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绞”是厦门方言,即“机器碾米”。早年在东南亚的厦门华侨,有许多以经营粮食加工的“米绞”为业。禾山围里的华侨陈迎来在菲律宾从事米绞业和大米贸易,获利颇丰。陈嘉庚父子在新加坡也创设过过碾米厂。

机器碾米之前,稻谷加工成大米,全部靠人力。人们用舂锤在石臼上把稻谷舂成糙米,十分费力而且效率低下。或者用“土笼”推拉,碾出糙米,土笼十分笨重,维修极其麻烦。况且,不管是用石臼舂米还是土笼碾米,出来的成米率低,碎米很多,只好和着糙米将就做成米饭稀粥。

  散落在高林的石臼(2013)

散落在乌石浦的石臼(2015)

用“土笼”推拉,可以碾出糙米(摄于龙海颜厝 2015)

民国2年(1913年),禾山莲坂人叶水根在江头设立“水记号”米行,开办岛内最早的一家碾米厂,俗称“江头米绞”。随后,塘边、坂上又各设一家米绞。这是厦门半机械化碾米业的开端。当时采用的碾米机械,是广东人在厦门开设“广义和机器厂”制造的“大车”,以木炭为燃料,把水加热成水蒸气作为动力,带动蒸汽机、碾米机加工糙米。

后来,碾米的机器经过改良,可以二次加工,把糙米加工成白米,广受欢迎。不少农民把自行舂打出来的糙米送到米绞加工。禾山的桥头、殿前、岭兜、莲坂、后门也都设立了米绞。


米绞(网络图片)

1936年《厦禾鼓电话薄》上的江头福隆米绞

上世纪30年代,位于禾山下尾社的义仓埭田管理人陈日铭,乡人称其陈师爷。他在埭田边上的小白楼开设米绞,附近安兜、林后和后莲边上十来个村子的农民都来碾米。陈师爷亲手操持米绞又要兼顾医生出诊,忙的不亦乐乎。当时,厦门市区的不少米绞冠于“丰”字的字号,如四丰、五丰、兆丰、志丰等等。禾山岭兜人投资在后门社开设“禾丰公司”,所置的米绞引来附近高林、五通的农民纷纷到“禾丰”碾米,也许是出米的成色较足,甚至连钟宅人也不嫌路远,特地摆渡过海来后门“禾丰”碾米。“禾丰公司”米绞生意红火,竟然引来歹人窥觎。1934年11月底,5名劫匪乘夜破门而入,酿出大案。

禾山后门社禾丰公司被劫(《禾山旬报》1935.12.1)

1938年,厦门沦陷,日伪当局严厉控制粮食加工,禾山原有米绞全部停业,当局只允许在江头街、双涵街、洪山柄等地开设米绞,一律为日籍台湾人所控制。广大农村百姓只好又重新拿起舂锤,用自家的石臼加工糙米。

抗战胜利后,禾山有米绞10多家,这时多以柴油机为动力。一般的“米绞”只配置当时厦禾路“福记机器厂”生产的2-3号旧式铁芯碾米机,较有资金的配置沪产1号碾米机,但都只能加工糙米。必须经过二次加工,才能把糙米加工成白米。临解放前,江头街的莲河米绞成为中共地下党的联络站。

解放后,禾山人口和粮食产量稳步增加,米绞的数量大幅增多。合作化后每个生产大队都有自己的米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柴油机为动力的米绞逐步改为电动机。再后来,米绞不仅加工大米,还可以加工番薯,把番薯绞碎成渣汁,农民把这些番薯渣汁经过过滤、沉淀,晒干成为地瓜粉。

改革开放后,禾山的农田逐步变为工业用地,加工粮食的米绞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但是,老禾山人有谁没有到米绞绞米、绞番薯的记忆?几十年过去,那轰隆隆的机器声,分明还在耳边回响!

    (本文部分资料引自《厦门粮食志》)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