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记」

漳泉界碑背后,青、白礁的疆域割据战


从厦门岛,经海沧大桥、马青路,一路向西,车行不过十几分钟时间,便来到了漳厦交界。甫入漳州,眼前豁然开朗,工厂、楼房林立,俨然一大市镇,这里便是号称龙海第一村的白礁村。与之相隔的,仍属厦门界内,却是袅袅炊烟、田亩交错的恬静乡村,名曰青礁村。截然不同的两个村子,除了导航里不断出现的跨界提醒外,大马路上清晰可辨的沥青颜色和规格不一的路沿石也在述说着这里的不一样。

东一号路白礁侧

然而,真正走进两个村子,他们的界线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若不是厦漳大桥从两个村的界线穿过,青、白礁恐怕是要傻傻分不清楚了。从大桥下新修的桥墩公园及运动场继续往西,过了“后松社”风水石后便是白礁界了。沿着连接两礁的村道步行大约一百米,两旁尽是九十年代以来新建的低层楼房,他们大概就是造成青白礁混成一体的“元凶”。只有继续向前过了东一号路,才能看到有些历史沉淀的红砖古厝,从这里开始,就是白礁传统聚落的一部分。从门牌号上看,这里是白礁村白礁社的东片,其实,他在以前是与白礁社并列的村子,俗称“黄娘前”,因同为王姓且民居相连,故而合并为一社,统称白礁。

厦漳大桥下后松社风水石

从东一号路一直向西延伸至白礁慈济祖宫,直线距离大约三四百米,皆是黄娘前的范围。黄娘前的标志性建筑慈虚宫,刚好处于青礁村颜氏家庙与白礁村王氏家庙的居中位置,青白礁千百年来的疆域拉锯,便是以他为中心。本文所要追溯的漳泉交界与青白礁疆域变迁,便是围绕着黄娘前展开的。

一、立在白礁村内的青礁界碑

有社便有庙,有庙便有社魂。黄娘前的社庙为慈虚宫,就在村道的边上,距离白礁慈济宫也不过两三百米。慈虚宫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其门口却有四方颇有分量的碑刻。其中一方为大明万历二十五年的《察院禁约碑》,说的是福建监察御史在巡查漳泉、同安与海澄交界时,发现界上的白礁一带,每逢正月初五盛行掷石游戏,常常酿成人命、血伤事故,因此立碑禁止。另外三方为漳泉、同澄界碑,字迹最完整的为光绪元年同安吴县令、海澄华县令合立的“同安、海澄县交界碑”,其碑额写有“青礁社”;该碑西侧并列立着一方更小的界碑,除了同样有“青礁社”、“同安、海澄县合立”字样外,并未留下更多的信息;二碑之后,紧紧靠着一方更为古老的界碑,我们只能从侥幸透出的一角依稀可辨“洪武”二字,其他均无从窥见,不过大概也能猜出一二,“同安、龙溪县合立”想必是会有的。

漳泉界碑

从这四方碑刻的现状看,界碑原地保存的时间应是较长的,而《察院禁约碑》则是新近重立的,因为十年来的多次踩点,笔者也见证了该碑从无到有的过程。不管怎样,我们也可以推断,界碑所在的黄娘前,至少在清光绪以前便已经是青白礁的社界,乃至同安、海澄,漳州与泉州的县界、府界了。

十年前沦为洗衣石的察院禁约碑

重新立起来的察院禁约碑

二、青礁的“红王”与白礁的“乌王”

青礁村内,除了作为漳属保生大帝信仰祖地的慈济东宫外,尚有一处供奉保生大帝的社庙“清津宫”,该庙俗称“六社庵”,按耆老及碑文所记,该庙乃青礁村内六个异姓社的境主庙,除了颜氏外,还有林、王、陈、黄、曾等姓,其对应的社名为林厝、黄娘前、陈村、黄厝、曾巷。然而,除了黄娘前,其他四社似乎早已湮没在历史浮云之中,只是我们还可以在片段典籍中依稀还原其面貌,如嘉庆二十一年白礁《祖宫重修捐题缘碑》中还可见到人数不少的青礁林氏捐缘记录;北宋仁宗朝国师大觉禅师俗姓陈,为青礁人;与保生大帝戏谑谁能获得东宫基地的黄驭山,可能是黄厝或黄娘前人。

