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记」

1966年卫星图下的海沧:海沧街道篇:9村48社


历史上,针对海沧专门编制的地图少之又少,幸好邻居中有个广接四海客的厦门城,让海沧的名字不至于太过稀罕,只是能真实反映当地实况的照片就没那么幸运了。然而,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利用其高科技偷偷地记录着中国沿海的点滴,却为我们开了另一扇窗。其中已解密并公布的六十年代中期的锁眼卫星地图,大概是目前能找到的,海沧地区最早的实景照片了。

六十年过去了,海沧不仅经历了区划的变动,而且彻头彻尾换了形貌,那些曾经存在的村社,如今成什么样了?让我们以1960s与2010s卫星图对照的方式,一起回味一个甲子下的海沧村社,沧海桑田的魔力吧。

本篇内容:海沧街道,计九个村四十八社。

一、古楼农场

▲古楼农场古楼社、上瑶社,尚存

古楼社,位于文圃山、岐山、网山包围之处,是海沧南部地地道道的山区。前不久,青礁人在其山中找到了颜氏九世祖颜希哲的墓葬,可见其山之深、底蕴之足。在宋代以前,古楼全境,尚属于青礁范围,当时除颜氏之外,尚有陈、苏、杨、郑等姓居住于此。其中杨姓便定居在上瑶社,如今垂垂老矣、即将彻底倒塌的杨氏家庙便是其祖宅之地。上瑶杨氏父子进士中的杨志,是文圃山儒、道、释三教通吃的大家,曾修有三贤堂纪念谢、洪、石三位隐士,写有现存最早的慈济宫碑,同时也是龙池岩的檀越主。而其所作的《鼓楼怀古》中,“兴废何年事,无由问老成。代为兜率地,留得古楼名”,写的可是古楼社最原始的样子,我们已难得知。想必,古楼和上瑶这块地方,诚如其有楼、有窑那般,决然不是等闲之辈。

二、海沧农场

▲海沧农场坪珵社,拆迁

坪珵社,雅称鹏程,可能与历史上某个时期曾存在的“埕”或平地有关。农场附近早先是何氏的聚居地,他们何时来自何地,似乎很难考证了,但从龙志和澄志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何氏科举人物的影子,其年代之早不逊于青礁颜氏,这也可以理解为何他们可以占据海沧最平坦、最至中的位置。从地图上看,坪珵在近60年的变化并不大,即使后期有不少外姓入住,仍然扩张乏力,这与南洋发现大量鹏程何氏的痕迹有关,或许在60年代,坪珵已经是人少屋多的景象了。

▲海沧农场田厝堀社,尚存

田厝堀社,或写成田厝窟,旧时分顶窟、中窟、下窟等处。田厝堀本身不大,其社域基本上是依托原有几座大厝发展而来,如今这几座大厝仍是本社的活动中心。但从早期地图看,田厝堀曾经拥有一定规模,甚至在50年代的地图中也出现过洪厝尾的地名,只能说这里变迁过于频繁,已经难以追溯本源了。不过,这里还有一项值得一提的往事,那便是与其背靠的苏岭相关的苏姓。青礁苏姓的始居地可能在田厝堀范围,在改革开放不久,苏氏祖墓才从这里迁往大观山,而苏岭之名便是源自山下的苏氏,至今田厝堀内还有不少芦山苏氏居住着。

▲海沧农场何山兜社,尚存

何山兜社,亦见写成河山兜、禾山兜,“何”字的不同源于不同时期不同人对闽南话“何”的理解,从本源看,因何姓所居,应名为何山兜可能更为合适。海沧农场选择于此,或许也说明何山兜居民所剩无几,其寥寥两三处房屋能发展成如今一社,已然不易,再过不久也将迎来拆迁。何山兜在明嘉靖抗倭期间,实力相当雄厚,曾自筹资金建有土堡自卫,想必到了明清之际还有相当规模,只是不知何时竟败落如此。

▲海沧农场洪坑社,拆迁

洪坑社,海沧农场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也是拆迁最早的社,只是拆迁后的土地很长时间内处于荒废状态,这可能与当年反对PX项目入驻有关。但,即使没有这出演绎,以他地处腾龙芳烃和翔鹭石化包围圈的尴尬位置,日子也不见得会好过。洪坑社在百年前,应是水陆要道,从苏岭、大岩山发源的溪流在此汇入赤石港,包山包海的底气,给了洪坑不小的名气,如云塔寺在海沧常以洪坑岩称之,便是其一。

