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记」

海沧地名考:或早于元代便已存在


海沧,作为厦门西一大重镇,其地名由来与保生大帝祖庙名联“自有宋而元而明而清千载长留药石,由真人为侯为王为帝累朝频赐褒封”颇有异曲同工之效,“由社而村而镇而区历世弄海成仓”。因此,探寻海沧地名的由来,只需从海沧社的历代演变便可找到答案。

按目前广泛流传的说法,多认为海沧之名源自海口镇和沧江的首字组合,海口镇系宋代设于海沧社、专收海贸商税的官办机构,沧江则是发源自文圃山脉、可通舟楫、经海沧社入海的溪流。此说符合中国地名的命名传统,然,在笔者心中却一直觉得少了闽南沿海风格的地名由来,可能还存在未被挖掘的奥妙,故再深究一二,探个可能的不一样。

一、海沧的“入世”

作为“社”名的海沧,正式成为一大区域统称的历史并不算长。海沧区,系于2003年由杏林区更名而来,至今不过20年。在此之前,海沧成为一乡、一镇的代表仅可追溯至民国末年,时驻地在海沧社的海澄县四区易名为海沧区,其所辖乡镇渐由沧江镇、新霞乡、金钟乡缩编为海沧乡、金钟乡。至1946年以后,海沧作为鼎美以东、以南片区的代称才真正稳固而得以延续,在这之前,海内外的人们,更偏向于将这块区域称作“三都”或者“海澄县三都”。如果仅根据以上变革和传统,便认为“海沧”之名、之实不过尔尔,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论三都地区有史以来的行政、文化、军事中心,海沧社独占鳌头不遑多让,甚至和闽南沿海的明星地区,如月港、安海、梅岭等不分上下。

既然“出世”众人皆知,笔者且以倒叙的方式,追踪海沧社从海澄县建县以前“入世”的些许履历,还原其早期被遗忘了的名与实。

隆庆初年,九龙江口在经历了嘉靖倭乱及通番海贸的阵痛之后,已然跃居为明朝经营海洋的主要对外口岸。当时,福建巡抚涂泽民为追剿曾一本,曾亲赴漳州坐镇,并将船队安置在九龙江口南、北岸的月港和海沧。在其《与李总兵书》、《咨总督军门》中,就曾两次提到了闽粤战舰停靠港澳的安排,“闽船泊于南岸月港,广船泊于北岸海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明朝福建的最高长官眼里,海沧是和月港具备同等地位的,只不过海沧属深水港,更适合船大且吃水深的广船停泊,仅此分工不同而已。

嘉靖年间,福建人在突破海禁从事通番业务方面早已闻名全国,当时的区域代表为“漳州属县,诏安有梅岭,龙溪有海沧、月港;泉州属县,晋江、南安连界有安海;福宁有桐山”等。为了遏制沿海通番的持续发酵,在最开始的嘉靖九年,巡海道移镇漳州,并于位置居中的海沧设立安边馆,以对以上沿海人民下海行为进行监视、镇压;之后的嘉靖二十七年,仿海沧安边馆形式,军方于南境的梅岭设“梅岭公馆”,亦名安边馆,主管漳南地区沿海事务;不久后的嘉靖三十年,又于月港建靖海馆,取代了安边馆成为漳北海上管理中心;最后在嘉靖四十二年,改靖海馆为海防馆,易通判为海防同知,此即后来海澄县的前身。

由此履历,早在嘉靖初年,海沧便已经是九龙江北岸举足轻重的要塞,是与月港不相伯仲的存在。只是至海澄县建治月港后,月港成为,之后海沧便成为广义上月港的组成之一,海沧也因此大隐隐于月港之下了。

二、海沧最早的记载

万历癸酉《漳州府志》关于海沧社的记载,包括了海沧桥头市、沧江桥、海沧渡、海沧墩台、海沧埭、海沧澳等六种设施,其所反映的是一处集生产、生活、防卫、商贸等为一体的综合区域枢纽场景,显然,嘉、隆年间的海沧已经是三都的中心了。往上溯至弘治《八闽通志》,以上六处则仅记有海沧埭岸和海沧烟墩两处,此外,在卷四十二公署中的“濠门巡检司”,则另记载其址“在县东一二三都,洪武初设于本都海仓洋,二十年徙于此”。此处不管是“海沧”还是“海仓”,其实质上都指代同一个位置,因为在明清以来不同的人、不同的记载中,常常将“沧”与“仓”混用,原因无外乎人们是根据海沧地名的发音选择用字,而非根据地名用字选定读音。