清津宫

结合界碑的资料,黄娘前至少从明洪武年开始,便是青礁村的一部分,一直到清末民国的某个时期,青白礁的大械斗后才奠定了今天青白礁的疆域格局。只是,令人困惑的是,黄娘前自明代以来,便是王氏的聚居地,怎么就处于青礁村的范围内呢?其中原因,见第三节分解,此处姑且罗列证据。

在嘉庆二十一年《白礁祖宫重修捐题姓氏缘银碑》的前半部分,便有一条“青礁王江水捐银四十员”的记录,这里的青礁王氏便来自黄娘前。另在文圃山山腰福德庙侧的白礁王氏祖墓内,躺着一块不知从何处迁移过来的王氏墓碑,上面赫然写到,“青礁 十世祖考义成王公,妣懿淑李氏墓”,尽管墓碑落款时间是乾隆乙酉年(1765年),但其生活的年代可能要提早至明代,基本上也可以确定墓主人来自黄娘前。此外,最具信服力的,还得回到黄娘前的社庙“慈虚宫”,从慈虚宫镶嵌在两侧墙上、立于咸丰辛酉年(1861年)的《重修榕樘庙宇捐银碑》可知,黄娘前又称“榕樘”,以王氏为主要居民,在碑刻的起始部分,便已透露出颜、王两姓深厚的情谊,如缘首写着“王光□、颜光□兄弟捐银壹佰二十员”,紧接着为“南郊广万兴泰公司颜、王(各两人)捐银四十员”,而在董事人员中未见颜姓,可见捐资的巨头颜姓并非黄娘前人,而其必然是青礁颜氏的成员。

重修榕樘庙宇捐银碑

如此亲密无间的颜、王情谊,也难怪,每当青白礁颜、王两姓大动干戈时,黄娘前王氏总会站在颜氏一边,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红王”和“乌王”的区别:对青礁来说,与自己友好的黄娘前为“红王”,反之,白礁则为“乌王”。

三、一路向东的铁规律

文圃山下的漳泉交界处,但凡上了规模的宗族,似乎都有一个铁定的迁移规律,那就是一路向东。如青礁颜氏,其发迹处位于青礁过田、后松一带,后扩散至院前、大路、埭仔、鸿江,到了近世又延伸至鸿江以东的龙庙;潘厝潘氏,除了现在看到的保生路口聚居点外,其在靠近文圃山脚的苏店社也有分布,甚至沿着文圃山主峰与岐山之间的山谷延伸至已属于海沧地界的古楼村楼仔内,只是这个社没能熬过近世的天灾人祸,不复存在了;新垵邱氏,发迹地在山边洪,随后向东迁徙至海沧的郑墩村盐墩社,继而形成了新垵社,并向东扩展至林东社。

青礁社村道

白礁王氏,自然也躲不过这条规律,其发迹地在王氏家庙附近,逐渐向四周的关帝庙、王爷窝等扩散,唯以向东推进的距离最远,先是到达慈济宫所在的宫仔边,继而又到达青礁村属的黄娘前,其中最先成为青礁人的王氏,至迟为第十世。按白礁王氏开基祖到达白礁的时间为元末明初,与海沧东屿柯氏、李氏相当,其十世估约在明万历年以后,也就是说,在漳州月港最繁荣的时候,白礁王氏已经入住青礁了,这也符合人口向资源丰富地区迁徙的自然规律。

白礁社村道

如今,颜王两姓终于各归各位,彼此之间也不再有刀光剑影,总算能够和平相处了。只是,以前因界线所产生的分歧,在今天,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更多的问题。青礁今属厦门,旧属漳州,白礁今属漳州,旧属泉州,二者从名存史籍至今,同属一州的时间仅仅一年:1957年,白礁由泉州同安划属漳州龙溪县,与时属漳州海澄县的青礁“温存”不久,至1958年,青礁即被划入厦门郊区,从此再次分属两地。青、白礁归属的转换,并不只是两个村子单纯的名牌调换,它所割裂的文脉,多到数都数不过来,随着这块区域历史的不断浮现,未来我们要面对的释疑将会越来越多,是好是坏拭目以待。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