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贱,禾山殿前人,出生于一个华侨世家。20岁南渡新加坡从商,先后经营新加坡再兴枋木厂、甘马挽第一火锯厂、马六甲第一火锯厂,以及甘马挽造船厂铁厂等。

陈贵贱富有商业眼光,经营得法,获利颇丰,并以热心公益,维护侨团而享誉新加坡侨界。他赞助始创南洋工商补习学校,并担任建校委员会委员、产业信托人。他还历任崇正、崇本两所学校的负责人,不辞劳苦,尽心尽力。

坐落于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区的陈氏宗祠“保赤宫”,历史悠久,具有显赫地位。民国15年(1926年),陈贵贱担任保赤宫陈氏宗祠重修协理,后担任宗祠两届总理。民国17年,陈贵贱在厦门中山医院创办时捐资1000元。

陈贵贱历任新加坡禾山公会总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闽帮会董事以及新加坡福建会馆董事等,在华社中声望甚高,被誉为华社老辈侨贤。

抗战期间,陈贵贱参加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的募捐工作,认购公债及捐款多达二三十万元。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1946年版)记载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侵,新加坡英国政府采取不抵抗,着手撤退。早就被认定为南洋抗日首领的陈嘉庚遭到日本宪兵队的疯狂搜捕,必欲杀之而后快。1942年2月3日,陈嘉庚等人在陈贵贱的陪同下,匆忙中乘坐陈贵贱的小火轮逃往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避难,躲过了被捕杀的危险。

陈贵贱于1937年在家乡建造的大厝(殿前1020号)陈氏小宗,可能是殿前数以百计的传统民居中建造年代最近的一座,所以被称之为“新厝”。

殿前“新厝”

殿前“新厝”又称陈氏小宗

前后两落的“新厝”,从燕尾脊飞翘的程度,以及屋脊上“富贵长寿”“福禄花开”的交趾陶烧、花鸟剪贴瓷雕上,可以看出曾经不凡的气度。这座位于当年殿前西南角,背倚东山之阳,面向远处横亘的仙岳山和前面潺潺流过的小溪的“新厝”,一定十分让人养眼和风光。

殿前“新厝”除了它的轩敞,更有许多用心营造的细节。山墙整体用红砖清水砌面,上面的云纹绶带灰雕鹅坠和突出的饰框古香古色,整个建筑外观稳重而不失清爽。

殿前“新厝”背景

靠门的角柱内侧镶有砖雕和瓷画,其中有“春色宜人”“美人如玉” 两幅仕女图。角柱的正面各嵌砖雕的四字楹联,每字都有突出的砖雕圆框,左边的文字是用“雁子砖”的灰纹细雕的变形字嵌在红砖之中,曰:“西畴禾颖,池口山川。”“西池”二字,既是“新厝”的位置,也是主人陈贵贱的雅号。这正是当年处在村社边上,面对田野的景象。

镶嵌在墙上的仕女图

最精细的是用“雁子砖”砌出的阳文,团篆体“贵名重望,贱白轻黄”一联。此联藏头巧妙地嵌入主人的名字,抒发了主人重名誉轻钱财的气节,良苦用心。

“贵名重望,贱白轻黄”联巧妙地嵌入主人的名字,体现重名轻钱财的气节

“新厝”的木雕,丰韵饱满。虽经数十年岁月,金粉描饰还熠熠生辉。厅门两边的照壁和子孙巷的六副砖雕是“新厝”装饰的最精美之处,砖雕以大幅红砖为底,浮雕深浅细刻,深处白灰刷浆补白,色彩对比强烈,画面简洁明快。凤凰展翅,牡丹盛放,麒麟回首,花团锦簇,神形具备。最妙的是砖雕的边框底,以“雁子砖”的灰、红色精砌出十数幅连贯的“七巧板”,变幻别致,想象丰富。

廊墙砖雕及边框

廊墙砖雕及边框

廊墙砖雕及边框

屏风横梁正中,彩漆成长条喜寿留苏帘幛,上有八仙图和“九老朝堂”四个大字。屏风的两个侧门上方的木堵有“玉堂春色” 和“案头清供”彩绘。侧门做工精细,上为金饰花鸟木雕,中间是透风栅栏,下部各有彩绘“老圃秋容”、“美人新姿”图和“醒狮图”、“骏马图”。纵观“新厝”,几乎是闽南民居装饰手法之集大成者,砖雕、木雕、石雕、瓷画、泥塑、灰雕、砖拼、镶嵌、剪贴、描金、彩绘、书法,叹为观止。

中堂屏风

凹寿转角的木雕吊篮、雀替

过廊通、随及狮座,雕琢繁复,漆金依旧

木雕细部

大门后墙上嵌着一方石匾,曰:“此厝陈公平之子陈贵贱之业给子孙居住不许转卖及典当启 民国廿六年立”。大厅屏风门上漆画的落款“民国戌寅年三月”,一个月后,日寇从五通登陆,一路烧杀侵占了厦门。

陈贵贱,这位追随陈嘉庚先生抗日救亡活动的爱国华侨,始终不曾住过耗费过他的心血、饱含着他的处世哲学、寄托着他的美好希望的“新厝”,客死在他乡,实在遗憾!

80多年不算太久,“新厝”已不再新,但它毕竟留下过“凝固的艺术”,也曾为“西池口”添抹过光彩,也让走近它的人惊艳。

面墙前窗上的泥塑联句

从天井看“伸脚”墙上的彩绘、雁只砖堆字、瓷砖贴面

“过水”处的装饰

“子孙巷”的装饰

前落房门上方的装饰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