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荣(1814—1862),字龙江,清道光、同治年间台湾总兵,因在台湾戴潮春事件中领兵剿匪,同家人及亲勇470余人惨烈而死,地方史册多有记载。

林向荣,福建同安人,20岁从军,一生戎马,屡有功绩,先后任福建海坛镇、建宁镇、广东碣石镇及台湾总兵。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台湾彰化豪强戴春潮起事作乱,杀官掠城,是地方势力对清政府施政台湾的极大挑战。林向荣率师冒着春天连连的大雨出兵讨伐。敌军围困嘉义城,林向荣大军却粮草未及,军心渐懈。向荣乃发书至家乡,倾家资七千金,募亲勇五百人奔赴台湾支援。六月,解嘉义之围。闰八月,敌军又围斗六(今云林县),向荣星夜驰救,苦战十日,解斗六之围。而后,却反遭十余万敌兵所困。援兵粮草皆无,兵勇只好采树籽,刮木皮,捞浮萍,罗雀鼠充饥。苦战多日,敌兵以牛车载草,焚烧壁垒,蜂拥环扑。向荣督勇死拒,血战彻夜,抵晨阵亡,尸首惨被肢解,年49岁。胞弟林向皋,次子林张成并亲勇478人一同战死。妻吴氏自尽。大义惨然,忠节萃于一门。

嘉禾里二十一都店里社(今五通社区)是林向荣的祖籍地。清廷于同治七年,追予林向荣建立专祠祭祀,诰授林向荣为振威将军,夫人诰封一品夫人,并赐“一门忠节”匾。此匾至今还高挂在店里林氏宗祠内,黑底金字,保存完好。除了“一门忠节”4个大字之外,尚附170余字记录了林氏一族血战捐躯、大义惨然的经过。

店里“西河林氏宗祠”

清同治七年“一门忠节”匾

林向荣身为总兵,店里人尊称其为“林大人”,其墓称为“大人墓”。大人墓位于店里社前数百米的坡地上,是林向荣和夫人的合葬墓。墓前大道边侧原立有石碑,上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墓前有石桌及2支石墓柱,一对石狮。上世纪70年代,农村“平整土地”时,大人墓被挖,墓碑幸被族人保存,今尚藏于林氏宗祠。

保存在林氏宗祠的林向荣及夫人墓碑

林向荣旧居坐落于店里社中,是一座三进、硬山顶的红砖大厝,当地人称“大人厝”、“三落大厝”。前落凹寿,2房,中落4房,后落4房。在中落和后落左侧还加盖有护厝。面墙下部是3层石板的石堵,上部有砖纹饰样,边角砌雁子砖柱;对看堵为泥塑。大厝前的砖埕上原竖有一对旗杆石。

“大人厝”一派破落(2017年)

从这个角度看“大人厝”昔日的规模(2017)

林向荣满门战死,没有后裔。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人厝”作为公用,先是住过解放军,然后是五通乡公所,后来还作为店里生产队的仓库。老辈人至今记得,“大人厝”后落有一对林向荣遗留下来的精致的太师椅和几案,可惜,在政治运动中连同林大人的官服与其它用品已是消失殆尽。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大人厝”破旧老态,原本柱的堂亲们纷纷搬出,住到新居。“大人厝”年久失修,屋顶坍塌,草木竟生,几近废墟。内中长出的榕树却“欣欣向荣”,无意中契合了“林向荣”三字!

“大人厝”长出的榕树契合了林大人的名字——欣欣向荣

林向荣在海外的亲人也曾经回到家乡造访林向荣的旧居,眼前的破败让他们唏嘘不已。近来,湖里东部整村改造,“大人厝”终于拆除了,那棵扎根于林向荣旧居的土地、欣欣向荣的榕树,不知还有留住吗?

最后的“大人厝”(林芳城摄于2021.11.18)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