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记」
南溪畔,龙海吃漳浦记
龙海,作为漳州市下辖县市的经济、人口第一县,从其诞生开始,便是漳州对外展现力量的王牌和窗口,而其本身也成了漳州市扩大市辖区最主要的地盘来源。从建国初期的芗城区、厦门海沧区(不含东孚),到改革开放后的龙文区、台投区和高新区,原本拥有整个漳州平原的龙海,如今仅剩龟缩在西溪南岸、南溪北岸的沿海一带。如此大刀阔斧的拆分,让人们不禁对龙海的“不幸遭遇”倍感惋惜,再回想宋元以来,龙海的前身龙溪县的“拆分大业”,如分设的南靖、华安等,龙海可谓“凄凄惨惨戚戚”?
然而,历史上的龙海,并非一直在割肉,事实上,就在原属海澄县的辖境内,龙海却从漳浦县身上,吃下了不少地盘。回看今日龙海市的版图,我们有理由相信,过去的龙溪县与漳浦县,其县界当是沿着南溪展开的。因龙海基本沿着九龙江分布,在九龙江入海处的南岸,山峦起伏,人迹罕至,过去这里是畲族人的主要分布地,龙海的管辖范围也基本止于群山:在南溪段,以青林山为界,南溪之北的沿海归属于龙溪县,之南的内山为漳浦县;至厦门海域,以屿仔尾为界,沿江为龙溪县,沿海为漳浦县,这算是龙溪和漳浦在元代及以前天然的界线。而打破这一自然规则者,即从本文所述之“龙海吃漳浦”开始,本文拟分四个时期,讲述明代以来,龙海“吃”漳浦的那些往事。
备注:龙海市,由龙溪县、海澄县合并而成,而海澄县的大部又是来自龙溪县,故在明代隆庆以前,龙海可直接称龙溪,而之后,南溪畔龙海地称海澄。
一、明洪武年间,丰田、金鳌等地
在海澄县还未出现的嘉靖初年,《龙溪县志》已然为我们留下其辖境内各都的社名,其中归属于龙溪县四五都的土地,竟然包含南溪以南之地,其名为“方田社”和“车鳌社”,二者分别指代今日白水镇的方田和金鳌两村,而其范围至少还囊括了白水、井园以东,溪山以南的沿江地区(井园与金鳌之间,原为与南溪相通的水道,此即明初龙溪四五都与漳浦二十八都的交界)。
至正二十四年立石的《丰田慈济宫碑记》(丰田即方田)载,“檀越霞城吴宅陈氏一小娘,于至正六年喜接香灯田土,坐落漳浦县廿八都…付都会焚香修理。”按此,可推断至少在元至正年间,方田所在地尚且为漳浦县二十八都辖地。
另据《金鳌蔡氏族谱》之「考户籍」载,“蔡氏自唐季以来世居蔡坑,系籍漳浦,元大德丁酉间自正、复吉二公赘居龙溪之金鳌,至正癸巳蔡坑遭害地为荆棘,我□明革命洪武八年仕宝公思祖先废祀,命少弟恭宝及复吉孙绍雍同入蔡坑管业奉祀。洪武十四年,始颁册式于天下,定军民盐匠等户,各以本等名色占籍,惟民户丁多许开拆就所居,编户十五年大造。自正、复吉二公为金鳌地,编民系籍贯龙溪县四五都三八等图,恭宝、绍雍守庄立户漳浦二十八都三五等图,吾蔡氏编户有漳浦、龙溪二籍,而漳浦盖其祖籍云。”由此知,至晚到明洪武年间,由蔡坑迁居金鳌的蔡氏已随金鳌归属于龙溪县。
方田和金鳌之改属,其发生年代当以明洪武初年最为可能,当时南溪下游已经完成水利改造,峨山之下,开始形成沿江平原,人口聚集使得该地区影响力加大,从而促成漳浦边远地带划属龙溪,只因年代久远,该记录被官方典籍遗漏罢了。
二、明隆庆元年,二十三都第九图
海澄县被批准立县为嘉靖四十五年,正式成立为隆庆元年,其县域分别来自龙溪县和漳浦县,其中龙溪县为主要方,范围为原一至九都及二十八都第五图,漳浦县为次要方,范围仅二十三都第九图。
