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里高新技术园里的骑马山旧时是钟宅、墩上的分界。山在墩上社东南,又称墩上山。山的西面较为陡峭,山脚泉水涌出,墩上龙泉宫石碑称有“龙泉飞腾,玉津深长”的景象。此水灌溉着叫内坑的一片水田之后,向西流经墩上和岭下之间的涵洞,进入咸埭,注入围里和墩上的海里,在入海处形成一条较深的港。

位于湖里高新技术园里的骑马山

远眺骑马山(2009年)

山的东麓地势平缓,解放前,本地有赛马的风气,钟宅的有钱人在那里养马、骑马、驯马,故称骑马山。

骑马山虽然不高,但是在厦门岛北部岸线,却是难得一见的突出海岸的高地。相传郑成功在山上设烟火墩台,所以又称为烟墩山、烟墩尖、烟墩顶,山脚的埔地称为烟墩埔。墩上社因烟墩山而得名。山下原还有一社,称墩下社,与墩上对应。

1980年禾山公社地图上的骑马山  

烟墩顶郑成功时期遗留下来的墩台系夯土所筑,乡民称其为“郑国姓台”。1937年,日军占领金门,不时派出炮艇侵扰厦门沿海。日军望见墩台,以为是守军的炮台,于是从艇上炮击墩台,炮弹没打中墩台却飞到墩上社内的埕场。过了几天,驻守此处的守军叫来附近村民,拆除了“郑国姓台”。

墩台拆了,但由于此山是厦岛北部海岸边的制高点,所以颇具军事意义,历来都是驻军所在地。解放前,国民党军在山上修建水泥碉堡;解放后,驻军在山上建有坑道和哨所。即使到了今天,还可以看到废弃的碉堡高高悬在山崖上头。

骑马山上的碉堡赫然在目

骑马山因为有一种叫栗喉蜂虎的鸟儿而闻名。栗喉蜂虎羽毛艳丽,喉部是栗红色的,黑色的过眼纹,翅膀和背部是绿色的,尾翼是蓝色的,飞行时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黄色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是鸟类爱好者公认的中国最美的鸟之一。

“中国最美的鸟”栗喉蜂虎

骑马山是栗喉蜂虎天然的繁殖地。2007年,因为附近的地块开发的需要,

骑马山面临被彻底挖平的境地。山体被铲去部分,挖掘机破坏了栗喉蜂虎在山壁上的巢。栗喉蜂虎繁殖地遭遇开发、面临被铲除危机的消息被本地媒体报道之后,厦门市民和鸟类爱好者纷纷表达保留栗喉蜂虎在厦门繁殖地的愿望。最终,开发商向外界宣布将不再开发骑马山,并对其周围已经开发的区域进行逐步恢复。 

骑马山险些被挖掉(2008)

政府从善如流,叫停了对骑马山的开发,专门为栗喉蜂虎留住了这块近40公顷的“绿洲”。 2011年12月27日,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保护区在骑马山揭牌。保护区作为市民环境教育基地和科普园地,普及鸟类保护知识,同时,骑马山设置栗喉蜂虎观鸟区和鸟类救助中心。

骑马山成了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保护区

如今,骑马山保护区恢复了自然植被,树木郁郁葱葱,崖壁上栗喉蜂虎的巢穴还可看到。2003年,在骑马山发现栗喉蜂虎繁殖地,最多时记录有300多只。骑马山虽然得以保存,但可供栗喉蜂虎觅食的环境大幅减少,栗喉蜂虎的数量也减少了许多。

但愿骑马山是栗喉蜂虎永远的家园,成为“美丽厦门”一张靓丽的名片。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