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禾山照片的故事,希望更多老禾山照片出现。


054中共厦门市(工)委(地下党)解放前夕最后一次党训班旧址(林培庆 提供)

1946年4月,中共厦门工委成立,在全市开展卓有成效的地下斗争。厦门工委的郑秀宝、梁明富经常深入禾山农村,开展地下工作,发展地下党员,培养地下群众。为了适应地下斗争的需要,在市区和农村建立了不少革命交通站、联络站、联络点。其中禾山有高崎、寨上交通站,还有埭头陈启浩家、钟宅钟国宾家、前头社林水枞家。

位于钟宅湾东岸的禾山前头社,村子不大,当时也就是十来户人家,整个村子边上长满了“红花刺”,村民把“红花刺”当成篱笆。这里就在海湾边上,摇着小船就可以到达村子附近。不远的湖边,还有到江头、市区的车站。僻静的村子,便利的交通,林水枞早就参加了地下活动,他的家成了地下联络站。

1949年3月2日,厦门工委组织了十几位党员集中在前头林水枞家开会、培训,传达上级党的指示,布置工作,学习毛主席的《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这是解放前夕中共厦门工委最后一次党训班。林水枞的家人有的在门口边做事边观察放哨,有的忙着整理屋子,让大家过夜。林水枞的母亲张月英高兴地张罗着饭菜给同志们吃,老人和主持会议的工委书记郑秀宝还有刘惜芬很快熟悉了,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虽然这次集训半途出了点情况,没有按照原定时间开完,但是在前头留下了重重的红色印记。

在建党103周年到来之际,仅此重拾禾山的红色记忆。


链接1:梁明富的回忆

“有一次,(中共厦门)工委在禾山五通高林前头村林水枞家办学习班,传达上级党的指示。会议开了一天,被特务江**盯上了。”时任工委书记的“郑秀宝沉着冷静地分析情况,布置大家化整为零,分散撤走。等同志们都安全离开后,我和秀宝同志才离开前头村,先转移到忠仑,第二天才回市区。”(引自《红色史诗——厦门三个地下党组织老党员回忆录》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链接2:张月英、郑秀宝的回忆

解放初的郑秀宝


张月英:1949年3月2日,郑秀宝和梁明富等16位同志住在我家里,同敌人进行地下斗争。郑秀宝和刘惜芬等4位女同志同我睡在一起。在那些日子里,你们把革命的真理告诉我们一家人,鼓励我们进步。这些话我牢牢记住。解放前,我们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引自《给郑秀宝同志的信》 见《厦门日报》1957年2月28日)

郑秀宝在《给地下革命群众张月英的回信》中说:“你全家不怕危险,掩护革命同志的安全;你像母亲一样关怀我们每个同志,想尽一切办法来照顾我们;夜里,你老人家总爱伴着我们,要我们给你讲妇女解放的道理。那时,我们相聚得多么亲热,你的家就像我们的家一样。”(引自《郑秀宝》鹭江出版社)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