州无”:万历泉州大地震惨绝人寰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泉州也确实如此迈着艰难的步伐往前走,尽管在嘉靖时期遇到倭寇的肆虐,但都没有打垮泉州。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泉州在万历年间又迎来了新的辉煌,在这几十年里,泉州文风依旧鼎沸,经济依然蓬发,更是各种文武状元、榜眼和探花刷存在感,俨然又一宋代遗风的再现。
然而,厄运突至,措手不及,那便是“泉州万历大地震”,摧枯拉朽式的毁灭。
“(万历三十五年)城中石坊驱倒六座,……北门城楼半圮,城自东北抵西南,雉堞窝铺倾圮殆尽”,“万历三十五年秋,地大震,飓风淫雨交作,青帝宫尽圮,帝像坏”,“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梁折入于海,桥北塌南四尺奇”。
万历三十五年秋,泉州发生八级以上大地震,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又适逢台风天,泉州北至洛阳桥,南至南门,建筑物十有八九都被摧毁,而百姓更是鱼肉其中无法自拔。
也正是从此时起,泉州在之后的几百年寂寞难了,不再有出众的经济和文化闻名于全国,反之也是乱、乱、乱。
“明亡以后泉州跌落神坛”:泉州沿海化为焦土,民不聊生
经此两役,泉州可谓元气大伤,而接下来的故事则更是雪上加霜。
明末天启年间,大海盗郑芝龙从泉州出航了。
那是奸雄辈出的年代,泉州经历的太多、苦,或许这也是泉州命中该经历的劫难吧。
但,这还不够,随着郑成功的出世,东南沿海瞬间大起干戈,满清与郑军更是来回拉锯,而其直接的后果是闽南沿海化为焦土,沦为弃土。
千百年闽南的精华化为乌有,而漳和泉损失最大,从此更是一蹶不振。
即使满清最后收回台湾,拿下郑家,但过去支持郑家起军反抗者也世世代代沦为弃民,永世不得参加科举入仕,诚如《西山杂志》的作者蔡氏家族一般,无缘仕途,便只好下海从商。
这也造就了泉州750万海外华人华侨的可悲历史。
或许今日泉州重新以新面貌问世并一鸣惊人,大有复苏过去泉州的风采。但回想这数百年来的寂寥,泉州可谓艰辛。
相信泉州会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春风和煦下摆脱桎梏,重新塑造东亚文化之都的风采。让天灾人祸产生的阴影见鬼去吧。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