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记」
1966年卫星图下的海沧:嵩屿街道篇:5村21社
历史上,针对海沧专门编制的地图少之又少,幸好邻居中有个广接四海客的厦门城,让海沧的名字不至于太过稀罕,只是能真实反映当地实况的照片就没那么幸运了。然而,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人利用其高科技偷偷地记录着中国沿海的点滴,却为我们开了另一扇窗。其中已解密并公布的六十年代中期的锁眼卫星地图,大概是目前能找到的,海沧地区最早的实景照片了。
六十年过去了,海沧不仅经历了区划的变动,而且彻头彻尾换了形貌,那些曾经存在的村社,如今成什么样了?让我们以1960s与2010s卫星图对照的方式,一起回味一个甲子下的海沧村社,沧海桑田的魔力吧。
嵩屿街道,计五个村二十一社。
一、钟山村
▲钟山村钟山社,尚存
钟山社,西北-东南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主干道仍清晰可见。社中原有溪流自蔡尖尾山、乌窟水库穿社而过,终于水美宫附近入海,九十年代改为地下布管并修成了今日的水泥道路。缺少了溪流的阻隔,也使得房屋由溪东(后埔)向溪西(过坑)扩展。原位于溪东,分布较为集中的古厝群已被楼房取代,且近半处于拆迁进程中。甚者,钟林路的修建使得钟山社一分为二,其东南部仅存水美宫,而水美宫西侧两座颇具规模的古厝是钟山社最早消失的。整体看来,钟山社没有明显扩张,这在同期的海沧各社中,相当少见。
铁赤后社早在清末-民国时期便已败落,其中原因无人知晓,可能是瘟疫或战乱。解放初至海沧开发,该社尚存有大厝数座,为钟山蔡氏托管。起初,铁赤后为边防军驻地,待边防军移驻厦门后,改为蘑菇房,最后在海沧开发时被推倒,建成了原大海洋酒店,即今海翔社区办公地。铁赤后原有水陆北宫供奉许真君,民国初庙宇倒塌,神像被迁移至钟山福仁宫,前些年,水陆北宫被异地重建,这大概是铁赤后仅存的一点念想。
二、石塘村
石塘社,原为楼山北面以谢氏家庙、龙华堂为中心呈S型的聚落,后来大量批建宅基地,社域面积急剧膨胀以至把整个山间盆地占满了。九十年代初,埭头社整体搬迁至石塘社西侧重建新村,至此,整个楼山便成了石塘的村中山。海沧大桥和沧虹路的修建,更加快了石塘社的扩张,而该二路也最终成了天然的社界。
埭头社,顾名思义,本是临海的盐碱地,经数百年的经营,至六十年代已然是山海间沃壤。九十年代海沧开发,埭头社与钟山社之间约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辟为生活区,埭头社全社因此搬迁至石塘社重建。其原址位于延奎小学附近,操场外墙街中古榕便是埭头社难得的幸存者。
楼山社,也写作刘山社,因社北的楼山得名。楼山幅员窄小,土地基本来自东侧、南侧的海坪,特别是与东屿之间的大陆桥,从元代至今,渐成陆地、耕田。随着石塘谢氏的东渐,楼山社在改革开放后与石塘社连成一体。楼山之上的灵惠庙,旧称楼山庙,是附近闻名的六社庵,是石塘、东屿、钟山等三村多社的信仰中心。
东坑社,谢氏聚落,虽与石塘谢氏同宗,但东坑与石塘之间却不相连,在更早时候,二社之间还隔有不小的港湾,后来建以埭岸成就了良田,若不是滨湖路的出现,想必不需多久,石塘便可通过排头新村与之连成一片。如今,东坑社已全社拆迁,其房屋用地分别被双十学校和东坑安置房占据,庆幸的是,东坑属原址回迁,也算难得。
水头社,位于大坪山、牛头山过海山势的自然延伸处,背山靠海,与火烧屿仅一水之隔。因山脉的存在,这里的地质条件相当稳定,故而海沧大桥建设时,选择从此过海。水头村近海的条件,反而早早就整社拆迁,就近于西北侧山腰重建新村,尽管如此,新村又到了再次拆迁的关口。
排头社,距离厦门最近的社,没有之一。因其地处于岬角险要位置,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能存活到六十年代已是奇迹。到了开发年代,也因其水深条件,全社沿海土地全部辟为造船厂用地,社民搬至东坑重建新村。可以说,排头已经没了过去丁点痕迹了。
三、东屿村
