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庙宇建筑,常见使用龙柱,一般用在前廊以及正殿的前柱位置上。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职能是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承载着勇猛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高崎万寿宫龙柱1

高崎万寿宫龙柱2

后埔禾济宫龙柱

后浦龙会宫龙柱

石雕龙柱一柱一龙,所雕刻的龙身环绕柱身一圈,盘绕柱身,龙爪张扬,神态威武,龙尾在上,龙头在下而上昂,取其从天而降之气势。龙柱底部是海水波浪纹,柱身上是云朵纹,象征飞龙出水腾云之势。石雕龙柱是的龙与石狮子不同,并无公母之分。

皇帝是“真龙天子”,五爪金龙是帝王九五之尊的象征,只配绣在龙袍之上,民间庙宇的龙柱,岂敢张着五爪,怕有犯上之嫌,所以大多是三爪龙、四爪龙。

只有在庙宇才使用龙柱,而家庙宗祠是不宜的,供奉祖宗的地方不好使用龙柱,以免僭越,这也是一种智慧。

林后青龙宫龙柱

中埔拱极宫龙柱

旧时龙柱基本是使用花岗岩石料,雕刻手法极少使用镂空雕法,龙身粗犷简略,线条简单有力,龙头较小而突出,龙的背鳍翻滚‌,尾鳍较为张扬‌。

史上,或因战乱内乱频发,宫庙被毁,或因年久失修倒塌而被挪为它用等等,宫庙古龙柱所存已经不多。据统计,湖里区110多座主要民间信仰宫庙中,古龙柱仅存有22对,如今都堪称是文物,可惜能够辨识出确切年代最早的是殿前幕清宫的龙柱,立于咸丰丁巳年(1857年),距今160多年。

殿前幕清宫龙柱

殿前幕清宫龙柱咸丰丁巳年细部

这些龙柱中,以安兜青辰宫的龙柱最为典型,龙头略为弯且突出,龙目炯炯有神,龙鳍翻滚,前脚踩着海浪,后脚腾云驾雾,显得活力灵动,呼之欲出,充满力量感。林后青龙宫的龙柱上还雕刻了八仙,这也是古龙柱中所少见。觉性院龙柱上刻着“东山仔陈春明敬奉”,“东山仔”即小东山,陈春明是原新加坡总统陈庆炎的祖上。

安兜青辰宫的龙柱最为典型,龙目炯炯有神,龙鳍翻滚,活力灵动,呼之欲出,充满力量感

觉性院龙柱

觉性院龙柱上刻着“东山仔陈春明敬奉”

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场所得以恢复,此后新建的宫庙龙柱,一律使用较为昂贵的青石雕刻。雕刻的工具使用机器代替了人工,雕刻手法上采用镂空雕较多,工艺比较精细,细节比较繁复,龙头较大,龙须飘逸,但是缺少了龙的翻腾气势,连龙爪也显得无力了许多。让人明眼看出古今龙柱最大的不同。

如今的龙柱雕刻用机器代替了人工,工艺比较精细,细节比较繁复,但是缺少了龙的翻腾气势,连龙爪也显得无力了许多。

有钱了,精致了,但是缺乏了简练的表达和阳刚的气质,这大抵和现在的许多事物一样,龙柱也不例外。

附:湖里宫庙现存古龙柱

薛岭龙源宫2对、高崎万寿宫2对、

后浦龙会宫2对、枋湖太原宫2对、

林后青龙宫1对、庵兜青辰宫2对、

高林会堂宫2对、湖边福庆宫2对、

安兜白莲庵1对、后埔禾济宫1对、

中埔拱极宫1对、殿前幕清宫1对、

塘边圆塘宫1对、龙湫亭1.5对、

觉性院1对。

龙湫亭历经战火,残存着3支古龙柱

经过彩绘的薛岭龙源宫龙柱,龙身活灵活现

湖边福庆宫的古龙柱用来搭建凉亭,物尽其用,古色古香

湖边福庆宫龙柱之一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