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日报》1911年10月25日,本坡

郭某有一儿,年仅三四岁,前日有远客到其家,儿竟与客举手为礼,客视儿不俗,乃谓儿曰:“余闻汝系是叻产,但未识能知巫语否?”儿乃对曰:“余实中国人,不说巫人话。”客又曰:“汝既谓中国人,能知中国事否?”儿曰:“余家父尝言,吾中国昔为满人占夺,吾祖宗为满人所杀,此仇有不共戴天,余常切齿痛恨,欲报此仇久矣!焉得不知。”容闻儿语,甚为诧异,赞羡不已,乃抚儿背称可儿者再云:“噫!三四岁孩童,尚知报仇,吾不知一般戴仇为君之保党闻之,自知有愧否耳”。


点评:辛亥革命之前,南洋各商埠纷纷筹设阅书社及兴办报刊,以宣扬反清言论。当时,闽粤华侨积极响应,捐钱出力大皆出自本心,为后来革命的成功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诚如此报文所说,三四岁小儿竟知民族大义,想必是在父辈熏陶下自然而然,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宣扬的目的杜撰了这个故事,但整体上看,当时的南洋确实对祖国有相当大的关注,气氛也相当热烈。

本文内容由: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