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记」

海沧进士考:东孚11名,海沧39名,合计50名进士


海沧区到底出了多少名进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同的人统计数量大多不同,其版本至少存有三种:其一,2015年出版的《海沧区志》记为四十九人;其二,圭海四记于2018年第11记中曾初步统计了五十一人;其三,政务号《今日海沧》引海沧政协文史委2020年的统计资料,计五十一人。

科举功名往往是宗祠、家庙对外展示的重要组成

单纯从数字上看,海沧区进士人数应在五十名上下,然,细细检索不同版本的名单,其合集人数竟多达六十人,如果加上青礁颜氏家谱所载的进士人物,则为七十余人。水分之大,主观之强,似乎预示着不同数字之间可信度的不足。

从数字的严谨度出发,圭海四记重新对海沧区进士人物及人数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其方法如下:

一,按海沧区历史归属的不同,分两块区域分别溯源,其一为原海澄县属的海沧片区,其二为原同安县属的东孚片区,引用资料为各区域所属的自明至今的府、县志,暂且不管历朝各进士榜的真实与否。

二,通过比对各版本府县志的科举名录,逐一摘录列表呈现。

三,合并同类项,加以统一的规则,确定入围人选,规则于下文详述。

壹,进士名录

经上比对,共得海沧区进士五十名,其中海沧片区三十九名,东孚片区十一名:

唐进士一名:谢翛

北宋进士三名:何中衡、何静、颜晞孔

南宋进士二十名:颜晞哲、颜师鲁、颜大猷、颜唐臣、颜敏若、颜敏德、杨柟、颜质、苏竦、颜敏则、杨志、颜赟、苏溥、郑申秀、颜几、郑申卿、颜戴、颜贡、颜纯、颜复之

元进士一名:王三锡

明进士二十一名:黄观、刘存德、陈道基、林以靖、李佐、李文简、柯安甫、柯挺、方矩、温如璋、胡明佐、刘梦松、杨超凤、魏显忠、周起元、谢宗泽、刘梦潮、黄仲奕、谢梦熊、刘宗魁、林凤仪

清进士四名:李其蔚、陈王路、李五福、叶廷推

以上名单,参考资料包括《八闽通志》、明清各版本的《泉州府志》、《漳州府志》、《龙溪县志》、《海澄县志》和《同安县志》,以及2015年的《厦门市海沧区志》。

东孚进士共计十一名

海沧进士共计三十九名

贰,考证说明

历史上,科举科目种类繁多,进士仅为其中最受欢迎的一个,明清两代独尊进士科,以至于后世的人们往往将其他科目的中举者也一并归类至进士中,故而造成了进士名录的混乱。

诚如本文列举的不同版本的府县志,其选举进士名单也往往各不相同,就连近年新修的《海沧区志》也存在若干错误。显然,完全相信任何一本地方志,都是不科学的,但似乎又没有比地方志更有公信力的地方文献了。

关于海沧区的进士名单,谨将考证的些许内容罗列如下,以为凭据。

科举晋升之路

一,乡进士、岁进士并非进士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苏文灿,作为澄志中宋代乡贡的唯一代表,苏文灿在其先辈苏竦、苏溥的人物传中,也被描述为进士,然而其真实身份应为贡生,或曰国学生,由地方“上贡”给京师国学的优等生。而元代青礁“进士”颜贵来,实则以茂才举为南靖县尉,但从官职上看,就不会是进士出身了。

二,荐举不需要经过科考

宋代取士,除了科举考试外,还可以由学校推举、由地方推荐,荐举大体上就是有人作保推荐做官,这种方式在科举考试出现以前最为普遍。漳志和澄志关于宋代荐举,最常出现的人物为颜慥,受好友蔡襄的推荐,颜慥担任漳州教授,后来便定居青礁了。

三,进士有正奏名和特奏名之分

宋代重文轻武,认真读书的人如果没能考上进士,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他们只要坚持考试,总有一天可能会被特别关照而比照进士的方式上榜,名曰特奏名。一般情况下,特奏名也算是进士的一种,毕竟要走后门,也有资格和学识的要求。郑申秀、郑申卿兄弟便是特奏名的代表,因其祖上在靖康年间参与汴京保卫战,其祖、父辈蒙受皇恩,在其优越家庭条件以及同乡文风的浸染下,“二申”的美名传遍了江南。

四,祖籍的认定

海沧区进士考证的一大关键规则在于祖籍的认定,按传统认知,祖籍一般追溯三代,故不管是否迁出海沧,只要往上追溯三代,任何一人曾落籍海沧者,均视为海沧籍。如颜师鲁,其父由青礁迁至漳州府城西桥,颜师鲁以府城籍贯上榜,仍算青礁籍,但其孙辈颜信仲、颜耆仲,及更后的颜继祖,虽为进士,但已出三代,便不列入;同理,刘存德之父,由积善后埔迁居同安县城东桥,其子刘梦松、刘梦潮属第三代,尚记为海沧籍,而其后刘望龄则不记。

五,无法考证者,遵从县志记载

若不知居住地及籍贯者,则按县志的记载多寡判定归属。如谢翛,通志记为晋江人,而泉志为同安人,漳志为海澄人,说法不一。按县志说法,嘉靖以后的澄志仍维持海澄说,但嘉庆以后的同志却将之舍弃,此消彼长,将之算作海澄人,列入海沧片区进士。如何静,嘉靖龙志未明确保甲籍贯,至乾隆澄志补入为三都籍,姑且将之认为是澄志的考证结果。

六,后期县志的补入,沿用不考

在通志及明早期的府志中不存在的人物,如颜唐臣、颜敏若、王三锡等,于明末、清代补入所属县志中,当是各县志编辑者参考各家谱世系时加入的内容。笔者前已考证颜唐臣并非进士出身,其进士榜有登科录存世,并未见其名,本文不另作考证,仅延续县志资料予以保留。

七,剔除增加的孤例

乾隆澄志将林琼宗纳入海沧籍,其理由为林琼宗于后期迁入海沧,后裔在海沧也多有分布,这大体上也是从林氏家谱中采入的。事实上,林琼宗乃漳浦籍,其事迹也多在原乡,与海沧并无太多交集,只是其海沧后裔将开基祖追溯至他罢了。同理,崇祯澄志和康熙澄志出现的元代颜希孔和颜希哲兄弟,尽管与颜氏家谱互为印证,但与各府县志的颜晞孔、颜晞哲事迹冲突,暂定其为孤例,舍弃不用。

八,其他

用字错误,如“李佐”误写为“林佐”,“林以靖”和“林以静”,“黄仲奕”和“黄仲晔”,“郑申秀”和“郑秀申”,且一并做个统一的描述。

综上,以目前圭海四记的认知,暂将海沧区进士人数修正为五十名,其正确与否,还需更多证据支撑和驳斥,相信,在不久之后,随着更多资料的浮出,我们还能找出更多的被忽视的进士,如同安籍未见详细罗列的武进士、宋代海沧片区无法具体到乡籍的进士、宋代丢失的武进士、唐宋诸科人物等。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