三、温厝村

▲温厝村温厝社、廖坑社,拆迁中

温厝社,又称龙塘,元末温氏入住后改为今名。温厝社地方不大,可利用的土地基本被房屋覆盖,甚至已经同廖坑社连成一片,故而在海禁时期,仅靠些许薄田的温厝人生活相当不富裕。如今,海沧开发,对于温厝社各姓来说,或许不是坏事,如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从安溪迁入温厝的程姓,在保护慈济北宫和带领村民开发集体资产方面便做了不少贡献。温厝人大部分已经拆迁,被安置在兴港花园和临港新城,原驻温厝社的温厝两委也相应搬迁至兴港办公。

▲温厝村赤石社,拆迁中

赤石社,雅称凤山,是海沧出了名的鱼米之乡。赤石所在的赤石港,港阔水浅,鱼鲜甚是美味,单单靠着自然的恩赐,就足够生存了。更何况,其社口尚有条件颇佳的码头,周遭各社乘船出海大多在此集散。基于地利,赤石人很早便下南洋从商,为温氏一族中最显者,其中位于赤石与马埭头之间、跨越赤石港的乌石碑桥就有华侨资本的支持。如今,赤石社已基本拆迁,安置于兴港花园。

▲温厝村宁坑社,拆迁中

宁坑社,雅称龙津,温厝村“龙”字辈之一,林姓为主。宁坑本也是沿海社之一,六十年代以后的填海让宁坑彻底成为陆地社,其新增的土地没能享用几年,又成为出口加工区的工业用地。宁坑目前已基本拆迁,集中安置于兴港花园。在宁坑、马垄、长园之间的小山上有慈济四宫一院之一的慈济北宫,其原址本位于已消失的徐坑之北,1994年温厝村各社集资重建,原本散落于宁坑、马垄的石构建、碑记被集中安置,如今北宫已形成相当规模,只可惜新建筑为水泥结构,失去了古典美,但至少见证了温厝村属六社庵的兴衰更替。

▲温厝村马垄社,拆迁中

马垄社,一说是建在马山山垄上而得名,另说是源自马姓始居地,随着马垄拆迁,其中原因更是难寻了。据说,在早时,马垄刘氏人口众多,是温厝村一带最为强大的宗族,后来不知何故,渐渐势衰,此说法可能与马垄在明代出了一位武进士刘宗魁有关,被后人添油加醋了。与宁坑有龙津宫,宁店有龙山宫相似,马垄的社庙称“龙兴庵”,按此推断,马垄如果也是“龙”字辈成员之一,应该称“龙兴”。从六十年代的地图看,马垄周遭还有零星的树木分布,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居住地的遗存,否则到了农业复兴时代,早被开辟成农田了。

▲温厝村宁店社,拆迁中

宁店社,雅称龙潜,温厝村“龙”字辈之一。宁店社也是因PX项目拆迁的,村民被安置于兴港花园,社址现在成了集成电路的建设地。宁店社的龙山宫算是温厝村保留较好的庵,一些碑记和绘画皆有看点,特别是那方记载荷兰国与清朝照会要求惩办“丐帮”的示禁碑最有意思。宁店人小半在海沧,大半在南洋,特别是印尼,早在清末,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便已入籍荷兰,有的已经是欧洲人的面孔,有的完全丢失了宁店的印迹。

▲温厝村长园社、萧坑社、草仔尾社(锦里村属),拆迁

长园社、萧坑社、草仔尾社,皆因明达玻璃的建设而全社拆迁,其中长园、萧坑安置于兴港花园,草仔尾因属锦里村而被规划至锦里北侧重建新村。三社原本相距不远,又紧靠漳厦公路,各方面资源均较为均衡,但因社小人寡,在清后期无法形成抱团取暖效应则很难能扩大发展,最终成了开发建设最早消失的群体。长园社为多姓混居,尚处于聚落的萌芽阶段,其中李姓归属于李厝社,因社小人少,便并入了长园;萧坑社,雅称珠山,为萧姓聚落,社内有珠山宫、佛祖庵等,由此可见旧时便有一定的规模,以上二社均是慈济北宫重修主体的六社一员。

▲温厝村石仓社,拆迁

石仓社,李姓聚居地,从名字上看,他已经与温厝其他社相差较远了。这里与石甲头共享一座石仓岭,土壤中也多了顽石,耕作更加困难,好在背山靠海,条件还算不错。早在清末民国时期,海沧嵩屿新式商埠计划中,石仓便是重点开发的地区,到如今,他也成了加工区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工业开发,首选平地,能填海造地则不会轻易动拆村社和山头,而温厝村内小社遍布,开发成本不高,故而到了00年以后,这里普遍遭遇拆迁,这也是大势所趋。石仓遗留至今的古迹不多,李氏家庙及玉廪宫均毁于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石仓岭上的那场大战。

