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823”。对于老厦门人,8月23日是挥之不去的日子。1958年,“823”炮战,震惊中外;第二年,也就是1959年的“823”特大台风,是厦门史上有记录的最大台风,至今已经整整65年。这场台风到底有多大?因为狂风把厦门气象台的测风仪都毁了,没有留下记录,至今尚有争论。

65年前的这场台风,国际编号为5908号台风。台风来临之前没有任何征兆,那时候也没有预报,真真正正是一场“袭击”。

关于这场台风,有关的志书记载如下:

《厦门市志》:

8月23日,12级以上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市,死伤近千人,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倒塌,部分海堤崩毁,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重大。

《思明区志》:

8月23日 区域遭受特大台风正面袭击,10多万平方米住宅倒塌,数百户居民受灾。

《湖里区志》:

8月23日 12级以上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岛,禾山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集美区志》:

8月23日凌晨1点30分,12级以上台风正面袭击集美。集美学村校舍大都倒塌,延平楼西侧百余年古榕树倾倒,部分海堤崩毁。全区死99人,重伤58人,轻伤293人,失踪6人。收敛外地渔民尸体117具,史称“八二三风灾”。

《新中国厦门65周年纪事》厦门市图书馆编:

8月23日 晨3时,厦门遭40年来未遇的12级以上强台风袭击,死伤近千人,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倒塌10万平方米,部分海堤崩毁,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重大,为1917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台风。

除了《集美区志》,其他的志书对于灾难的记载语焉不详。

视觉厦门《厦门史上最强的二次台风》有如下说法:

厦门市内低洼地区水深1米以上,全市倒房5600多间,损房近5万间,死亡154人,另外海上还捞起外籍尸体171具。

中国气象爱好者《曾经的厦门“第一台风”》说得更详细了:

仅仅在厦门市(不含同安)就造成了363人死亡、915人受伤,福建全省有776人死亡、996人失踪(大多数是厦漳泉沿海渔民),数千人受伤(另一说2334人死亡及失踪)。不论按照哪种数据计算,也都是厦门市乃至福建省建国后单场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最大伤亡数字。

070大台风把塘边公路边300年的大榕树连根拔起 倪海摄(《厦门日报》1959.8.25)

071 塘边400年的大榕树被连根拔起 (转自“视觉厦门“)

  一说300年,一说400年,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显示了台风的威力。


**链接 塘边云岫庵(观音亭)

云岫庵俗称观音亭,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原位于福厦公路东侧今大唐世家路口,边上有大榕树。大榕树在1959年特大台风中被连根拔起,观音亭也毁了。1987年,观音亭重修。1994年扩建福厦公路(今嘉禾路)时迁建于石头皮山。

云岫庵存有光绪壬寅年(1902年)重修云岫庵碑、宣统庚戌年(1910年)“云岫庵后界”碑。庵中挂有清代金门进士许厚仁所题匾额“正心修身”,是厦金文化交流的实证。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