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而有德千家敬,正则为神万世尊

——林一柱生平述略

吕瑞哲


家世溯源

走马人林氏先祖,由晋江柑市分派同安。柑市派始祖可狻公,字文选,生三子,传、仪、仍(一说伋)。仍公次子怿,任同安县椽吏,附籍东市,即东市派始祖。明嘉靖年间,因倭寇侵扰同安城,东市一派遂徙居走马人里及店头庄(今属翔安区),后分派安溪尾寮、南安官桥和石狮等地。走马人里现属新民镇溪林村,为一地垄,唐乾符年间,刘日新追黄巢义军,于此驻兵驯马,名走马垄,方言谐为今名。

经过几代人的繁衍,传到梅溪公,再传性同公,而后生秋圃公,秋圃生翠崖,翠崖生海峰(即林启)。林启,字仰之,为人魁梧轩爽,“介而能容,方而不腐”,通易学。海峰生莲山,莲山公被补录为县城的生员,后来因为抗议“毁文庙像”这件事情,遂隐退山林终老。再传至葵洲公(即林牧)。林牧,字师让,寄情图书诗酒,与知交酬酢不绝,导致家境逐渐中落。而后,葵洲生静轩(一柱父)。林晃,字道昭,号静轩,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全家为了躲避流贼暂时逃入山中,林晃独自一人看守家园。期间“露宿水餐”,“中湿得了躄疾”,经医治后仍然无效,导致腿脚不便。“初有田十亩,坐食渐耗”,生活虽贫苦,但是其依然安贫乐道。

拿云少年

林一柱生于万历甲戌年(1574年)正月十九酉时,卒于天启乙丑年(1625年)十二月十二日戍时,字廷郢,号璞所,走马人里人。林一柱幼时家贫,无法像其他小孩一样入学读书,只好到西山姑母家放牛。在放牛时,林一柱就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牛就会乖乖地在圆圈内吃草,林一柱就跑到学堂外听课。一柱家虽然贫苦,但亦是读书人家,再加上本身的勤奋刻苦,林一柱虽然没有进入私塾读书,却能指导室内的学生完成作业。教书先生发现此事后,大为惊讶,破例让其入学,并加以栽培。

关于林一柱,走马人村民流传着一个其少有大志的故事。据传,曾有富贵人家请风水先生到走马人勘探生圹(即墓主在生前建造好的墓地),为了不招致村民反对,决定宴请走马人村民以笼络人心。独独漏掉林一柱一家,这让少年林一柱颇为不快。于是,隔天其就穿着靴子去替该富贵人家干活,富贵人家见了,就问林一柱,你为什么穿靴子来干活?答曰:“你别看我穿靴子来干粗活,就认为我没有大志向”。听到这样的回答,这户富贵人家觉得这个少年与众不同,日后当成大器,遂不敢继续在走马人建造生圹。据传,此生圹后毁于“文革”。

林一柱未及第时,还曾在香山岩寺(位于今翔安区东南部香山上)读书。据说当时有十位童生在香山寺结为盟兄弟,分别为张及我、陈文瑞、周家椿、张廷拱、许钟斗、蔡复一、蒋芳镛、林一柱、叶成章、李扬虞。十个人当中除了张及我,其余都先后中进士,传为一时佳话。

宦海生涯

林一柱曾与堂哥一煃住在白鹤山(今址未详),伯母刘氏亲自负责兄弟俩一日三餐。参加乡试后,一煃落榜,一柱中榜。后一柱于万历丙午(1606年)中举,又于万历庚戌(1610年)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

初理扬州为文林郎,核实当地舆论民情,审理案件时常常平反冤假错案,不滥用酷刑,为官期间,都有廉洁的好名声。后来升迁为湖广道御史,“疏奏切直,请临朝正纪纲,有六逆五尽二反一顺之目,海内传之”。

熹宗初年(1621年),多次上疏,力陈时弊,“雪幽忠、明功罪”,以至于有“世运当厄,举国若狂”的名句。天启二年(1622年),林一柱任巡按南京应天府监察御史。留都东宫遭受火灾,一柱上疏请“复建文庙号”。又上疏弹劾织造监李实,压制官员祸害百姓,认为如此恶劣的行径必将引起天下大乱。因为直言敢谏,受到阉党的排挤,就向上奏请告老还乡。按照明代的制度,把他转调为广东参政,但林一柱拂袖归家。居家期间,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著称于乡里。