之于漳浦县二十三都第九图的具体范围,笔者并未能具体描述,仅能依照些许侧证适当还原。漳浦县二十三都共辖有九图,前八图即原镇海卫的辖境,按点校版《漳浦县志》记载,今港尾及港尾湾西北岸的石埠、浦西皆属八图范围,惟屿仔尾至厦大附中之间的沿海地区最有希望是原第九图之地,即双鱼岛西岸。
三、清雍正十一年,镇海卫地
此地是官方记载最为详实的“吃漳浦”内容。
雍正年间,漳浦进士、帝师蔡世远向雍正皇帝上疏《请移远县地界改属近县》,其以“离县太远之地,往往有难治之患,莫如改归近县,最有益于吏治民生”之由,奏请将南靖县的车田、平和县的五寨划归漳浦县管辖。此议得到福建官员的认可,乾隆《海澄县志》卷一舆地志载,“雍正十一年,制府郝公疏称闽省为山海要区,于职司分理繁简不同,欲从更革,于是以浦地幅员太广,就其东界八保附近澄地,请隶澄籍。”于是乎,就在隔年,漳浦县二十三都剩下的八图便悉数归属于海澄县,其范围包括今日龙海的港尾镇、隆教乡等地。
《漳浦县志》载,“二十三都,在县东北一百里,即宋安仁乡之沙澳里也。明时统图六(应为九),设镇海卫、镇海学及井尾巡检司于此”,镇海卫系洪武年间大明针对防倭、海禁设立的军事机构,随着倭寇和红毛等海乱的平息,至清初,镇海卫因无作用而被撤除,其地重归于漳浦。只是没过多久二十三都便在康熙迁界政策下被划为弃土,至复界时,其地人烟荒芜,已然不是明朝中期那个文风鼎沸、扼守要害的镇海卫了,于是它的去留对漳浦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
乾隆《海澄县志》对这次区划变更,描述为“盖溯建置之始分浦地二十三都之九图者,阅二百余年复从二十三都之八图而附益焉”,其缘起,是从管辖之地接受县城辐射的难易程度考量,而不再拘泥于基于自然的分界一种形式。而此条记载也可以推翻另一条误载:在诸多龙海市沿革的官方或非官方介绍中,均有提到漳浦县二十八都五图划属海澄县的内容,其实不然,作者把海澄建县初龙溪县二十八都第五图误当作是漳浦县了。据正德十五年立石《浦西耆民懼斋陈公颂德碑》载,“漳城有招提曰净众者,攘吾浦二十八都之田租数千,为粮几四百石,侨籍第五图之中”,真实的二十八都五图应该位于白水镇磁美附近,该地归入龙海已经是1957年的事了。
四、1957年,董浦、山美等地
《漳浦县志》点校版卷二方域志下载,“二十八都,在县北五十里,即宋嘉宾乡钦贤里也,明时统图七,置甘棠驿于此,国朝因之。康熙初,筑马口城,有千总驻防”。由此可知二十八都的要害在马口一带,至于白水镇区以西的南溪南岸,则为二十八都的羁縻之地。随着海澄县在明代的高调崛起,与海澄中心区,八、九都仅一水之隔的南溪南畔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这里很快便形成街市,一时富庶无两。
或许正因为该地区的繁荣,才使其划归龙海的时程一再被推迟,直到海澄县即将消失前的1957年,原属漳浦二十八都的董浦、山美、山边等乡被调整为海澄县属,这是继雍正十一年后,以地缘关系作出的新调整。同理,一年后,原属海澄县的海沧,也因远离漳州各县、靠近厦门之故,改属厦门。
附录:
正德十五年立石《浦西耆民懼斋陈公颂德碑》载,“漳城有招提曰净众者,攘吾浦二十八都之田租数千,为粮几四百石,侨籍第五图之中。”在白水镇磁美村。
乾隆《海澄县志》卷一舆地志,“雍正十一年,制府郝公疏称闽省为山海要区,于职司分理繁简不同,欲从更革,于是以浦地幅员太广,就其东界八保附近澄地,请隶澄籍。十二年,部覆如议,凡山川户口土田即以其年归属澄辖。盖溯建置之始分浦地二十三都之九图者,阅二百余年复从二十三都之八图而附益焉。”
《漳浦县志》点校版卷二方域志下,“嘉靖四十四年,复析二十三都第九图置海澄县”,“二十三都,在县东北一百里,即宋安仁乡之沙澳里也。明时,统图六,设镇海卫、镇海学及井尾巡检司于此。又有井尾澳水寨把总,景泰间移驻铜山。国初,裁革卫司。康熙初年,属迁界,十六年废卫学,有金门镇把总分驻。”“二十八都,在县北五十里,即宋嘉宾乡钦贤里也。明时,统图七,置甘棠驿于此。国朝因之,康熙初,筑马口城,有千总驻防。”
蔡世远《请移远县地界改属近县》:“臣窃闻惟设官分职,布列州县,所以理赋役、平词讼、美教化、厚风俗也。然离县太远之地,往往有难治之患,莫如改归近县,最有益于吏治民生。福建漳州一府属有七县,而漳浦、南靖、平和三县相为比邻。南靖地方有地名车田者,户口千余家,去县治地数十里,又多山林险阻,富者恃远而抗粮,催纳多不遵畏,贫者恃远而以宰牛、窃盗,强弱相凌,即赴县伸理,而差役登门,多抗而不出;偶有争竞,则聚众格斗。此皆离县太远之故也。又平和县地方有地名五寨者,户口亦千余家,去县治一百九十里,多崇山峻岭,风土民俗刁顽不一,与南靖之车田无异,此亦离县太远之故也。而漳浦县治去车田止有十余里,去五寨止有四十里,凡车田、五寨之人,商旅往来,俱从漳浦贸易,而南靖、平和实为罕到,故有司难得而治,积习相仍,以至于此。臣漳浦人也,与此两地相去不远,知之最详。伏乞皇上敕令督抚妥员,准将南靖之车田二十四保,平和之五寨一方,俱改归漳浦管辖,地近则催科得以照期追及,宰牛、窃盗、格斗者得以官法究治,负冤者得以乘时赴诉,吏治无鞭长不及之患,而民享安届无事之乐矣。”“雍正十一年,堪度形势,先将浦辖之二十三都八图,相离县治较远,割属海澄(即镇海卫地)。”
《金鳌蔡氏族谱》,考户籍:“蔡氏自唐季以来世居蔡坑,系籍漳浦,元大德丁酉间自正、复吉二公赘居龙溪之金鳌,至正癸巳蔡坑遭害地为荆棘,我□明革命洪武八年仕宝公思祖先废祀,命少弟恭宝及复吉孙绍雍同入蔡坑管业奉祀。洪武十四年,始颁册式于天下,定军民盐匠等户,各以本等名色占籍,惟民户丁多许开拆就所居,编户十五年大造。自正、复吉二公为金鳌地,编民系籍贯龙溪县四五都三八等图,恭宝、绍雍守庄立户漳浦二十八都三五等图,吾蔡氏编户有漳浦、龙溪二籍,而漳浦盖其祖籍云。”
《金鳌蔡氏族谱》:“按吾家世居漳浦之蔡坑,七世祖易,登宋乾道五年进士,仕至奉议郎广德军佥判,墓在漳浦二十八都蔡山,家谱志书俱载。我明正德间甫修郡志时,宋淳祐旧志灭失,郡守陈洪谟按得民间一本纸墨蠹敝难考,吾家僻在村谷,又不能以谱自达,修志者只凭旧本蠹余书,祖易名下事迹未详,至嘉靖间龙溪修志书,祖易为龙溪人,以吾家自国初迁金鳌属籍龙溪也,至隆庆间又属籍海澄矣,谨附考于此。”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