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岳山东西走向,南面紧挨着筼筜港,土地狭迫,村社寥寥无几;而山的北面阡陌纵横,村社星罗密布,塘边、湖里、殿前、后浦等等,少说也有十来个。仙岳山在这些村子的南边,所以他们统称为南山。南山泛指以仙岳山为主峰的一系列山,如今,山的北侧辟有南山路。

在本地,“南山”一名最早出现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的“南山石堤记”,该石碑记录了湖里人监生杨升等人捐银从南山脚下的钓渔翁修筑一条二百丈(约600米)的石堤,通向湖里社,即今竹坑路和凤湖街的相交处,大大方便了湖里到东渡之间的往来交通。这方石碑上世纪80年代还存于湖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院子内,后来竟然不知所踪,实在可惜!

从塘边看南山,山势横亘 ,清秀延绵,由东而西,一山一尖,历历在目。从东侧最靠乌石埔的算起,松柏山叫乌龟尾,往西是对面山又叫佘厝山,再往西是西郭山,又叫赤山仔。对面山和赤山仔间的山沟叫下内沟。同治三年(1864年)塘边侨商林经伍捐资修建贯穿半山通仙岳社的石头小路,山腰处原有小小的土地庙如今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土地庙。土地庙边上叫岩仔内,“岩”即宫庙,因土地庙而得名。其边上是仙洞山。仙洞山再往上是叫“梳子尾”的峰,再往西是仙岳山的主峰,塘边人叫南山顶。

从塘边看南山,山势横亘 ,清秀延绵

从湖里社看南山,视觉较近,山峦起伏,高低错落,气势磅礴,满目苍翠。山的最东侧从仙洞山开始,往西是最高的仙岳山的主峰称“大山母”。从今仙岳山隧道出口往西,中心小学车站的位置叫崎尾坑。工业学校处是陈石壳,早时边上有潘厝社,又叫潘厝前。大山母的西边叫内岩,内岩北麓山脚因为曾经开挖过锰矿,大家称呼为“矿物山”。内岩西麓山脚,解放后建有炸药仓库,所以又把内岩称为“炸药山”。矿物山的东北 还有一个小山包位于原湖里派出所后面,旧时有一个叫着洪厝的小社,所以这个小山叫洪厝山。内岩的西北向有一个又高又陡的寨仔山,此山较为偏僻,旧时西狗成群,西狗,即鬣狗,故名西狗山。最西边的山,这里是南山的最西端,湖里社人叫它“南山尾”,也就是马峰山。

从湖里看南山,山峦起伏,高低错落

内岩,社人叫“炸药山”,被主峰掩挡,从塘边方向看不到

如今行走在南山路,可以看到南山较为明显的山峰,从东往西,分别是松柏山、仙洞山、仙岳山、内岩、寨仔山,到最靠海天码头的马峰山。

松柏山在乌石浦社西,海拔97米,因遍布松树而得名。乌石浦人叫前面山,塘边人叫乌龟尾。山的南麓建有观音寺。1949年10月16日解放厦门的战斗中,在松柏山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人民解放军在这里俘虏了上百名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兵。

松柏山,最靠近嘉禾里

仙洞山海拔141.5米,在仙岳山主峰以东,山的西北麓今是仙洞小区。仙洞山有泉水流出,形成顶水窟、下水窟即现在仙洞小区的水池。顶、下水窟流下来的水到了山脚下,50年代塘边人在这里修筑南山水库,现在康乐小区活动中心的水池就是当年南山水库所残存的部分。

仙洞山,北侧山下有仙洞小区

仙洞山下来之水,50年代塘边人修筑了南山水库,现在是康乐小区里的康乐湖

寨仔山海拔159.4米,因山上曾有石寨而得名,又谐音为袋仔山。道光《厦门志》称寨仔山为“婆姐砦”,砦同“寨”。有人认为该处即郑成功时代的“东渡寨”,但今已不见寨子的痕迹。寨仔山西麓靠濠头的山脚旧时有一个刘宅社,所以濠头人把寨仔山称为“刘宅顶”。山上松林密植,夏天蝉鸣不息,本地人把蝉叫成“庵蜅蛴”,所以又管它叫“庵蜅蛴山”。据说山上的石头上残留有蚵壳,说明远古时期这里是海,地壳活动抬升变成山头,这是沧海桑田的依据。可惜,那些带有蚝壳的石块,如今怎么也找不到。寨仔山上原有电力铁塔;其北侧今有艾美酒店。

寨仔山因山上石寨而名,又叫“庵蜅蛴山”“西狗山”,如今山的北侧是艾美酒店

马峰山在湖里社南,位于今南山路最西端,特区开发时曾经是采石场,采石后的悬崖峭壁如今暴露在山腰上。后来就在采石场建了马峰山福隆体育公园,是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马峰山最西入海处的小山包湖里人叫南山尾,谐音“零星尾(发音阑珊尾)”,即多余的尾巴。但是,濠头人认为此山原来放置过麻风病人,麻风病本地人称“癞哥(tai ge)”,所以叫“癞哥山”。马峰山是“麻风山”即“癞哥山”的雅称。乾隆年间的石堤从马峰山脚下连接到湖里社,在湖里这一头,有一个小小的“窑尾宫”,石堤的那一头,南山下来的水从深深的涵洞入海,这个涵洞叫“窑尾涵”。所以湖里社人称马峰山为“窑尾山”。

马峰山,濠头人叫“癞哥山”,湖里社人叫“窑尾山”

南山上的草木,过去是诸多村社百姓人家柴火的重要来源,从清代到民国到解放前,为了争夺山上的草木,闹出了许多事,不堪回首。改革开放前,南山上草木被砍伐非常严重,植被稀疏,地表裸露。经过30多年的涵养,南山树木郁郁苍苍,呈现一片山野之美。

80年代初,南山上草木稀疏 (陈善同摄影) 

成语有“马放南山”,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讲的虽不是湖里这个南山,但乐于为名,也算为幸。

寨仔山和马峰山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