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记」

海沧地名考四:大鱼吃小鱼,小鱼变大鱼


大山,是奇怪的存在:乱世,人们趋之若鹜,躬耕山垄,宛如桃源;治世,人们则避之不及,穿山越岭,另起炉灶。因此,不管是什么时候,山区总是很难获得与平原地区相当的发展机会,这既有人的发展问题,又有资源分配的限制,以至于反映在人口聚落方面,山区自然村的人口总量一般难以和平原地区比拼。

厦门最山区-集美黄地村

也正是这样,在山区的自然村,总能保持小而精的状态。以厦门为例,各行政村所辖自然村(即社)数最多者,多来自山区或山脚,如集美灌口的东辉村辖19社、同安汀溪的褒美村辖23社、翔安内厝的前垵村辖17社,至于海沧各村则未有超过10社者。以行政村反映各地的人口聚集度,山区为主的同安莲花、汀溪动辄一二十社的行政村比比皆是,而处于平原地带的翔安马巷、新店多为三两社,其他山海之交的海沧、集美则是稍有交叉,这些现象便是基于生存条件的成长模式:平原地带“小鱼变大鱼,大鱼吃小鱼”,山区则为“小鱼变大鱼,大鱼变小鱼”。

中国的历史分分合合数千年,闽南的聚落也是此消彼长千百年,可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本文仅就龙同海交界的文圃山,说一说“小鱼变大鱼,大鱼吃小鱼”的村社演变故事。

一、鼎尾巨无霸的养成

文圃山,号称十八面山,其主体山头圆润匀称,好似一个倒置的鼎,故也称鼎山。鼎山北麓山势自然延伸处,被称为鼎尾,雅称“鼎美”,向属同安县。在百年前,同安县域内常以“一鼎尾二澳头三殿前”形容因海贸而衍生的市镇规模,鼎美以其繁荣程度位居同安县第一,她便是那个擅生小鱼的“大鱼”。

以鼎美为中心,其周遭还分布着若干阡陌交通的行政村,如芸美、后柯和祥露等,她们所辖的自然村,除了位于山区的龙门社外,多为一两千人口的大社,追溯不久的过去,这些大社可都是鼎尾的一部分,可见鼎尾规模之巨。

海沧祥露庄氏家庙

如祥露,其所居者为庄氏大房、四房、六房和七房,明永乐年间庄氏开基祖在完成同安上路的基业后,又再次来到岳父所居的鼎尾从头来过,他将鼎尾新定居点也命名为上路,以示不忘同安县城根基,其七子也从此分居两地,从而形成同安两祥露的格局。因庄氏的入住,鼎尾祥露也称为庄江,随着庄氏人口的增长,祥露慢慢从鼎尾的一个角落成长为一个社,乃至一个村。

二、红王与乌王的消长

文圃山之正名源自南麓,其山下有青、白二礁,都是人口三四千的历史名村。白礁姓王,青礁姓颜,颜氏定居早于王氏,但到了元代出现中衰,故二者壮大的年岁相近,实力也相当。

沿着白礁慈济宫往东沿路行走约两百米,可见参天榕树及古朴庙宇,其庙额曰“慈虚宫”。宫前示禁石碑侧有三块并排叠立的界碑,“青礁社”所立的同、澄交界字眼赫然其上,显然这里便是青、白礁的村界。然而,继续向东行走百余米,房屋门牌上仍是白礁的标记,直到抵达厦漳大桥桥墩,青礁后松才渐渐出现,原来,这里藏着的便是“大鱼吃小鱼”的故事。

黄娘前慈虚宫

慈虚宫所在地,名为“黄娘前”,雅称“榕樘”,民国以前为青礁村属社。该社原为黄姓始居地,在杨志《慈济宫碑》中记载的,与大道公“纳誓辞、埋瓦缶”的黄驭山可能居住于此。后来不知何缘故,黄姓渐渐搬离,从白礁而来的王姓慢慢成为该地的主人,他们与同属青礁村的林厝、陈村等六社在东宫之外另修了清津宫,作为青礁六社的大道公村庙。历史上,漳属的青礁与泉属的白礁常常因琐事大打出手,黄娘前王姓虽与白礁同出一处,但因行政归属不同,只能在站队上选择青礁,故而人们也称黄娘前王姓为“红王”,白礁王姓为“乌王”,以示对抗之别。然而,就在清末、民国的某次械斗中,白礁人将黄娘前抢为所有,自此,黄娘前便告别一社的地位,转而成为白礁西门外的一处角落,久而久之,“红王”和“乌王”也便融合为白礁王氏,而原来的青、白礁界碑则成为埋藏在白礁村内无法得解的迷。

明清时期青、白礁界碑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青礁村,青礁村目前辖有院前、芦塘、鸿江、过田、官宅和青礁等六社,村里有社之异,却无颜氏之别,过去曾存在于青礁社内的其他小社,随着其姓氏的消亡而逐渐融入青礁社中,在青礁社内颜氏一家独大,由之再分出的“小鱼”,如埭仔、后松、大路头等因皆为颜氏所居,而成了社中角落而非独立的自然村。青礁这条大鱼,发展轨迹其实和白礁也是相仿的。

三、喧宾夺主的曾邱氏

文圃山之下,人口聚集度均不可小觑,除了前文所述之南北麓外,还有西麓的锦宅黄氏,以及东北方向的新垵邱氏。在海沧区范围内,单一自然村人口最多者当属新垵,其邱氏房头、宗祠之多也堪称海沧之最,新垵邱氏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小鱼变大鱼,大鱼吃小鱼的奋斗史。

新垵邱氏,源自曾厝垵曾氏,曾氏入赘同安县属山平洪的邱氏后,再迁居龙溪县的郑墩。当时适逢混乱的元代,郑墩发生剧烈的人员置换,邱氏因祸得福获得刘氏田产而成功在当地立足,之后开枝散叶有如神助,迅速成长为当地一霸。最难能可贵的是,邱氏抓住明代民间走私的机遇,率先于月港贸易中拔得头筹,赢得了第一笔启动资金,从而又像开挂一样子孙遍布海内外。而原本只是郑墩一角落、源自对曾厝垵念想的新垵角,慢慢拓展为社,并挤占郑墩的其他角头和村社,使得新垵成了巨无霸。至近现代,邱氏更是遍布东社、下叶、钟厝、林东、周厝角等社,从而使整个新垵村连成一片。

新垵邱氏小宗

新垵的履历,让原本居住于此的林姓、钟姓、刘姓、叶姓成了微弱的存在,虽地名仍存,但存在感却已近似于无,这是典型的大鱼吃小鱼的场面。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