东屿村,以单一自然村为组成的行政村。名为一个社,但从六十年代卫星地图看,东屿仍有清晰的顶社和下社界限,纵然社有上下之分,但历史上却无二社之别,其中缘由得从东屿的地形说起。从轮廓上,我们可以推断东屿在某个时期曾经为“屿”的事实,他的陆地化或许是东屿人在生存压力下的反应。从六十年代东屿居民区域看,东屿三面环海,能耕作的土地实在少得可怜,若非解放后大量填海造田,东屿的生计一定非常困难,这也使得东屿土地上的各姓居民,不得不团结一气共谋发展。而随着东屿到钟山、楼山、渐美之间海域的耕地化、鱼池化,东屿不再吝啬于方寸土地,他们宅基地的扩充速度和量,较之钟山有天壤之别,这才形成了今日的庞然大物。然,东屿却走到了历史尽头,再过不久,将片瓦不存了。
四、鳌冠村
鳌冠社,是嵩屿街道各村、社中城市化影响最小的一个,至今仍保留有数处原始海岸。包括已消失的英厝、郭厝、下尾等社在内,整个鳌冠村在蔡尖尾山、大坪山的包围下,俨然一独立王国。鳌冠社地处两溪之间,枕山靠海,生活条件优越,但不知何缘故,在鳌冠社东、南侧的山尾、山头等社却早已败落,其居民有的出洋,有的可能搬入鳌冠社内,以至于鳌冠在后来成了巨无霸,其宅基地不断向山侧延伸,以致将小山头融入社内。而与庙兜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的溪田,如今却早已屋舍相连,分不出彼此了。
早在海沧开发之初,社境扁小、独处一隅的英厝、郭厝和下尾便被外商盯上,以其所辖之境改造为东方高尔夫球场,而三社居民则被统一安排至下尾南侧之地合建新村。或许是因为时间太早,有关这三社的往事便被淹没了。后来在三社原有靠山土地上开发建成的别墅群,却因山水之佳而成了海沧房产的高地,尽管那里还是漆黑一片。
蔡岭,之所以独自列出,完全是因为那座屹然不倒的古大厝。六十年过去了,蔡岭的变化可谓极大,但却没有改变其原有宅基地的原貌,实在难得。但或许,独门独户独自生活太过艰辛,以至于居民们放弃了这里,融入了鳌冠社中,仅留一处念想静待未来。
五、贞庵村
贞庵村所处位置正当风口,只要世事有变,这里第一个遭罪。看到贞庵社这般繁荣景象,不得不惊叹其生命力的强大。社虽够大,但从其稀稀朗朗的分布看,或许他是由众多小社拼凑而成,逐渐连成一片。贞庵社的强大,也因为其占据了钱屿至大观山之间最优良的海湾,从而在海洋贸易方面占得先机和持续优势。只是,这片海湾在后来也逃不出填海构建码头的命运,自此,贞庵变成了完全的陆地社,优势也慢慢丢失,最后当是逃不过拆迁的命运。
岭上社和寨前社所在的山岭,曾经是濠门巡检司所在地,在战争年代二社担惊受怕是常态,即使后来少了外寇,多了漳厦铁路、公路的加持,但仍免不了列强和日本的骚扰。直到解放后,终于可以安心发展了,依托于建港路,日子过的还不错。从民国至今,受限于码头建设用地需要,两社可以供发展的腹地十分有限,所以当地居民的骨子里便带有海的性格,敢闯敢干。
嵩屿社,名为屿,看着又不像屿,可能在古早时候与陆地之间藕断丝连,被误会成岛屿了吧,否则他很难成就古今之名。受大屿、龟屿的外围保护,嵩屿西侧为优良的避风港,船只停靠其内,却可在嵩屿山头眺望其外,进可攻退可守。战争时代,这里是哨所前沿,和平时代,这里是沟通海内外的桥头堡,但囿于狭窄的陆域,要发展成闹市,还是有难度的。
澳头社和林尾社,与贞庵社相仿,是钱屿以内优良的海湾,他们的发家、发展都依靠海洋和河流,从明代开始,这里便是通洋裕国的前哨。但他们又不如四社周那样,背靠平坦的腹地,反之,高大的大观山限制了两社的发展,所以一旦人口有增长,基本外流,我们从地图中两社周边少得可怜的耕地就可以猜得出结果。后来因建设货柜码头的需要,两社被迁移至大观山山脚建设新村。
京口社,算得上是沿海的山区,其可耕农用地在贞庵各社中是最小的,而其滩涂资源又相当匮乏,唯有走船是出路,故而历史上京口老爹也是名声在外。然而,除了这项谋生之外,科举考试也是京口人的一大出处,在清代,海沧科举最盛者,当属京口叶氏,只可惜,这份强大竟然没能延续至今,以至于我们都快忘了京口的存在了。这一切,都该归咎于京口艰难的环境,实在难以容下太多的人口了。
图文编辑:圭海四记
1960s卫星图来源:马涛
2010s卫星图来源:谷歌地图
图文借鉴来源:厦门手绘地图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