澄志中记载为海沧桥

由此,至少可以确定,海沧早在明朝之初便已存在,且地名由来与闽南读音有关。

曾经,笔者一度以为,海沧之名最早出自明洪武年间胡宗华的诗《舟至海沧感旧而作》,诗曰:“家君曾住此江边,回首风尘四十年。往事已经新宇宙,重游还记旧林泉。一声鹤唳辽东月,千载牛眠垄上烟。莫恠感时乡思浅,满山逃离怨啼鹃。”诗中讲到胡父柏寿曾在海沧居住过,按万历癸酉《漳州府志》载,胡柏寿于元元统元年由乡贡任南胜县令,胡宗华本人则先是隐居山林之间,后于洪武三年以明经荐辟为漳州训导,有贤名。

此诗出自崇祯《海澄县志》,其所作年代若以胡柏寿乡贡时住海沧计算,则是“风尘四十年”后的洪武六年,这可能是海沧之名的记载元年。

然而,结合《八闽通志》“洪武初设于本都海仓洋”的记录,海沧可能在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万历癸酉《漳州府志》卷一载,“至正二十六年,陈有定为行省参政,有据福建之志,以兵围漳州,罗良力战不支,死之,城遂陷”;卷四“元名宦传”又载,“(罗)良使三千人操弩矢,设伏于江东以待之…俄而,有定兵攻海沧,佯言欲夺海舟趁潮直下。千户长张石古等违良节制,悉兵赴之。大兵遂渡柳营江,良战于马岐山,败绩”。

以此条记载看,或许,早在元至正二十六年,海沧之名便已存在。

三、“海沧寨”考

为了印证元至正二十六年海沧已经存在的真实性,笔者又从其他记载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四库全书收录、原编于康熙初年的《明文海》关于“陈有定”的记载提到,“良使三千人伏江东待之,诫有警勿轻移,忽有定兵千人夜攻海仓寨,佯言夺海舟乘潮直下,警至,伏兵悉赴之,有定遂渡柳营江,士卒惊溃,良逆战败绩”;四库全书收录、明中期郎瑛所作《七修类稿》也写到,“友定以兵千余人攻海仓塞”。

三条记录参照,海沧之名的记录确实可提早至元代,而其所冠名的“寨”或“塞”则可能指向前文所说,原设于“海仓洋”的濠门巡检司,只是名字可能有所变化。

元末明初人苏平仲,在其文集中有一篇《许君墓志铭》,其中便有濠门巡检司的侧面记录,“子男一,份也,敦武校尉、台州仙居县丞;女一,漳州海沧廵检郑公训其婿”。又按青礁颜氏族谱载,颜氏十三世孙、今青礁村颜氏共祖颜嘉谟亦曾在明初任濠门巡检,结合前文所说“洪武初设于本都海仓洋,二十年徙于此”推断,在江夏侯入闽增改减移巡检司城时,将本位于海沧、名为“海沧巡检司”的巡检司迁移到了濠门附近,故更名为“濠门巡检司”。另查《福建通志·台湾府》所记,“濠门,在海口镇外,宋绍定三年置巡司,明洪武初设于海沧洋,二十一年移此,后迁县东北之嵩屿,今司裁”。

至此明矣,陈有定佯攻的“海沧寨”事实上就是濠门巡检司的前身“海沧巡检司”,其址在海沧洋,初置于南宋绍定三年。

既然溯源至绍定三年,那么,我们便可开启更大的视野,把更多的巧合一并展开描述。《备倭记》卷上载,“绍兴初,福州置荻芦、延祥二寨。泉州有水澳寨,乾道八年始置,后改名永宁,今为永宁卫…漳州之中栅寨则在龙溪中栅保,沿海寨则在漳浦南诏坞,今为诏安县,共宁海寨在海口镇外濠门,盖绍定二年漳守李勋请建也”。另澄志引淳祐漳志又载,“宁海寨,在海口镇之外,地名濠门,绍定三年郡守李公勋请建于左翼军,将官一员,部本戍七十人居之,造巨鳌、大鹏船以便警捕”。

如此,从时间、地点看,“宋绍定三年置巡司”指的便是宁海寨。

不管是元明时期的巡司还是宋代的寨,其在沿海的作用都是海上“警捕”,只是宋代的寨在地位上较之巡检司要重要的多,甚至与明代的卫、水寨相当。然而,从以上记录看,宁海寨的名称与海沧巡检司多有出入,显然,巡检司或寨以“海沧”为名,是宋代以后的事了,最大的可能是从元代开始。至于宁海寨所在的海口镇,其出现的年代则更早至北宋时期。按《元丰九域志》载,北宋时的龙溪县有三镇,海口即其一,其作用与泉州港有关,系漳泉交界、九龙江出海口一带陶瓷、丝绸等商品出口前的收税机构,与安平镇属同一性质。

