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曾经极度缺水。1955年10月建成的高集海堤使得引水入岛成为现实。1958年,坂头水库的水通过海堤进入厦门岛,水渠从高崎到安兜,在安兜设提水站将水头提升,利用自然高差沿安兜—枋湖—薛岭—后埔—吕厝方向,流到设在莲坂的自来水公司蓄水池。这一条水渠大多是硬挖出来的明渠,到了后埔社前,地势渐低,明渠高出地面。

  民国12年(1923)所修建的禾山第一条公路(美仁宫—江头),从吕厝分叉到后埔。1956年底,鹰厦铁路从后埔社西经过,从此,这条旧马路穿越铁路就得上下陡坡,进入后埔。引水明渠到了这里,采用U形下沉管道(称“倒虹吸”)穿过这条旧马路。这个地方后埔人叫“水渠头”。水渠过了这里转向西南方,到了今金彩花苑一带经过6孔、高约二层楼的石拱渡槽通过吕厝,流向莲坂的水厂。

新建的后埔大渡槽 (倪海摄《厦门日报》1959.3.27)

后来,引水渠全部改成地下暗渠,明渠、渡槽,都不见了。

如今,还可以看到用于农业灌溉的渡槽,只有在坂上社内的那一段。高高的石头墩上凌空架着一节节长长的水槽,在坂上社密密匝匝的民居楼房包围中,这一特立独行的风物给予经过它脚下熙熙攘攘的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

坂上社的地形,社头路边的园地较高,叫山平顶。相当于如今从枋湖北二路进坂上的社口。当年,为了解决这一片土地的浇水灌溉,人们从埭辽水库抽水把水头打高,经过一千多米长的渡槽,流经坂上社边的果子园,到山平顶的园地。

这个渡槽的一节节水槽,是农民中的能工巧匠用土办法在地上做出来的。他们钉木模,扎钢筋,布铁网、捣水泥,搞出了轻便又坚固的水槽。这在当时没有预制的产品,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是多么难能可贵。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水槽还屹立不倒还昂首挺胸,足于打脸无数“豆腐渣”工程。或许是太过于珍惜当年的成果,人们舍不得拆掉,把这“战天斗地”的标志留到今天,这更加可贵。

坂上凌空的渡槽(2011)

坂上渡槽下熙熙攘攘的人群(2011)

2013年的坂上渡槽

古时候,五通是个游离于嘉禾屿的岛,只有在海水退潮见底的时候才能趟过店里、西头之间三四百米的海滩。后来,由于海面的变化和泥土的淤积,五通岛和嘉禾屿(厦门岛)连成一片。

五通是厦门岛最干旱的地方。1960年湖边水库修建,水库的水经过湖边顶社的抽水站扬高,可以从马厝—林边—田头,流到西头社。从西头要流到店里,就必须在古海滩的低地上架设渡槽。上世纪70年代初,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五通人用石头建起了长五六百米的石头渡槽,把湖边水库的水引到店里东龙宫后的高地上,灌溉着店里、浦口、霞边的田园。

西头社残留的五通渡槽的石头支架(2011)

从店里的老照片看五通渡槽1992年(林智育提供)

后埔的渡槽,坂上、五通的渡槽,这块土地上的一个个引水渡槽印记着前辈人奋斗的身影。尽管这些身影已经远去,他们用双手改造大地建设家园的精神,总要流传。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