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6个区中,惟湖里区没有摩崖石刻?这让人难于置信。

湖里西部沿海原本的花岗岩石山,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高集海堤是贡献了急需的石料,殿前的楼仔顶山、东山开采殆尽,湖里的牛公岭也开采得矮下了一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采石料建造民居,湖里中部洪塘的挂石山、赤坡山,忠仑的莲花峰,也开采得零零落落,如果这些石头上有摩崖石刻恐也早已毁了。

忠仑公园东南侧,在东芳山之东北麓,今忠仑骨灰室“安息堂”附近的小庙后,豁然可见一块高三四米的巨石上刻有“綵云古地”4个行楷大字。字为阴刻,每字约有70厘米见方。字体端庄,笔力老道,饱满圆润,颇具苏轼楷书《醉翁亭记》的笔力风格,应是出自于名家之手,无奈边上没有任何题跋和落款,一时无法判断是何方家笔迹。从所拍的照片和厦门其它摩崖石刻比对,也难以从其字体的相像来推测书写者,仅从刻痕的风化程度看应该属清代中晚期。

彩云古地摩崖石刻

“彩云古地”位置

巨石下是一个新建不久的小庙,从方位看,此处位于旧时后埔到洪山柄的马路,今云顶中路的西侧,属石鼓山西麓延伸的一片向阳坡地。旧时,此地多有花岗岩突出,岩石间的空地上有不少墓葬,岩上因墓葬常被刻上“×界”“×家地界”的字样。处于路边的岩石便于开采,经上世纪中后期数十年间的滥采,此间的莲花山、东芳山、石鼓山一带像样的岩石几乎难逃厄运。惟独这块巨石还能幸免,或许是这“綵云古地”四字而让人心生敬畏,因石镇邪,因字留石,得以填补湖里区无摩崖石刻之白。幸哉!

“綵云古地”为溢美之词。綵同彩,彩云即绚丽的云彩。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序志》:“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有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彩云追月”则是著名的广东粤音曲谱,以其轻快独特的风格,写景抒情的诗情画意成为广东民间音乐典型代表。如今的云南则以“彩云之南”自称。“彩云”象征美丽的事物,寄托美好的愿望,抒发无尽的想象。此地称“彩云”,想必是古有文人墨客曾经在此有过“彩云若锦”之梦而勒石留存,或者言此处是绚丽如彩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而郑重标识,抑或是题书者的灵思泉涌、联想翩翩而一时挥斥方遒?  厦门岛的五通与金鸡亭之间有古驿道,忠仑虽然是一片山地,却处在驿道的一个交通要口,在这里的石头上发现摩崖石刻并不奇怪。

“彩云古地”摩崖石刻至今默默无闻,“养在深闺人未识”,也没被《厦门摩崖石刻》一书收录。它蛰伏在这桉树耸立,绿草茵茵,巨石嶙峋之中,低调朴实,闹中取静,然而毕竟与小庙和骨灰室为伴,让它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几乎窒息,正待慧眼识珠者为其拂去岁月尘埃,为忠仑山地公园增添一处绝佳的人文景致。

倘若如此,正可谓巨石留古地,彩云绕其间。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