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禾山照片的故事,希望更多老禾山照片出现。


055 前线二中

1972年初, 鉴于厦门三中在当时前线公社的地理位置有所偏北,不利于学生入学,位于前埔、何厝、五通一带许多学生不得不要住在学校。祥店校区曾经为前线农业中学所用,此时农业中学已经停办,校舍应该加以利用。厦门市郊区党委派党校负责人陈玉堆在祥店校区筹办“厦门市郊区前线人民公社第二中学”。三中也派罗世杰等3位老师参加。1972年春季开学后,家住五通、后坑、何厝、高林、蔡塘、洪文几个大队的学生划到“前线二中”。3月1日“前线二中”开学。

这是前线二中的办公区,是一座西式“四合院”,宽阔的拱形门上是装饰成叶首状的门冠,上面塑着五角星和“厦门市郊区前线第二中学”几个大字。教学区离大门100多米,老师上下课都要在露天走过这段红土路。


056 前线二中大门

前线二中的办公区,是一座西式“四合院”,洋瓦覆顶,正中是宽阔的校门,校门两侧立着仿罗马柱。这里解放前是祥店黄氏家族所建的私立祥坫(店)小学,后来还办过禾山女子学校、禾山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初,在双涵的市立二中搬到这里,几个月后改名为禾山中学,1953年改为厦门三中。1960年,位于塘边的前线农业中学也曾经搬到这里。

照片中,大门两侧的黑板是前线二中后来建的。从大门可以看到里面内走廊上的立柱。


057校长陈永明在校门前

1979年11月,陈永明调到前线二中主持工作。照片中,面对简陋的办学条件,朴实、爽直的他站在学校大门前却充满乐观的神态。陈永明在这个校园担任主要领导整整11年,任职最长,经历了前线二中-禾山二中-禾山中学3个阶段。

照片中,从大门可以看到院子里长着茶花树。


058 四合院的一角

   前线二中的四合院,方形立柱的内走廊,四周是办公室、老师宿舍,也做过教室,还有食堂。院子里,70多年前栽下的几株白茶花挺立着一人多高的枝干,花开时节,纯洁的美、沁人的香,总是毫不吝啬给予忙碌的师生,风一来,白色的花瓣洋洋洒洒落在长着绿苔的砖地上,让人不经意间看上一眼,就难于忘怀。


059 前线二中教室

前线二中的四合院,方形立柱的内走廊,四周是办公室、老师宿舍,也做过教室,还有食堂。院子里,70多年前栽下的几株白茶花挺立着一人多高的枝干,花开时节,纯洁的美、沁人的香,总是毫不吝啬给予忙碌的师生,风一来,白色的花瓣洋洋洒洒落在长着绿苔的砖地上,让人不经意间看上一眼,就难于忘怀。。


060 前线二中2层教学楼。

大概在1980年代建成,前线二中终于有了教学楼。不过,还不如上图的教室来得实用,一到夏天,二楼的教室热得大家昏昏欲睡。


链接:被废弃的四合院(1996.11.)

后来,四合院太老了,太小了,学校用它来置换土地。四合院经历了时代的变换学校的变迁送走了无数的师生,用它最后的躯体牺牲给新的校园。

再后来,新的主人推到了门冠,任其破败,直至拆除。那几棵数十年的白茶花被卖?被盗?被丢?竟不知下落。它们的身影和芬芳,留在了每一个“二中人”的心中。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