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珍,1902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是中国农民运动先驱彭湃的亲密战友,致力于海陆丰农民运动,是海陆丰地区早期的领导人之一。

李国珍(1902-1931)

海丰革命纪念馆里的李国珍烈士介绍

“我的人生观”

李国珍少年聪明好学,喜爱诗文和体育。15岁时就跟随彭湃参加进步组织“群进会”,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7岁考入粤军军官讲习所,毕业后任见习排长。他目睹旧军队的腐败,忿而弃职,去当小学教员。1921年彭湃从日本留学归来,组织“社会主义研究社”,创办刊物《新海丰》。李国珍在创刊号发表了《我的人生观》,申明要用“互助、牺牲、创造,来辟出一个人生观”,并动情地说:“把物质来做主义牺牲的人,他的精神的生命,都永久留在宇宙间,放为奇彩,照耀世界的黑暗。”

李国珍在《新海丰》创刊号发表了《我的人生观》:“互助、牺牲、创造,来辟出一个人生观”

同年10月,李国珍公费留学日本,先是考入庆应大学医科;再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留学期间,李国珍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各种介绍苏联革命、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书刊。

投身大革命洪流

1923年暑假,李国珍回到家乡后,正是海丰农运遭挫折的时候。他投入反对反动当局镇压农会的工作,受到阶级斗争实践的洗礼。他研究革命理论和实践问题,倡导出版《新生周刊》,宣传革命思想。

1925年初,李国珍毅然放弃在日本的大学后期学业,参加迎接东征军和组织农民自卫军的工作。2月,东征军进入海陆丰,李国投身于大革命洪流,正式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谭平山的指导下,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建立,10月改组为海陆丰地委,彭湃任书记,李国珍任宣传部长。

李国珍担任《海丰日报》和《工农周刊》的主编,农运讲习所教员,农民自卫军教练,“新学生社”负责人等职务,不但经常为党组织起草重要文件,为报刊写社论、专论,而且到各种集会发表演说,向群众宣传鼓动,有时还编剧写曲词并参加演唱。

1926年秋,李国珍兼任海陆丰党员干部训练班主任。训练班培训了大批干部,有力地推动了建党工作并为武装起义准备了骨干力量。他主讲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基本知识,生动而富于说服力,很受学员们的欢迎。

血与火考验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三天后,广州、汕头也开始大屠杀。中共海陆丰地委当机立断,决定举行武装起义。李国珍直接领导陆丰的行动,他周密布置,施巧计解除了反动武装。5月1日拂晓,海陆丰取得了第一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成立临时人民政府,李国珍被选为海丰新政府委员。

海丰“红场”,大革命时期海丰工农苏维埃诞生的地方

敌人从惠阳、汕头两面反扑后,海陆丰处境非常困难,特委决定由李国珍去武汉找党中央。他乔装打扮,从海上取道汕头,再经上海到武汉,找到彭湃和恽代英。此时形势急转直下,汪精卫公开叛变,党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李国珍随党中央领导到达南昌,参加了“八一”起义,在革命委员会保卫局任警卫科长。在从南昌到潮汕的转战中,他负责起义军领导机关的保卫工作。

9月,南昌起义军攻入潮州,李国珍被任命为潮安县公安局长。去汕头开会时,李国珍得知国民党部队进攻潮安的消息,便率一个连起义军赶回。途中,他们乘坐的小火车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李国珍身先士卒指挥反击,在战斗中腿部中弹负伤。经群众掩护,坐船回到汕头时,起义军已放弃这座城市,无法找到部队。他决定暂去日本治伤,11月初到达东京。

转战厦门

在日本,李国珍知海陆丰第三次起义取得胜利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消息,加之伤也基本痊愈,便于1928年2月回国。到汕头时,敌人正大举进攻海陆丰苏区,严密封锁往海陆丰的必经之地,李国珍不得不折回厦门。

李国珍在厦门化名马仁成,在码头当搬运工人。后来经人介绍到禾山中学任教。李国珍博学多才,善于团结教师和学生,很快树立起威望,先后担任教务主任、代理校长等职务。这期间,李国珍组织了中共禾山中学党支部,成立了禾山中学学生会并出版《禾中》杂志,李国珍在上面发表了长篇时局评论。他还成为《全闽日报》的特约撰稿人,也在上海《创造月刊》发表作品。然而,他有了个立足点后,即设法寻找党。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现在的社会虽然这般黑暗,然而并没有遮断前头的光明”,寄托着他对党的信念和革命前途的信心。

燕京大学图书馆藏《禾中》,禾山中学学生会出版


李国珍化名马仁成在《禾中》发表的长篇时局评论

1928年秋,李国珍终于与在党中央工作的恽代英取得了联系,不久陶铸从上海到福建工作,同他正式接上了关系。此后,李国珍在福建省委直接领导下,以教育为公开职业,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1930年初,李国珍当选为省委委员、宣传部长,期间他先后到石码的石溪中学任校长,在那里设立党的秘密工作点,又到厦门禾山云梯中学任教。5月,李国珍参与了由省委直接领导的厦门劫狱的外围接应工作。

“流血是共产党员份内的事!”

1931年3月25日,设在厦门鼓浪屿的省委秘书处、宣传部遭到敌人破坏,李国珍和几位同志被捕。在严刑与利诱兼施的审讯中,坚贞不屈,慷慨陈词,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气节。经过一个多月刑讯和牢狱的折磨,凶残的敌人从他身上得不到任何东西,就决定下毒手将他杀害。

囚车从市区的监狱向郊外驶去,车上戴近视眼镜的年轻共产党员李国珍,和其他三位同志高唱着《国际歌》,震撼着沉寂的夜空。在禾山,执刑的海军办事处主任林某是李国珍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他阴阳怪气对李国珍说:“老同学,此刻我不能救你了。”李国珍坚定地说:“我为主义而死,流血是共产党员份内的事,用不着你救!”义正辞严,视死如归!

枪响了,并没有打到李国珍。他转过身,嘲笑着刽子手:“笨蛋!瞄准点,再来一次!”枪声再次响起。1931年“五一”的凌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4位烈士的鲜血洒在厦门禾山刘厝社侧的山坡上。

“任黑暗吞没了美丽的丘陵,我们终有一个血红的黎明。”

                                        ——李国珍诗句

1931年“五一”凌晨,李国珍等4位烈士在刘厝社侧的山坡上(今祥店社区福满山庄一带)英勇就义(引自《厦门党史画册》)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