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社西,原本有神山、楼仔顶山、东山,数座山头,山岩累累,绿树成荫。如今,神山大名鼎鼎,已经辟为红色教育基地;楼仔顶山的山石早已开采殆尽,不见踪影;东山虽然还能见到一二突立的大石,却看不出是山头的模样。东山明明在殿前之西,为何叫东山?的确让人费解。

殿前“东山胜景”牌坊

相传古时候东山的山下,如今殿前夜市那个地方,是一片肥沃的农田。东山顶上的白鹤时常振翅盘旋,忽而俯冲下田觅食害虫。于是,这地方形成一个“白鹤下田”的胜景。在老禾山,除了“白鹤下田”,还有“乌鸦下田”、“白鸰鸶下田”,都是吉穴瑞景。不过,只有殿前的“白鹤下田”形成崇拜。传说东山的白鹤成仙,下凡解救黎庶疾苦,深得人们崇敬。东山上有块大岩石,上面隐约可见仙人足迹、仙人形象和二只仙鹤身影,一只单脚独立,一只展翅飞翔。人们就在东山上建庙宇供奉“白鹤仙祖”,叫东山岩。“岩”,不仅指岩石,在厦门还表示寺庙。白鹤仙祖殿前人称仙祖,所以东山岩俗称仙祖宫、仙公宫。

殿前东山岩

殿前东山岩

据说东山岩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此后多有修缮,但毁于文革期间,1980年重建,2000年后又重修。

东山岩是湖里区唯一一座以动物崇拜为主神祗的宫庙。正殿今尚存有巨石,不设神龛,而是在岩石前摆放神像。所塑的白鹤仙祖是一个梳着双丫盘发,头戴托日云纹环冠,左手持宝珠,右手高举拂尘,威风凛凛形象可掬的童子。身后有2只白鹤相伴,一只昂首独立,一只展翅飞翔。大门上有印童、剑童伺卫。信众认为白鹤仙祖能消灾赐福,尤其擅于救治妇幼疾病,原以签诗灵验而著名,引来四方的香火。

东山岩没有佛龛,白鹤仙祖神像就在大岩石前,背后是站立和飞翔的2只白鹤

东山岩原以签诗灵验而著名

东山岩依山而筑,包含山门、庙宇、侧庑、拜亭、凉亭、碑亭、戏台的一组建筑群,占地广阔。主殿中间为高企的四垂顶,燕尾高跷,斗拱穿梁,精雕细刻,前有明廊,开三川门,门上有“东山胜景”立匾,明廊立龙柱、蠇虎窗,前方是龙柱拜亭,左舍右廊,并有双亭,其东侧尚有福德庙及静修寺,数座宫庙建筑相邻,环境闹中取静,是村民上香祈福、休闲聚会的好去处。

殿前东山岩(2024)

殿前东山岩戏台

殿前东山岩(2016)

殿前东山岩,那时候又称“白鹤寺”(约2000年)

东山岩的对联都突出所奉的白鹤仙祖,如:白鹤音清和风送,仙祖心慈甘露来;白鹤翔空萦回殿前梓生千家宏福,仙祖驾返坐镇东山圣地万民康泰;佳碞奇石留鹤影,名山胜地有仙踪。

每年的八月十四是白鹤仙祖圣诞,东山岩都会组织各种神事庆典,形成了热闹的庙会。

殿前白鹤仙祖信仰流传数百年。如今,虽说宫庙里的签诗也少有人求卜,更缺了“解签”的能人。但是,那高洁的白鹤和可爱的仙人形象,陪伴着一代代殿前人;那“白鹤下田”的景象,永远是殿前人心中家乡最有诗意的模样。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