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山龙湫亭、龙湫涂桥的胜景吸引许多文人墨客,“禾山学者会文于斯,实安睦书院之权舆。”(民国《厦门市志·名胜志》)“权舆”,起始也。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直到了清嘉庆十年(1805),乡人才呈请创办书院于禾山,后因经费不济而终。这一搁40几年。到了咸丰十一年(1861),禾山某商人前往海外为书院筹资,禾山陈姓捐出了后院埔俗称“殿前园仔”的一部分地充建书院之用。同治元年(1862)书院终于在后院埔(今仙岳路与金尚路交口处)落成,“成堂室十余间,规模轩敞”,名为安睦书院。安睦书院是禾山第一家书院。


安睦书院、禾山书院旧址——后院埔(今仙岳路与金尚路交口处)

书院建后之后,该商人带些许私益,和诸位董事都和不来。诸董也就和他有了隔阂。此人于是心存芥蒂,不再过问集资解决经费的事情了。没有了经费,安睦书院昙花一现,书院支撑仅一年,旋即停办。

这一停,又是20多年。到了光绪十年(1884),时任兴泉永道道台孙钦昂带头捐银400圆,兴泉永道海防同知丁惠深将洋药局每月津贴厅署的50银元拨充书院经费,书院董事陈孝廉,劝说乡绅石体恕捐2000银元以助经费。书院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新开办,改称禾山书院,聘紫阳书院山长(校长)王步蟾兼任禾山书院山长。

孙钦昂,河南荥阳人,咸丰6年(1856年)进士后入翰林院,出任广西学政。光绪六年任兴泉永道道台,兼代理福建粮道。在任上,孙钦昂向来肯为厦门教育出力,曾先后为玉屏、紫阳、禾山等书院筹措经费。

民国 《厦门市志》所刊“重修禾山书院碑记”

王步蟾(1853~1904)号桂庭,清末厦门人。幼聪颖,人惊为神童,应县府试,咸名列前茅,系光绪五年(1879年)举人。其“精研经史,辞闽清县教谕归厦门,掌教禾山、紫阳书院,不遗余力。”

叶大年(1863~1909),本地莲坂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次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叶大年回乡“董禾山书院事,诱掖后进,不遗余力。”   

有了王、叶等人“不遗余力”的加持,禾山书院蓬勃一时,与玉屏书院、紫阳书院成为岛内三大书院。然而,20年后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局已变,废科举,山长停聘,禾山书院无疾而终。

民国初年(1912年),禾山华侨黄瑞坤(薛厝人)在原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禾山甲种商业学校。1923年,校长黄瀚(仓里人)将学校迁往双涵,1924年改为禾山中学。这便是今厦门三中和禾山中学的前身——这已是后话。

禾山书院以后院埔为址,前后历20年之久(1885—1905),可惜留存资料实在稀少,除了抄录于民国《厦门市志》的“重修禾山书院碑记”外,再难睹片纸。20年之间,从书院走出的学子也应该不是少数,可惜,竟没有一人一事见诸记载。

历史走过的路,就这样渺无声息,曾经响起的弦歌,又归于寂静。

安睦书院、禾山书院旧址在今湖里区地图上的位置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