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禾山照片的故事,希望更多老禾山照片出现。


052 工程第五大队全体员工修建厦禾公路(高马段)完工摄影纪念 1954.1.15 (紫日 提供)

人太多了,手机横着看

1923年,厦禾公路建成,起点美仁宫,经江头到后埔路口,是厦门市区和禾山惟一的交通要道。1928年建成江头—安兜段。1940年,日军修筑禾山机场,把吕厝—江头一安兜段公路拓宽、取直,并沿着安兜街到飞机场。这一来,厦禾公路从美仁宫延伸到飞机场,后来又修到高崎。

1929年,从江头往乌石浦、马垅方向建成了江头—乌石浦的江浦公路、乌石浦—马垅坪的乌坪公路。但是从马垅坪到高崎,受制于殿前和埔仔(中埔)隔着一片海湾,所以没能修通。

解放后,政府组织力量,建殿前和埔仔间的堤岸,修通高崎到马垅之间的公路。从此,市区到高崎,从美仁宫-江头,改走乌石浦-马垅-殿前方向,称厦禾公路。厦禾公路是厦门—福州公路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叫福厦公路,即今嘉禾路的前身。

照片中,修建厦禾公路高(崎)马(垅)段的工程第五大队200多人,齐聚在殿前、马垅之间的石鼓山前的公路边,依山坡或站立或席地而坐,人们带着锣鼓(右下角),举着“劳动光荣”“模范分队”“优胜”等旗帜,无论男女,个个充满喜悦和自豪的神情。那时候没有机械施工,只能是手挖肩挑的“人海战术”,靠劳动的双手改造这片土地的每一片角落。

殿前的父老弟兄,建国初期你们参加过“工程第五大队”组织的这场劳动吗?


链接1:殿前社东侧的公路2011.7.(黄国富摄)

殿前社东侧的公路,今殿前三路是当年的厦禾公路(福厦公路)。公路边上的木麻黄是那时的行道树。从市区到高崎的旧公路,只有这一段保留至今。


链接2:殿前社东侧的公路2024.6.(黄国富摄)

十几年过去,树被“剃头”了,楼建起来了,当年的厦禾公路(福厦公路)印记更模糊了。


链接3:厦禾公路加宽改线(《厦门日报》1957.2.19)

1955年10月,高集海堤建成通车,出入厦门岛上的汽车顿时增多,厦禾公路拥挤不堪。1957年春节刚过,拓宽文灶—凤屿一段的工程马上动工。同时动工的还有新修一条吕厝直到乌石浦的公路。


链接4:吕厝至乌石浦直通汽车(《厦门日报》1959.2.12)

  果然,过了2年,从吕厝建一条堤岸穿过筼筜港到乌石浦的工程如期完成。厦禾公路(福厦路)不用再绕江头街。吕厝起点就是如今的湖滨北路、嘉禾路、吕岭路的交接处,90年代这里建有公路转盘,俗称“吕厝转盘”。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 183 渡槽

厦门岛曾经极度缺水。1955年10月建成的高集海堤使得引水入岛成为现实。1958年,坂头水库的水通过海堤进入厦门岛,水渠从高崎到安兜,在安兜设提水站将水头提升,利用自然高差沿安兜—枋湖—薛岭—后埔—吕厝方向,流到设在莲坂的自来水公司蓄水池。

湖里掌故之182 石脚桶

本地乡村的井台边上,原本大多有扁状、圆形的厚重石头凿成的洗衣池,乡人称“石脚桶”。家用的“脚桶”是木头做的,直径最多也不及1米,放在院子的角落洗衣服。可能早先也用来洗脚,所以叫脚桶。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