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

作为特区发祥地,40年来,湖里日新月异,声名鹊起。“湖里是个小渔村”“濒临长满竹子的湖泊”等等说法,屡见不鲜,“湖里”是怎么来的?原本是什么样子?如果不正本清源,恐怕后人以讹传讹。

湖里原名竹坑,并没有“湖”

南山横亘在湖里社南,山脚处沟壑纵横,沟谷低洼处形成几处大坑,其中有老虎经过之处叫“虎坑”,即今湖里公园的水面;有水竹丛生的大坑,这一片土地由此得名“竹坑”。

清代《厦门志》中,“嘉禾里二十四都”有竹坑保、竹坑,可见,当时的竹坑社已经有相当的规模。

竹坑之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年)“林开勋圹志(墓志铭)”中,就记有该墓“葬于嘉禾竹坑之原”的记载。

民国前期,竹坑保的名称还保留,可是村子叫湖里社而非竹坑社了。那时候的报纸广告,写为“竹坑湖里社”。

民国24年4月21日《禾山旬报》上的“竹坑湖里社”

老湖里人,都称自己的村子叫“竹坑湖”,这便是“竹坑湖里”的简称。为了尊重历史,如今的湖里还保留有竹坑路,公交车站还有湖里竹坑站。

新版的《厦门地名志》在“湖里社”的词条上注:“社西边海滨洼地,沿岸水竹丛生,景色幽雅,称竹坑湖,湖里位于古竹坑湖内侧,故名湖里。”其实,湖里处于伸出海里的一个小半岛上,社西就是海岸,哪来的“海滨洼地”?再说,海边不可能生长水竹,当然没有“景色优雅的竹坑湖”。

湖里社西就是海,社前是介于几个山地之间的一大片平地——这就是湖里地名的来源(1960年代的卫星图,引自Amoymap)

许多人望文生义,以为“湖”就是湖泊。厦门是个小岛,溪流短小,水量有限,并不具备形成天然湖泊的条件。本地地名,“湖”指边上高中间低的较为平坦的土地,并非是湖泊。

这种意义上的“湖”,本区除了湖里,还有湖边、枋湖等村社,还有大石湖、大湖、湖仔内、湖仔尾等等小地名。

“湖里”的意思不是“湖的里面”,而是那片“像湖一样平坦的地方”。南山、牛公岭、宫后山三者之间的平地,因这片土地而得名。

无独有偶,今枋湖长途车站一带,老地名也叫“湖里”。这是我区又一个湖里的地方,地处圆山、薛岭山之间的平地。因为是小地名,知道的人并不多。

今枋湖长途车站一带,还有另一个“湖里”,地处圆山、薛岭山之间的平地

湖边史称“莲湖”, 四周的云顶岩、虎仔山、金山、朱公山下来的水冲刷形成一片较为平坦宽阔的土地,湖边因此而得名。湖边史上并无湖泊,直至1960年修建了湖边水库,湖边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湖边”。

枋湖四周山头高地环绕,西有圆山,西北有安兜山,南有薛岭山,东南有虎头山,社前开阔地因此俗称“湖”,据传古时曾种植苏枋(一种中药材),故名枋湖。

寨上西北,有独立于海中的岛屿,四周大石累累,中间平坦如湖,故名石湖。山名石湖山,屿叫石湖屿,俗称大石湖。

大湖是林后、安兜、坂上接壤的地方,是一大片平坦的田园。如今,金尚路上有大湖公交车站。

金尚路上的“大湖”公交车站

前头社南侧与湖边交界原有一片园地,叫湖仔内。高林到湖边的公路边,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园地,大家都叫它“湖仔尾”。

“湖”指边上较高大片平坦如“湖”的土地,并非是湖泊。这一点,本省不少地名也可以看出来,如安溪湖头、永定湖坑、漳州九湖。

查一下百度,叫“湖里”的地方还真不少。徽州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故居就在资溪十都湖里村,也是地处周边山峦环抱的一片平地。省内华安县有湖里乡,连江县也有湖里乡,还有广西南丹县湖里乡、江西上饶县湖里乡、山东郯城县湖里乡、贵州省荔波县湖里乡,浙江苍南县湖里镇等等。有一次,笔者经过上杭兰溪镇时,赫然有“湖里”的地名指示牌,特地拐进去看看这个“湖里”,也并非有湖泊水面,而是地处四周较高的一片平地。

上杭县兰溪镇“湖里”

湖里不是小渔村

旧时的湖里社,“三面山一面海”,东是牛公岭、宫后山,南面是南山,北边有上何的山。特区建设之前,湖里社是湖里大队6个村社(含湖里、村里、徐厝、薛厝、上何、长岸)里最大的村子,分为窑尾角、上围、上间角三个生产队,六七百口人。

湖里三面是山一面是海(1975年)

湖里的田园很大,从窑尾山(马峰山)脚下到大山母(仙岳山)下,到精神病院、牛公岭,还有现在的免税商场边上。社人世世代代以农业为生,生产队的几只小木船,只有在“蚵仔时”,海蛎收获的季节,才用船去海里收海蛎,海蛎也只有分给社员做下饭的菜。农闲的时候有人下下海,抓些小鱼小虾改善伙食。

湖里老照片,近处是当年的“红卫水库”(董成发提供)

湖里当年的“红卫水库”,水库的右侧是开采严重的牛公岭(董成发提供)

湖里有山有海,有田有地,山上的树木是村民的柴火,南山下来的水灌溉着田园,比起周围的村社,还是过得好一些。民谚说:“湖里柴山泉水好,湖里人吃饱半躺倒。”但是,终日的劳作还是不能做到粮食完全自给自足,有时还要靠国家的“回销粮”,还要到岛外的灌口、角美买高价的“黑市米”。有的生产队想方设法组织社员外出,到火车站、码头去装卸货物,做“农民工”,增加收入。

长岸路边的湖里社名石,当年这里是海岸

湖里人善于种植瓠瓜、菜瓜,家家户户都架着连片的瓜棚,垂下来的瓜不时碰到行人,以至于有这样的说法——到了湖里“没碰到瓠仔菜瓜,人会衰(倒霉)!”

筼筜港、南山横隔在湖里和老市区之间。那时候,制约湖里发展的是交通的不便。生产队的牛车、自行车到市区“载肥”,要绕道莲坂、吕厝,爬又高又陡的乌石浦坡,辗转经过塘边。这种状况到了70年代筼筜港修起了海堤,才有了改变。

1984年的湖里社(局部)

1984年的湖里社(局部)

湖里并没有一个人是渔民,没有一个人靠海而生,湖里是一个地地道道货真价实的农村。特区发祥之后,把湖里写成“小渔村”,完全是文人的凭空想象罢了。

想象虽美,却不是事实。

然而,“湖里小渔村”的说法随着文人们津津乐道堂而皇之地进入报告、报道、诗歌、广播、电视,广为流传,好像不是小渔村就没能对比,不是小渔村就少了故事一样。

不还其本真,怕是辜负了那片土地。

湖里不是小渔村,丝毫不会削弱她蝶变的华彩;

湖里不是小渔村,特区建设的画面依然绚丽,从这里奏响的特区建设交响乐同样精彩。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