▲温厝村山后社,尚存

山后社,过去也称大观后,以其背靠大观山得名。山后为青礁苏氏守祖地,苏氏在山后人口不算多,但位于龙海的虎渡,及东孚的贞岱却是人丁兴旺,因这层关系,山后足以做大做实漳州青礁苏氏祖地这面大旗。山后,除了腹地不大之外,其半山半海的地貌对于保全一方安宁、世代更替繁衍已是足够的,想必这也是苏氏早来海沧定居的好处。如今,山后暂没有拆迁的计划,结合厦成高速和大观山的优势,这里可以走条不寻常路。

四、渐美村

▲渐美村渐美社,尚存

渐美社,又名渐尾、暂尾。传说,渐尾因位于某条涧伸向海洋的尾巴而得名,从地图上看,此说颇有道理,渐尾是典型的沿海村落,房屋几乎与海相邻。早年,渐尾端午划龙舟颇为盛行,其龙舟池便是填海时的遗存,只是到了今天,连龙舟池都不复存在了,以至于人们再也回想不起渐尾与海的那些联系。渐尾起初是多个社的集合体,不知何时,尚有上洪、许厝、姚厝、钟厝等地名。从地图中,我们也可以稍许还原不同地名可能的痕迹,据说,明初江夏侯在此经营,挖了一条涧,破了当地的风水,使得渐尾崛起,而上洪等地就此淹没,故而,渐尾应该称涧尾或斩尾更为合适。

▲渐美村芦坑社,尚存

芦坑社,又名卢坑,蔡尖尾山余脉与赤石港之间呈长条形的谷地,曾为谢、卢、钟等姓共居地。可能是卢姓最早来此开发,故冠以姓氏为卢坑,随着谢氏壮大,卢坑渐渐为芦坑所取代。早先,芦坑范围颇广,据说曾与渐尾连成一片,明嘉靖时合称为卢渐尾社,在芦坑西南侧原有马埭头社,为马氏聚族地,后来可能遭遇瘟疫败社。至于卢渐尾社中间缺失的房屋,据说是被郑芝龙部下烧毁,加上辛丑播迁的持续影响才逐渐消失的。海澄县志有关于这段悲剧往事的记载,当时谢氏大厝多为损坏,仅有现在的谢氏家庙和谢宗泽祖宅侥幸留存。

五、锦里村

▲锦里村锦里社,尚存

锦里社,又称坂尾,以林氏进入海沧的始居地沙坂衍生得名。如果海沧有望族的话,锦里林氏必然是其一,林氏不管是舞文弄墨,还是为商为盗,都有不俗表现。观乎海沧各社,族大势强的社大多拥有背山靠海的自然优势,唯锦里社地处四战之地、毫无天险可言,竟然能在自完之外更显成功,实在难得。再看六十年代地图,其实锦里有天然的溪流环社而过,这大概就是护城河吧,或许这就是他致胜的依靠。

六、囷瑶村

▲囷瑶村石囷社,尚存

石囷社,亦名石岑,以社中一巨石得名,可能是早期闽南话的一种叫法。到了清末时,以石囷为界,将不同的社集中一起称为囷东、囷西,如毛穴广属囷西,雍厝属囷东,我们至少可以推断那时的石囷应该是一处不可忽视的大社。事实上,在更早以前,石囷便已是地标式的存在,如石囷山便是很多社和寺庙的坐标,而飞天大圣所在的玉真法院也是石囷人捐地所建。

▲囷瑶村雍厝社,拆迁

雍厝社,因临港新城及海新路建设而拆迁。雍姓本是小姓,即使到了今天,也没剩下几户人家,在海沧的存在感确实有限,加之宗庙和庵庙的不存,人们要找寻雍厝的印迹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有关雍姓的信息,主要来自玉真法院,那里的碑记还有不少雍姓,此外,在南洋也可以找到比海沧更多的信息。

▲囷瑶村大埕社、后山尾社,拆迁

后山尾社,又称华山尾、华山,因山得名。因是小山头,在农业时代早就开垦成耕地,海拔较高者为旱田,沿着村社分布者一般为水田,那时尽管山上草木不多,但生态尚好,村社周边还存在大大小小的溪流可供灌溉,故而60年代的海沧,满眼都是方方正正的田野,山的面貌大多不存。而与后山尾几步之遥的大埕社,却有一处山林,不知用处如何。大埕社,据说是社中有大石平坦如埕,故名,想必与坪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大埕已全数拆迁,并就地改建为大埕公园,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园的配套,规划者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竟然把特地保留的何氏家庙圈在园外,如此做法,不如拆了罢。另外,在后山尾尚有一处简陋的慈济南宫,虽为四宫一院之一,但南宫的运气却不如其他四座,少了大社的支持,南宫何时能恢复旧观就不好说了。