林一柱赴京时,蔡献臣有诗相赠:雄文壮岁许谁如,明诏征才下玉除。万里骅骝开逸步,九秋雕鹗快凌虚。庙堂未解忧东顾,军国尚祈涣内储。肉食畴堪撑社稷,看君蚤上达贤书。(《送林璞所应召赴阙》)

天启七年(1627年),南京工部右侍郎何乔远上疏奏请林一柱复职,朝廷虽准奏,然而一柱公已过世多时了。

乌涂得官地

据传,林一柱逝世当天,有一位熟识的卖货郎在路上看到他衣冠整齐,正在赶路,就问他要去什么地方?林一柱回答说:“要到乌涂得官地”。卖货郎来到走马人里后,听说林一柱已经逝世,非常疑惑,就将林一柱要到乌涂得官地这件事说出来。后来,卖货郎到乌涂叫卖杂货,听村民说林府王爷来上任了,宫庙地址就选在城仔内,临时搭盖的宫棚里供奉着一尊林府王爷的木雕神像。林一柱的夫人陈氏听到此事,特地到城仔内一看究竟。陈氏一到宫里,看到林府王爷的神像满面汗珠,就拿出手帕为其擦汗,结果神像的脸上掉了一处油漆,无论能工巧匠如何修补,始终无法复原。第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新庙建成,定名福亨宫,寓意王爷庇佑百姓福泰安康。并以新庙建成之日为林府王爷祀日。

福亨宫位于新民镇乌涂城仔内,主祀林府王爷。福亨宫最初位于“蜘蛛穴”(风水宝地),朝东,地址在今庙西侧约六七米处。到清朝时期,宫庙朝向改为坐北朝南,至今不变。乌涂村民于辛巳年(2001年)重建该宫,造戏台,添楹联,并撰碑志。宫庙前不远处,即乌涂古城南门。门高2.3米,宽1.45米,厚0.56米。南门前为池塘,为原护城河遗迹。

当地还流传着一句俗语:“俭肠敛肚,俭在八月二五”。也就是不管再穷的人家,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五也要为林府王爷准备供品祭祀。

乌涂福亨宫林府王爷还要出巡视察民情,出巡活动大约五年举行三次。农历二、三月间由林府王爷通过乩童择定出巡具体日期,然后村民遵照神意在择定的日子把林府王爷送到新民镇禾山社区一空阔场地,此地即作为林府王爷的临时巡视点。当年农历十月左右,再由乩童择定回宫具体日期。

后来走马人里林一柱的子孙也雕刻一尊林府王爷的神像,供奉在村北的福德堂(原为土地宫)。相传村民掷筊请林府察院(走马人里因林一柱曾任御史,遂奉其为林府察院)决定祭祀日期,后定于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为祀日。原来的福德堂简陋破旧,村民于2007年重建该宫,并增楹联,宫庙遂焕然一新。

新民镇禾山社区上坑里福安宫、后宅社区前埔里开发宫也敬奉林一柱为林府王爷,两间庙宇之间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插曲。据里老口耳相传,在很早之前,禾山上坑福安宫与前埔开发宫都到佛像店雕刻佛像。佛像雕刻好后,不知道什么缘故。开发宫把福安宫的陈府王爷佛像抬回本村,而福安宫则抬回开发宫的林府王爷佛像。村民回村后神明出坛降示,村民把神像抬错了,但不必换回来,都愿意留在本境享受村民的香火。近年,开发宫又重新雕刻了一尊林府王爷的神像回村奉祀。

林府王爷信仰还远播海外,同安、翔安两区林姓台胞均依自身谱系设分炉奉祀,体现了两岸民间信仰的深远渊源。

故居现状

林一柱故居内有两座木作神主牌,其中较大的一座神主牌高0.7米(不包括底座),宽0.14米,镌刻“明文林郎巡按南京应天府监察御史林璞所先生神位”。另一座较小的神主牌,镌刻“显考文林郎湖广道监察御史璞所公府君暨妣陈孺人神主”。神主牌腹内还记录了林一柱的生卒年月及墓葬地。民国版《同安县志·卷之八》记载:“参政林一柱墓在西塘虎林埔”。然而据里老言,墓地已经毁坏多时,无法寻其踪迹。

近年来,随着村民生活逐渐富裕,就把林一柱故居进行修复并将其作为林氏宗祠。同时把一柱后裔保留的身着明代官服的林一柱画像修复如新,存放于林一柱故居内供人瞻仰。又适逢“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发展良机,溪林村充分利用林一柱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当修缮故居及周边相关历史文化建筑,充分宣传林一柱为官期间务实为民的廉名佳话,并努力将其打造为廉政文化教育的平台。

本文内容由作者:吕瑞哲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