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饥荒、瘟疫是旧社会挥之不去的魅影,所造成的社会动荡、流离失所、饿殍千里、人口锐减书写了我们民族的苦难史。
在本地,瘟疫流行是村社消失的重要原因,尤其在清末民初,世纪交替期间瘟疫连连不断。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到民国2年(1913年)的24年之间,记入民国《厦门志》的大瘟疫就有10次之多,其中,“光绪十七年,禾山大疫”,“宣统元年,赤痢、天花、霍乱、鼠疫流行”,尤其是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三年之间连续爆发鼠疫,“死千余人”,“严重时一天死者竟达50余人”。出现“今天我扛死人,明天别人扛我,后天无人倘扛”的凄惨景象。
死者死了,所剩者远走他乡,有的村社遂废。
烈性传染病爆发一度成为村社族姓变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如乌石浦、东渡、蔡塘等地族姓变更。旧时将烈性传染病爆发引起的人口减少归咎于“风水不好”。
从前,人们缺乏烈性传染病的认识,笼统称之为“瘟疫”,到了道光年间才分出了具体的疫情。道光二十三年(1843)“霍乱在嘉禾里流行”“咸丰八年(1858),疟疾流行”(《湖里区志》)“同治十年嘉禾屿流行登革热,全岛3/4以上居民发病。英国人姆礼、孟逊发现厦门流行疟疾。”(《同安县志》)
本地的烈性传染病有的是从海外传入的,“同治十三年(1874),厦门港首次发现染疫船,为来自曼谷的德籍船,船上人员有死于霍乱者”“光绪十年(1884)梧村首发鼠疫,由香港传入。”(《同安县志》)
霍乱(Cholera),即“虎列拉”,又称“虎疫”,有谈虎色变的意思。
民国年间,今湖里区范围内记入史书的烈性传染病还有:
民国2年(1913)秋,发生鼠疫。
民国35年5月,禾山埔仔、墩仔、高崎等地发生鼠疫;6月,江头、后埔发生霍乱。
民国36年2月,寨上社、殿前社、霞边社、村里社、徐厝社,江头街发生脑膜炎、恶性疟疾等疫情。
民国37年1月,田头社发生脑膜炎;7月,田头社发生霍乱;12月,吕厝社禾光小学、江头街发生天花。
除了鼠疫、天花、霍乱等,那时还有流行病麻风,俗称“癞哥(tai ge)”,人们对付“癞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患者丢弃在偏僻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这非常不人道,但也算是最原始的“隔离”手段,于是,本地就有不少以“癞哥”为名的地方。比如洪塘龙湫亭后有“癞哥山”,离浦屿又叫“癞哥屿”。湖里社与濠头社之间有“癞哥山”,即今马峰山。马峰山,麻风山的雅称也。
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普遍消毒、接种疫苗、隔离收治等各种措施,很快消除了本地的烈性传染病。
1946年~1949年本地烈性传染病部分报摘如下:
《江声报》1946.5.13
《江声报》1946.5.16
《江声报》1946.5.19
《江声报》1946.5.25
《江声报》1946.7.7
《江声报》1947.2.8
《江声报》1947.2.16
《江声报》1947.2.21
《江声报》1947.6.6
《江声报》1948.1.11
《江声报》1948.7.6
《江声报》1948.7.25
《江声报》1949.6.13
《星光日报》1947.2
《星光日报》1947.2.7
《星光日报》1947.2.6
《星光日报》1947.4
《星光日报》1947.2.14
《星光日报》1947.6.4
《星光日报》1948.12.17
《星光日报》1948.12.27
《星光日报》1949.6.13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