▲囷瑶村毛穴广社,尚存

毛穴广社,名如其形,地图中尚清晰可辨的聚落形状,像极了两只前伸的大鳌,故社以闽南话的毛蟹鳌为名。毛穴广早期的大厝多在左鳌,右鳌整齐的树木可能是某些人工构造的遗存,或屋舍,或墓地。毛穴广虽说占地面积不小,但早期也没有几处房屋,整个社,比想象中要小的多。这里最具话题的当属五娘楼和林推迁,前者是突破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写照,后者是海外坚持反清复明讲究忠义的洪门领袖。

▲囷瑶村山仰社、北市社、西宁坑社,尚存

山仰社,又称山仔,以其社建在小山之上得名。山仰因靠近海沧,商业氛围尚浓,早时在其附近形成墟市,故而有北市之设,而北市的北部为山仰陈氏所居,其南部则是锦里林氏。故社虽以北市为名,但实则有锦里与山仰之别,二者大致以清津宫为界,若非姓氏之别,山仰和北市其实可很自然地并为一社,如加上西宁坑一起,也是一个庞然大物。由此可见,旧时的村社多以宗族关系为纽带,若非利益相关,不同姓氏很难能协同发展,换个角度说,在弱化宗族关系后,或需以信仰为纽带重新组合,否则有自主管理权的基层社区很难维持基本的公序良俗。

▲囷瑶村大埭社,尚存

大埭社,也称大地,相对于囷瑶各社,大埭更靠近海沧村。从大埭的名字,及其周遭横纵不一的溪流,我们可以推断这里早时应是可通往圭海的港湾,后来被围以埭岸而成了耕田,这才有了大埭的出现。

七、海沧村

▲海沧村海沧街,尚存

海沧街,实际上就是两横一纵三条街,他们以沧江桥为中心构成了海沧中枢的全部。街中原有巴萨,是清末以来形成的墟市,沿街店面和房屋也多是那个时期的产物,至于更早一些的遗存,较难找到。到了后期,因行政、商业、工业等需要新建的建筑则分布于东、北侧的新街和路头社,也就是慢慢远离了沧江。如此看来,海沧街地盘也不算大,满足日常墟市需求的最小水平。如今,海沧东扩的机会已经不大,因一些石窟的存在,海沧会不断向莲花洲和山仰方向发展。

▲海沧村柯井社、莲塘社、后垵社、龙庙社、洪厝社,尚存

除了海沧街之外,海沧的社主要集中在沧江西岸,大致呈C字形,南部由西往东依次为后垵、龙庙,北部为莲塘、柯井,然后于洪厝闭环。这些社规模都不算大,姓氏也足够复杂,这满足海沧村作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特点。而各社中的姓氏,除柯井张姓外,其他社的姓氏也多来自海沧各社,如青礁颜、芦塘陈、贞庵江、新垵邱等。后垵由上垵、下垵组成,位于西头山之下,因地形得名;龙庙则源自社内的龙王庙;洪厝和柯井,均源自早期居民洪姓和柯姓,其中柯姓在复界时未迁回而仅剩张姓。

八、后井村

▲后井村衙里社,尚存

衙里社,后井四社周的发源地。据说得名自此处的某个衙门,或巡海道署,或金沙公馆,或安边馆,不得而知了。此地原名沙坂,周氏在此发迹后,将之雅称为金沙,社中主庙也称为金沙宫,是整个后井村保生大帝的祖庙。后来周氏人口暴增,分成旗鼓相当的四个社,人称四社周,而各社的社名即来自其早期的角落名字,简单粗暴。周起元故居及周氏家庙均位于衙里,衙里也因靠近海沧,一直以来都是海沧主流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后井村后井社,尚存

后井社,今后井村的两委驻地。后井社靠海,水资源相当匮乏,据说近海处所挖井水皆咸涩难以入口,唯有靠山的水井甘甜怡口,故名后井,公社化时期,后井社的农业用水为从江东修渠长途疏导而来的江水。因耕地的不足,后井人多从事渔业,社中的天后宫也是全村妈祖信仰的中心。随着海沧码头的修建,后井人才脱离海洋事业,转为种菜或经商或打工,而早年拆迁的欧垄社被安置在后井社东侧重建新村,从而使得后井社范围扩大。

