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的一朵小花、路旁的一棵大树、天空的一朵白云……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它总是带给我们无尽的美好,是一本最好的百科全书。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只要细细察看,你就会获得无法言传的惊喜与快乐。法布尔就在这里找到了他一生的好朋友――昆虫。”(《昆虫记》导语)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融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于一书.,誉满全球。

誉满全球的《昆虫记》

当年,鲁迅离开百草园时,写下了:“Ade,我的蟋蟀!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恋恋不舍,满怀惆怅。

我们呢?

我们远离了乡土,远离了昆虫的世界。小孩没有了在百草园的童真,大人们失去了对这些小东西的认知。那怕是最本土的昆虫们的称呼,变得鲜有人知,甚至连昆虫的模样都难于见到。

因而,特地录得21种本地原本比较常见的昆虫,标出“普通话写法—本地话叫法—本地话音”。其中本地话音是笔者所在的禾山“顶山场”的标注和发音,仁者见仁,恐无一致,权当只是一地之言而已。

真不知,如今能把这些昆虫认得全叫得出的还有多少?

1.蝴蝶——美蝶 mei ya

2.蚯蚓——涂蚓 tuo wen

3.蜈蚣——蜈蚣gia gang

4.蜻蜓——腌蜢yam mie

5.蟋蟀——蟋蟀 xik sut

6.蚂蚱(蝗虫)——草蜢 cao mei

7.螳螂——树猴 qiu gao

8.蝌蚪——庵枚 am mui

9.青蛙——(小)田蛤  can ga ,(大)水鸡 shui gue

10.蟾蜍——蟑蜍 jiu zu

11.蝉(知了)---庵蜅蛴  am bo jie

12.飞蛾——蝶仔 ya  a

13.蚂蟥——蜈蜞 wo ki 在水里,能吸附在人的皮肤上吸血。

14.蜗牛——蜈蜞螺(露螺)wo ki lei

15.天牛——水牛 sui gu

16.萤火虫——火金蛄 hei gim go

17.毛毛虫——蚼仔虫  gao a  tang 形状、颜色多种多样。

18.蛴螬——客鸟虫 ke jiao tang 是金龟子的幼虫,地下害虫,常将植物的幼苗咬断,导致枯黄死亡。

19.金龟子——金龟 jim gu 采食果树的嫩芽、新叶及花朵,常群集暴食幼嫩叶片,造成严重危害,是农作物、林木、果树的大害虫。

20.龙眼鸡——龙眼鸡又名长鼻蜡蝉,以吸食树液为生。除龙眼、荔枝外,还危害芒果、柚子等。

21.蝼蛄——土猴 tuo gao  地下害虫,不仅采食植物的根、茎,还采食叶片。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