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朝君,又名兆君、朝根,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嘉禾里侯卿(后坑)。年幼丧父,稍大,就读于乡塾,因家境贫寒辍学。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17岁的叶朝君到菲律宾吕宋岛树殊银谋生,受雇于当地一家华侨店铺。

叶朝君(1871—1947)

叶朝君刻苦节俭,不久就有了点积累,转而独立经营椰干生意。他向当地土著人收购椰子干品,然后转运出售,从中盈利。在赚取“第一桶金”之后,叶朝君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建立起城乡购销网络,创办信孚公司、信丰公司,又在马尼拉创办信诚商号,涉足棉布、丝绸业和房地产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华侨在外谋生,离不开相互之间的互济和支持。叶朝君总是急公好义、济困扶危。他经常出面调停华侨和当地人之间的矛盾,在维护华侨利益的同时,维持华侨和当地民众的良好关系。叶朝君还捐献地皮、房产,投巨资开办吕宋“中华学校”,出任校董会主席。

叶朝君的事业蒸蒸日上,在当地华侨中的声望与日俱升,民国十四年(1925年),他被推选为树殊银省华侨总商会会长。叶朝君“平时自奉极薄而恤贫周急则慨然不吝,侨胞沾其惠者匪少,树殊根省社会妇孺咸知华侨有叶某其人也。”(《华侨名人史略》)

叶朝君事业有成,心系家乡。早在宣统三年(1911年),叶朝君带头捐款,和本社华侨叶长庚一道,在后坑创办禾山益齐学校,叶长庚为校长。

侯卿小学旧址

民国15年(1926年),叶朝君向旅居南洋和香港的后坑籍人士筹款组建“侯卿农牧公司(Hou Keng Agriculture Co.)”,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发起“众筹”,共同开发土地资源,经营实业,让家乡的侨眷有稳定的收入。他的倡议得到了旅外后坑人的相应。叶朝君带头出资,多次以“不列期”的形式缴交股款。

福建禾山侯卿农牧公司股票

民国20年(1931年),“禾山侯卿农牧公司”注册成立,叶朝君被推举为董事长。

农牧公司在后坑社东北侧到金山脚之间,辟出100多亩土地。用于栽种果树,套种番薯、花生、芝麻等耐旱作物。过了几年,栽种的果树陆续挂果,往来于江通(江头—五通)公路上的人们,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春花秋实,尤其艳也”。

益齐学校于1927年更名为侯卿学校。叶朝根都是学校的热心支持者和有力的资助者。农牧公司的利润,主要用于侯卿小学的经费。同时,侯卿篮球队在农牧公司和叶朝君的资助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扬名禾山体坛。

蜚声禾山的侯卿篮球队(1936年)

1938年,日寇侵占厦门,侯卿农牧公司的产业被台奸周龙潜所霸占。

抗战胜利后,叶朝君回乡定居,意在收拾农牧公司残局,重整旗鼓,没想到不及一年竟然病逝。

叶朝君逝世后,1951年底农村土改之时,侯卿农牧公司土地成为“无主农地”。农村合作化,土地和龙眼林也充为合作社、生产大队的公产,办公楼一直是合作社和大队部的办公室,那片龙眼树林大家叫“果子园”。

卫星图上的后坑果子园(1960年代)

侯卿农牧公司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不止有办公楼、果子园,还有一系列的土地名。那时,江通公路在果子园边的路口有卖茶水的亭子大家称为公司亭。从这里到金山下的塔仔墓脚(后来的湖边水厂的位置)之间的一大片坡地,大家叫公司园、公司尾。

斯人早已逝去,侯卿农牧公司也已湮没在时间的深处,但是,当你把历史的折皱展开,上面分明写着他们对这片土地曾经的贡献。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