▲后井村内坑社、埭岸头,尚存;欧垄社,异地重建

内坑社,四社周中人口最多的社,视野也最开阔。其南侧海岸有埭岸头社,东侧海湾深处有涵头社,公路从其社北穿过,从各方面考量,这里都是后井村的中心。如社中祀奉天上三公子的天灵宫,便是周遭欧垄、埭岸头、涵头三社共同信仰的神灵。如今海沧的开发,内坑社虽还未受到太大影响,但因四维已失去拓展之地,这里成了海沧码头中尚存的缺口,拆迁估计不会太晚。

▲后井村石甲头社、涵头社,拆迁

石甲头社,四社周中唯一深入内陆的一个。石甲头所在的山头石仓岭,是嵩屿出入海沧及其腹地的要道,守住这里便可支配整个嵩屿。故而在解放厦门之前,石甲头和石仓之间曾发生过规模不小的战斗,拿下这里后,解放军便可从嵩屿顺流而下攻取厦门。石甲头因加工区及码头建设需要已全社拆迁,集中安置于京口岩小区,甚至连庵庙都在那里重建。

九、青礁村

▲青礁村院前社,尚存

院前社,因地处云峤院或法院之前而得名,也有说是颜师鲁曾在此建有书院。院前社所在的青礁,其实是一个大的概念,尽管青礁社的范围从宋代至今一直在缩小,但就算是现在的青礁,我们也很难找到他的具体指代。广义上讲,青礁指代青礁村,狭义上的青礁则专指后松、埭仔、大路等连成一片的社,从狭义的角度,我们再来分析院前社,会有比较清晰的代入感。青礁社和院前社都是颜氏聚居地,二者的地位理论上是平等的,他们的共祖为颜慥,颜慥祖庙位于青礁村过田社,院前祖为二世的维约,青礁祖为维博。然而青礁社内不同角落的共祖却没那么早,仅为十三世的嘉谟,故而在谈到颜氏科举的风光人物时,他们大都和院前无关。而从院前六十年代的地图看,他是有些本钱的,特别是清末以来的古厝,以颜氏看,其精品多在院前,这也是院前能成为农村振兴范本的基础。

▲青礁村芦塘社、过田社,尚存

芦塘社,最大的亮点在于成片上规模的古厝,继院前之后,青礁村发展农村旅游和文化振兴的又一基地,只是这次的主角由颜姓变成陈姓。芦塘陈姓与海沧莲花洲陈姓是同一支,其建筑风格虽相近,但风格却截然不同,值得推广。至于芦塘,其名尚有侯塘、侯堂、炉塘等多种版本,其源头在于南宋末年小皇帝到此避难的故事,如此,其真名或许为侯堂,即等候召见的地方。与芦塘一步之遥的为官宅,为青礁原住姓氏之一郑氏的原居地,因郑氏官宅大厝而得名,如今二社已基本合二为一,居民也多为颜氏。至于偏居西北侧的过田社,因与其他社隔以大片田地而得名,这里是青礁颜氏的发祥地,青礁村颜氏祖墓,乃至整个漳州颜氏的祖庙开漳堂均在此处,甚至也有传说开台王的祖宅也位于这里,故而这里新修了一处开台王公园以为纪念。

▲青礁村青礁社,尚存

青礁社,颜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青礁面积太大,可再细分成三部分,与白礁相邻的后松,与九龙江毗邻的埭仔,通往芦塘方向、位置居中的大路。后松,为青礁社的桥头堡,万应庙、六社庵等位于此处,这里曾经也是青礁六姓的居中位置,只是后期其他姓氏相继没落,仅剩颜姓一家独大。埭仔,顾名思义,一定和埭岸隔离陆海有关,或许这里就是早期绿石渡的所在地,青礁社内上规模的古厝也多在这里。大路,也可以说是青礁社通往外界的干道,居民沿着道路分布慢慢成型,也是青礁的核心所在,如崇恩堂,后期也是青礁扩建的主要地。从青礁整体布局看,溪流穿社而过,田园风光应是有保证的,如果在此发展乡村旅游,也是相当惬意。

▲青礁村鸿江社,尚存

鸿江社,又名涵沟,青礁村通往海沧的必经之路。鸿江以南,最早仍是一片汪洋或滩涂,随着颜氏的千百年经营,这里倒是成了良田聚集地,整个青礁村,估计鸿江社耕地最多,至今全社仍有相当可观的田地可供耕种或建设大棚,这里同石囷、钟山一起堪称海沧的三大菜篮子基地。


参考资料:

厦门市民政局编《厦门市地名志》

黄达绥、吴光辉主编《风土海沧民俗调查丛书》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