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禾山照片的故事,希望更多老禾山照片出现。
045“官荣”石刻(转自《湖里文史资料》第6辑 叶更新、何丙仲提供)
“官荣”石刻是厦门岛上著名的古代摩崖石刻。许多史书如明代《闽书》、清代《泉州府志》《厦门志》都有记载。“官荣”石刻的位置在哪里?有记“嘉禾烟墩山下”,有说“在城东文公山东”又说“在古楼径旁”。莫衷一是。厦门著名文化耆宿李僖认为:“‘官荣’字在古楼路旁”。
后来,有心之士遍寻无迹,留下许多遗憾。幸有莲坂莲溪叶氏族裔、厦门文史界老前辈叶更新先生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并排的7位白衣黑裙的少女,为叶家女眷。其时在清明节之前,位于“官荣”石刻前、叶氏先祖叶十五郎墓旁边。
“官荣”二字,实有隐喻。“官”字的上部和“荣”字的下部,可以组合为“宋”字。相传,南宋末年,元军破宋都建康(今南京),小皇帝赵昰为众臣所护仓惶南逃,过泉州、同安,从五通渡登嘉禾屿。过云顶岩下的古楼时,受百姓之济,丞相陆秀夫留下“官荣”二字。宋帝是否路过嘉禾屿,“官荣”是否陆秀夫所书,难于证实。在外族入侵的时候,“官荣”不蒂是爱国忠君的曲意表达,所以数百年来为人们所乐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楼及周边的山石大量被开采,供军用工事、禾山民居、何厝围海筑堤所用。“官荣”石刻大约毁于那时,留下遗憾。
许多史迹胜景,毁在我们自己手里,“官荣”石刻便是一例。后人只有扼腕顿足、长叹无语!
链接1:莲溪叶氏族谱中叶十五郎(叶元潾)夫妇葬“古楼山”的记载
叶郑氏,名二十六娘,古楼人,因而叶氏夫妇墓葬于古楼山。
链接2:今高刘山东南侧的叶十五郎墓园 2024.4.
“高刘山”即古楼山,“高刘”取“古楼”本地话的谐音。照片中的巨石上刻“宋十五郎叶公墓”7字,其右侧为叶夫人郑氏墓。此墓葬今为思明区不可移动文物。墓园所设的构件、碑石,均非原物。巨石左侧下有部队依天然石洞掘而建造的多层碉堡。
链接3:叶十五郎墓园的“官荣”2字 2024.4.
此“官荣”2字为叶氏后人在2018年所仿刻。字体笔势,与老照片几无差异,实属难得。
链接4:石墓头—石胄头
叶十五郎墓隐于巨石之下,以石为墓。巨石突兀,其势峥嵘,此墓穴号“猛虎眺墙”,为前埔、古楼一带乡人所熟知。因有此墓,山体临海处的小村社称“石墓头”(今已不存),山体后侧西南的村社称“墓后”。
“墓后”依本地话禾山音(mo)雅为“茂后”,至今没有异议,属黄厝社区。(见今地图)
然而,“石墓头”雅为“石茂头”,却衍生出诸多莫名其妙的地名。“墓”的本地禾山音和“磨”、“帽”相似,所以有的写成“石磨头”、“石帽头”。于是有人就揣想,说巨石形如石磨、帽子。又因“帽”字普通话音与“冒”相同,所以又写成“石冒头”。写来写去,错成“石胃头”,由此衍生出“石渭头”,又错写成“石胄头”。冒—胃—胄,形近而错,可以理解。却有人,而且是分量很重的人出面圆其说,说“因巨石如头盔,胄是头盔”,所以写成“石胄头”。殊不知“胄”字本地话如何发言,叫当地人哭笑不得。
石墓,巨石的形状是什么样子,估计那些说是“石磨、石帽、石胄”的人,没有去看过。
一个“石墓头”生出了这么多似是而非的地名,有的还堂而皇之写进车站、污水厂,甚至写入志书,这也太奇葩了!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