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旧时因其乞讨食物而被叫成“乞食”。
旧社会,天灾人祸,兵匪横行,民不聊生,不少人四处流浪沦为乞丐。厦门流浪乞讨者众多,形成到处流窜的“丐帮”,影响社会,为历届官府所整治。厦门市区设有收容乞丐等城市游民的机构即“博济院”,本地旧为“山场”,不见有此机构,倒是有官府所建收容的场地,俗称“乞食营”。
1947年厦门岛地图(局部)上3个乞食营的位置
解放前,江头街乞食众多,有碍市面市容,当局在位于江头街北的陈盏社边上建了一溜平屋,收容乞丐,即“乞食营”。乞食营由禾山区署派人管理,每天施一顿薄粥。这里位处陈盏山(即后来的百果山)的西南麓,向阳避风,东与旧蒙泉小学为邻。蒙泉小学撤回市区后,后来日本人当作警察署,光复后是禾山区公所。东侧是西医谢振德建的别墅。解放后,这一片都成了驻军的营房,先后是师部、团部,还有174医院的前身。本地人把它统称为江头师部、团部。
黄色圈是江头乞食营的位置(1960年代卫星地图)
1951年9月,市政府决定收容改造乞丐,10来天内共收容乞丐369名,编为“生产教养大队”进行改造。部分人员临时暂用后坑社东北的果子园进行安置管理。这里原本是后坑华侨集资创办的股份制农场“侯卿农牧公司”的场部。解放了,农牧公司土地成为“无主农地”,场部充当公用,临时座位乞食营。后来乞食营结束,成了后坑农业合作社以及后坑生产大队的办公场所。那片龙眼树林大家叫“果子园”,场部叫成“乞食营”。
后坑乞食营的位置(60年代卫星地图)
田里社东是一片古海岸的高地。解放前这里建有乞丐收容所,俗称乞丐营。解放初,安置了市区收容的流浪乞丐、无业游民、吸食鸦片或者从事色情者,称为“生产教养大队”,后来改称“生产教养院”,简称“生教院”。周边人不明此名称来历,谐音“新教院”“兴教院”,认为是基督教会的地方。1958年初,“生教院”停办,经过几年教养改造的那些人各有去处。“八二三”炮战稍有停歇之后,1959年秋季,这个地方成了五通小学的校舍,后来是高林小学,一直到70年代。所以这一片又称“学堂”。
田里乞食营的位置(60年代卫星地图,引自Amoymap)
如今,说起当年的174医院的前身所在地,还有后坑大队部和五通小学旧址,曾经都是“乞食营”,真让人难于置信。
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流浪的乞丐,是社会的顽症之一。记得改革开放后不久的八、九十年代,即使笔者的老家农村,还时不时有上门乞讨的流浪者,有的还拖儿带女,可怜兮兮。那些人大多来自安徽。以至于本地流传一句话,如果有那个不听话不吃饭的小孩童,大人就吓唬他:“再不乖,就把你送给安徽仔!”近些年来,也许都脱贫了,加上政府加大了社会救助力度,难得看到“乞食”的身影了。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