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乡村的井台边上,原本大多有扁状、圆形的厚重石头凿成的洗衣池,乡人称“石脚桶”。家用的“脚桶”是木头做的,直径最多也不及1米,放在院子的角落洗衣服。可能早先也用来洗脚,所以叫脚桶。
井台上的石脚桶,插秧、下海后回来的农人可以方便地站上去洗脚,说它是脚桶名副其实。不过,石脚桶大多是用来洗衣服洗被褥,当然,也用来洗番薯、萝卜等。
石脚桶直径大概1米2、3,形状如大木盆,底部的边上凿有一个出水孔,用木头或者废布做为塞子,大多数还雕有斜面的搓衣板,非常实用。有的不设搓衣板,这样装东西的体积就大得多,但是洗衣服就不太方便,需要另外加上横的石板或者洗衣板。
大多数石脚桶还保留着一个突出的“耳”,这是用来放置东西比如脸盆的地方。
坂美65号石脚桶(2011)
东宅76号石脚桶(2014)
枋湖237号石脚桶(2011)
泥金有泰别墅石脚桶(2014)
枋湖井边的石脚桶(2014)
梧桐井边的石脚桶(2013)
西潘墙脚的石脚桶(2011)
祥店巷子里的石脚桶(江清良 提供)
打造这样一个石脚桶,少说也要费上石匠6、7天的辛苦,连同在山上寻找合适的石头,开采出石头胚,再进行加工,那就更加不容易。
脚桶下总要用石片或者砖头垫,使它具有一定斜度,方便放水,因而底下会有几厘米的缝隙,缝隙中常常是蟾蜍、青蛙躲藏的地方,到了晚上,它们的叫声混着边上和野地里的蟋蟀、蛙鸣,组成乡村夜晚的“合唱”。
坂上石脚桶(2010)
殿前番仔楼石脚桶(2014)
高林93号石脚桶(2011)
枋湖179号石脚桶(2011)
枋湖357号石脚桶(2016)
枋湖390号石脚桶(2016)
田里46号石脚桶(2011)
田里129号石脚桶(2011)
田里井边的石脚桶(2016)
围里378号石脚桶(2012)
梧桐井边的石脚桶(2012)
西头社的石脚桶(2012)
霞边社的石脚桶(2010)
昭塘60号石脚桶(2012)
院子里的木脚桶是自家私用的,村子井台旁的石脚桶却是大家公用。石脚桶有的是家族购置,有的是乡绅行善事、积功德,为全村人所置用。
石脚桶几乎不会破损,有的村子因匪盗或者瘟疫而“倒社”,笨重的石脚桶却留下来了,临近的村社把它当宝贝,从几里地外扛回村子里给大家使用。
田中央社的石脚桶从海边的郑厝移来(2008)
县后陈简的“4块大厝”,巷子中凿有深井,有这口井,巷子就叫“井巷”。此井得以县后山下来的泉水,井水清冽甘甜,除了供整个家族使用还供半个村子的人食用。时至今日,虽然用上了自来水,许多人家还会到这里洗涤。井旁有双圆联璧石脚桶,方便洗刷。这是本地最大最精致的石脚桶。这个石脚桶是房子的主人特地从外地采回来的,它不像本地常见的花岗岩,石头的质地较细较软,乡人常在它的壁上磨刀,时间一久竟也磨出凹陷。
县后“4块大厝”的双联石脚桶是本地最大最精致的石脚桶。
透过石脚桶,我们可以看到先辈们取之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活智慧,公益利群共有共享的乡村伦理。
然而,在乡村拆迁的过程中,石脚桶和石磨、石臼、石轱辘一道,被当着是不起眼的旧物,随意丢弃。等到有一天,想起要唤起乡愁,留住记忆,它们已经没了。
人们啊,总是这样,什么时候才会“且行且珍惜”!
乌石浦祖厝边上的石臼(2012)
西林社的石臼(2012)
仑后社的石臼(2014)
高林278号边上的石臼(2018)
高林131号的石磨盘(2017)
仑后祖厝边上的石轱辘(2018)
泥金105号的石轱辘(2014)
坂上105号的石轱辘(2024)
忠仑社的元宝石(2011)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