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湖里区湖里街道徐厝,这里原本背山面海,地狭石多,早年下南洋谋生者众多,是地道的侨乡。村子不大,却涌现了徐赞周、徐四民父子这样的华侨巨擘。

徐赞周(1873—1933)

徐赞周(1873—1933年)是著名华侨教育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报人,是孙中山的坚定盟友,同盟会缅甸分会发起者和重要领导人,对辛亥革命贡献至伟。武昌起义,缅甸中国同盟会设筹饷局、组参谋部。他任筹饷局局长和参谋部部长,一个月内募得捐款40万缅盾,支援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特为他颁“旌义状”,表彰他的贡献。孙中山曾邀他出任民国高官,但他认为革命成功理当身退,谢绝了孙中山力邀,继续留在缅甸经商、著述、创办华文报纸、举办华侨教育。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给徐赞周的“旌义状”

 徐赞周曾参与创办了缅甸华侨第一所新式学校—中华义学和益商学校,还参与创办了《商务调查月报》《光华日报》《光华报》《进华报》《缅甸公报》《觉民日报》等,著有《缅甸地理》《缅甸物产》《缅甸历史》和《缅甸华侨革命史》等。

徐赞周所创办的中国同盟会缅甸分会机关报《光华报》

徐赞周之子徐四民(1914—2007年)出生时,正是徐家经济陷入困顿之季。家道中落,直到十三岁,才进了学校。徐四民白天做工,晚上读书,1936年,徐四民以同等学力考入厦门大学文科。

年轻时的徐四民(1914—2007)

徐四民自小看着父亲为国奔波,父亲去世后他继承父志,支持爱国活动。卢沟桥事变发生,徐四民投身华侨抗日救亡工作。他积极奔走,宣传抗日,号召华侨坚决不买日货,参与发起创立缅甸华侨抵制日货总会并很快发展到一百多个分会。在此期间,徐四民与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结成了忘年之交。1942年3月,日本侵略者攻占仰光。徐四民带着已有身孕的妻子弃家逃亡。

1945年5月4日,仰光光复。抗战胜利,徐四民成为全缅侨领多次担任缅甸华商商会总干事、理事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徐四民带领缅甸侨华侨名杰,升起了当地第一面五星红旗。同年,他被邀请回国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其从政生涯。一九五四年,他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徐四民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发言

1964年,徐四民举家回北京定居,担任了全国侨联的驻会委员。

1976年,徐四民赴港定居。并在香港创办《镜报》月刊,宣传爱国思想。

徐四民在参政会议上以直言著称,被誉为“徐大炮”

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过程,徐四民当时以七十高龄,积极投身香港过渡事务。1982年至1997年,先后被委任为港事顾问,被全国人大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筹备委员会委员,入选选举委员会主席团,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为表彰徐四民为香港回归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颁发最高荣誉奖章—大紫荆勋章。

香港“大紫荆勋章”

徐四民一生赤诚效忠祖国。他曾亲自写下:“我永远寄希望于祖国,是由于我是她的儿子,一个最诚实,可能也是最固执的儿子。”如今,徐四民所题写的“泽被四海”横匾,还高挂在徐厝福源宫,足于让家乡人民不忘这位著名的爱国者。

徐四民为家乡徐厝所题的“泽披四海”匾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