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合计约1,930字,如有缺失、纰漏,敬请留言告知:


崇祯《海澄县志》

祀其乡之贤者…应天巡抚都御史赠兵部侍郎周公起元,以贞忠报国,既祀郡庠,仍建持祠,乃澄人复以澄之祀为请,当道许,令兼祀澄庠,昭旷典也。邑令梁公兆阳,因念宋时有漳州儒学教授颜公慥、都四门巡简郑公柟,国朝有…提学御史柯公挺…诰赠兵部侍郎前儋州学正周公一阳,皆澄人而久祀于郡者,并令各制神主,合祀于县。是时乡贤祠正尔修葺,而前彦绪芬,连镳沓轨,可谓盛矣…通计前后宋凡三人,明凡九人。其祭典俱以春秋二仲祭先师毕附祭。其祝文曰:乡贤某某诸先生,文章德业,后先相望,生可羽仪,世祀于乡。今兹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用伸常祭。尚飨。


《邑侯梁公广祀乡贤鼎新祠宇碑记》莆田林凤翥撰:乡贤尸祝学宫,岁时春秋,恪其苹藻,瞽宗盛典,月旦清评,其未易邀也。必乡称硕彦,国号贞良,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巳。迩来公论稍湮,间有一二滥竽,玷有司之岁祀,虎皮羊质,先圣有灵,且鸣鼓攻之矣。第他邑之祀,或浮于贤,而澄之先贤,向者尚阙于祀。曷为阙于祀?澄,新造之邑也。穆庙以前,籍隶龙溪,于时俎豆于贤人之间者,特以首邑祀于郡庠。建邑以来,新祀诸贤,亦以俎豆郡中,相沿为例,而邑中祀事不及举焉。故前此邑祠所祀,惟是宋都官郎谢公伯宜,昭代松阳令张公贺、太史高公克正,外此盖寥寥焉。按澄治启宇最后,而多贤,自昔宋有广文颜公慥,倡道庆历之间;都简郑公柟,殉节靖康之际;国朝宪庙时,则宪副陈公宏、侍御沈公源,同籍上第,接武西台,劲节风裁,或不阿时宰,或不挠中贵,并凛凛至今有生气焉;德靖间,则辽府相林公浩,高明沉毅,政肃服官,迹著居里,身后之碑,方之有道,斯无愧巳;近代又有潘州倅公鸣时,正学悬帐,直道拂衣;周赠君原任学博公一阳,道窥阃奥,德著范型;而柯待御公挺、周都宪公起元,师弟渊源,并解额上第,噪有文名,政声品望,拚映时流,即柯之伦鉴,桃李裁培,周之忠谠,兰玉毁拆,虽顺逆殊遭,然其致一已。惟兹先哲,皆巳荐郡庠之藻,未羞邑治之苹。且潘信阳、柯侍御、周都宪二三先生在郡治并建专祠,而梓里弗列群祀,致令贤祠寥寂,俎豆无光,议者憾焉。今明府梁公以风化先政刑,以礼教饬吏治,谓诸公桑梓名贤,后先辉映,自宜俎豆于澄,以增旷典,特命诹吉崇祀。而封君蔡公廷佐、孝廉苏君天骥,尤以姱修雅望,特荷表章,为牍上当道,列于诸先哲之间。一时济济苹藻,为之增辉,几筵自尔生色。又以贤祠不饬,今孟陬月之吉,复推陈易新,并文庙而齐鼎之,棹楔丹艧,焕然改观。将令仰止凭吊,闻者兴起,而矧居其乡者乎!夫国之大事在祀,昔紫阳出守是郡,首举郡人高先生登列郡庠而尸祝之,兼作祠记,郡中一时士风丕变。明府治绩种种,他事不论,论此一事,直与紫阳异代而比肩矣。是举也,虽诸公三立具在,自足不朽,亦明府志同道券,故有以投契之而然也。诗云:君子有谷贻孙子。诸公有焉。又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明府有焉。承学后生居是邦也,乐有此举,适诸公后嗣念及尔祖,不忘表章,征记于余,遂不辞而述其盛美如此。


康熙《福建通志》

祀…明…周起元。


康熙《海澄县志》

祀其乡之贤者…应天巡抚都御史赠兵部侍郎周公起元,以贞忠报国,既祀郡庠,仍建特祠,乃澄人复以澄之祀为请,当道许,令兼祀澄庠,昭旷典也。邑令梁公兆阳,因念宋时有漳州儒学教授颜公慥、都四门巡简郑公柟,国朝有…提学御史柯公挺…诰赠兵部侍郎前儋州学正周公一阳,皆澄人而久祀于郡者,并令各制神主,合祀于县…通计前后宋三人、明十有三人、清三人,各制主合祀,凡十九人,俱以春秋二仲祭先师毕附祭。其祝文曰:乡贤某某诸先生,文章德业,后先相望,生可羽仪,世祀于乡。今兹仲春秋,谨以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用伸常祭。尚飨。


康熙《漳州府志》

海澄县祠,在明伦堂右。祀宋…颜慥、郑柟,明…周起元…柯挺…周一阳…共十七人。


乾隆《海澄县志》

初祀…应天巡抚都御史赠兵部侍郎周公起元,公以精忠报国,既祀郡庠,兼祀本学。崇祯六年,增祀宋漳州教授颜公慥、四门都巡检郑公柟…提学御史柯公挺…赠兵部侍郎前儋州学正周公一阳…凡十有九人。其神位序世,世同序齿。其祝文云:于维诸公,钟秀毓奇。后先隐显,道同一机。卓彼华实,名教是裨。尚觉来裔,俾克有追。今当仲春秋,备此菲仪。用伸常祭,永世不遗。尚飨。


乾隆《漳州府志》

海澄县祠,在明伦堂右。祀宋…颜慥、郑柟,明…周起元…柯挺…周一阳…共十七人。


同治《福建通志》

在崇圣祠右。祀宋…颜慥、郑柟,明…周起元…柯挺…周一阳…


光绪《漳州府志》

海澄县祠,在明伦堂右。祀宋…颜慥、郑柟,明…周起元…柯挺…周一阳…共十七人。


注曰:以诸志所载,尝祀于海澄乡贤祠的海沧籍乡贤计有颜慥、郑柟、周一阳、柯挺、周起元等五人。


END

本文内容由: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