四、海沧地名源头的一种推测

综合以上条列,我们可以将海沧社历史上存留过的地名做个简单的梳理,其演变大致如此:(北宋)海口镇→(南宋)宁海寨→(元代)海沧巡检司→(明洪武)海沧洋→(明成化)海沧埭岸→(明嘉靖)沧江桥→(明隆庆)海沧→(明万历)海沧桥头市→(清代至今)海沧。

由此,海沧地名之源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始于元代,至迟到元至正二十六年便已存在。

另如文首所说,海沧系由海口镇与沧江首字组合而成,海口镇毫无疑问,而沧江是否为溪流则存有疑虑。沧江以地名呈现,除民国时的沧江镇之外,也多见于各类碑记中,如民国十二年《重修玉真法院题捐碑》的“沧江李廷芳”,清道光二十三年《重修瑞青宫碑》的“沧江瑞青宮”,光绪十八年《重修瑞青宫碑》的“沧江之东头山麓,旧有瑞青宫”、“沧江董事诸衿耆仝立”,以及嘉靖年间林魁所作的《沧江重建黃公桥记》。李廷芳可能与李振殿、李春荣等人一样来自海沧社的李厝,瑞青宫位于大路头社,黄公桥位于海沧大街上,他们均属于海沧社的范围内,显然沧江指的就是海沧。

光绪十八年《重修瑞青宫碑》

清代碑记姑且不论,我们只需从《沧江重建黃公桥记》下手便可知晓其中联系。黃公桥的重建,系嘉靖朝于海沧设立安边馆以来,轮值的通判带来的惠政工程之一。当时汀州府别驾张元龙初到任,即向海沧父老问症,得到的回复最多的是重建“黄公桥”一事,于是在众父老乡亲出钱出力之下,黄公桥自“造宋嘉泰间,元至治重修”后,终于在两百年后得以恢复。在《沧江重建黃公桥记》的开头,即阐明桥的所在地及名称,“海沧,漳东一乡镇也,环以诸澚,居民可千余家。旧有石桥,名黄公桥”,至于建桥时间,亦侧面说到,“海沧自有馆以至于今,累六七政矣”。结合碑记的名称“沧江重建黃公桥记”,我们可以知晓张元龙所重建的桥仍是黄公桥,沧江实则其所在地“海沧”的别称,否则在碑文中就不应该体现海沧一词。然而,因桥建在溪流之上,又被冠以“沧江”之名,使得后来人便将沧江认为是溪流之名,而非海沧的别称,而黄公桥也渐渐被讹传为沧江桥。如《大清一统志》便将之描述为,“沧江桥,在海澄县东北海沧镇,宋建,名黄公桥,明嘉靖间重建改名。酾水为七道,两端有亭,本朝康熙三十六年修”。

说及“沧江”,我们确实不能单纯地将之定义为“江”或“溪”的名称,特别是在海沧一带,只要近水、近海地区,均乐于在地名中附上“江”的后缀,大有附庸风雅的味道。如三周环海的长屿社雅称“长江”,界漳泉海潮之间的排头称“排江”,新垵称“新江”,鳌冠称“鳌江”,鼎美、芸美、后柯、祥露等地合称“庄江”,青礁称“礁江”,涵沟称“鸿江”等等。海沧,不管基于何种目的,雅称“沧江”都是合乎情理的,以至于明代中期以后,以沧江为名的书院、桥、地名等开始批量涌现,这与海沧区所属各社的大环境和趋势是相符合的。

因此,笔者认为,海沧可能在元代以前就已经以社的形式存在。按闽南话同音地名的用字习惯,“沧”字也可以是仓、村、川、穿等,闽南语正字研究者温福来先生认为,“海穿”的本字可能更贴近事实。宋代时,海沧对岸的南溪流域还未淤积成陆,尚是一片汪洋,以至于整个九龙江口形似酒瓮,口小腹大,而海沧刚好处于瓮口上,故称为海口,其中从石囷蜿蜒而下的溪流像刀一样经海口镇穿流进入九龙江,故称“还穿”。此外,也有认为海口镇在设镇之前本就存在名为“海口”的聚落,与海口相邻的偏陆地一侧则因称海村,久而久之便演变成海仓、海沧。总之,虽然海沧的得名原因不详,但一定与海口镇有关,只是与沧江的关系可能存在相反的关系,是先有海沧才有沧江,而非先有沧江,才有海沧。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