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合计约700字,如有缺失、纰漏,敬请留言告知:


万历癸酉《漳州府志》

在一二三都。上有吴真君祠。


万历癸丑《漳州府志》

在一二三都,上有吴真君祠。真君名本,祠首建于宋颜唐臣,旁有涌泉即龙湫井,郡人岁祷于此。


崇祯《闽书》

有慈济宫,祀宋吴真君。真君名本,生太平兴国四年,不茹荤,不受室,业医活人,按病与药,如矢破镝。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于是病人交午来门。本无贵贱,悉为视疗。景祐六年卒,闻者悼泣,肖像供奉。属虏贼猖獗,居民鱼惊鸟窜,向本请命,未几,贼酋丧死,人获奠居。于是,相与创祠祀之。水旱疾疫,款谒如响。部使以庙额请,赐名慈济。庆元中,封忠显侯。开禧三年春夏之交,亢阳为沴,邻境赤地,连数百里,独漳泉有祷,岁乃大熟。会草窃跳梁,漫淫境上,忽观旗帜之异,洶懼而不敢入邑,人又以转闻,再封英惠侯。于是,东逮莆阳、长乐、建、剑,西被汀潮,以至二广,举知尊事。历宋累封普祐真君。皇朝永乐十七年,文皇后患乳,白药不效,一夕梦道人献方,牵红线缠乳上灸之,后乳顿瘥。问其居止,对云某所,明遣访之,云有道人自言:福建泉州白礁人,姓吴名本,昨出试药,今未还也。既不得道人所在,遂入闽求而知之。皇后惊异,敕封:恩主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仍赐龙袍一袭。


崇祯《海澄县志》

兹地属同安界为多,与青礁相对,其上亦有吴真君祠,名曰西宫,而青礁曰东宫。泉人乞灵则就西宫,而漳人乃就东宫乞灵,然东宫香火不若西宫为盛。


康熙《海澄县志》

兹地属同安界为多,与青礁相对。


康熙《漳州府志》

则与清源之南封接壤,在一二三都。上有吴真君祠。真君,名本,祠首建于宋颜唐臣。旁有涌泉即龙湫井,郡人岁祷于此。


乾隆《海澄县志》

与青礁相对,有吴真人祠,名曰西宫,而青礁曰东宫。泉人乞灵,皆在西宫,故东宫香火不若西宫之盛。以上俱三都。


乾隆《漳州府志》

则与清源之南封接壤,在一二三都。上有吴真君祠。真君,名本,祠首建于宋颜唐臣。旁有涌泉即龙湫井,郡人岁祷于此。


同治《福建通志》

有青礁与白礁东西相对,青属本邑,白属同安。


光绪《漳州府志》

则与清源之南封接壤,在一二三都。上有吴真君祠。真君,名本,祠首建于宋颜唐臣。旁有涌泉即龙湫井,郡人岁祷于此。


注曰:白礁,今属漳州市龙海区,旧属同安县。在澄同、漳泉方志中,只有漳州、海澄方面对白礁有专栏描述,甚至在明代以前将之记作三都的一部分,彼时的三都还包括了与白礁相对的紫泥一部分三角洲。而提到白礁,方志几乎是与保生大帝绑定一起,这也说明白礁慈济宫影响深远。另关于青、白礁东、西宫的说法,按方志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明崇祯年间的澄志。澄志作者张燮、谢宗泽、蔡国桢等,是当时漳州的文人群体代表,大多曾亲自到海沧采风,所载应是可信。


END

本文内容由: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