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笋冻,闽南黑暗料理之一,是极具闽南特色的沿海名产,厦漳泉三市皆有之。
土笋冻,其原料为土笋,又称土蚯、土虬,学名为可口革囊星虫,类似沙虫而短,富含胶质,洗净煮熟后可连汤结冻,是旧时闽南避暑凉品。土笋产于沿海滩涂,对土质、水质要求高,因近来闽南沿海多兴填海造陆,或改造成观光沙滩,土笋日渐消亡,目前市面上所售土笋冻的原料,多来自滩涂遍布的宁德市。
事实上,福建沿海各市皆有土笋,或作羹食,或作冻品,惟漳、泉两府旧地因开发了土笋冻而将之奉为本地物产名品。泉州,以安海土笋冻最是闻名,如今在泉州、厦门街头巷尾常可见其招牌;漳州土笋冻,旧出海澄县,以海沧最为人所知,浮宫、白水一带的名气也相当响亮。两种土笋冻,并不完全一致,安海土笋冻所用星虫个大而皮色发黄,作成冻后,星虫排列整齐且呈现淡白色;而海沧土笋冻的星虫则细小而偏黑、偏紫,冻中星虫杂乱分布,略呈细丝状。因此,根据土笋冻的形状和颜色,便很容易区分土笋冻的派别。
安海土笋冻,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安海土笋冻》(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早期,厦门岛及同安的土笋冻与海沧相似,究其原因,无外乎此地滩涂皆饮九龙江水,土笋品类一致罢了;而安海土笋多产自五里桥所在内湾,又是另一品种,以故,两地各自就地取材,造就了两种不同的土笋冻型式。
70年代以前,海沧湾滩涂遍布,随处都有土笋生长,尽管那时食物紧缺,但海沧人却未将土笋当做珍馐束之高阁,而是取之用作鸡鸭饲料,其贱如土这般。就算有人花费大量力气将之作成杯冻,单价亦不超过一分钱。然而,随着海沧湾、厦门筼筜港相继填海造陆,两个土笋主产区迅速消失,漳派土笋冻开始在厦门地区势弱。尽管期间,海沧东屿海鲜一条街开创了短暂的辉煌,将土笋冻、章鱼、土龙汤等海沧海鲜三宝推向市场,但仍然无法改变漳派土笋冻在厦门供不应求的尴尬境地,于是,久而久之,人们甚至忘记了,在土笋冻的世界里,还有所谓漳派一说。
海沧土笋冻,图片来自海沧区人民政府官网《闽南土笋冻制作技艺》,林联和供图
今人提及土笋冻,必引经据典溯其渊源:言“土笋冻”之出处,多指周亮工的《闽小记》,“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言“土笋”之来源,则推明万历二十四年屠本畯所著之《闽中海错疏》,卷下介部,“泥笋,其形如笋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笋”。然以上二说,却相当局限,至少在笔者认知范围内,尚不足以言“最早”。
查《八闽通志》、《闽书》,全省皆无土笋相关记载。以二书为上限,综览漳、泉府县志,或可理清土笋及土笋冻的真实渊源,免得未知所以者继续以讹传讹。
其一,于漳州,或可言“早”:
漳州现存最早的府志正德《漳州府志》,及海沧所在县最早的县志嘉靖《龙溪县志》均未见土笋记载。一直到明万历元年的《漳州府志》,土笋才以“泥笋”的称谓第一次面世。此记录,较之《闽小记》和《闽中海错疏》更早。然,万历元年,海沧所在海澄县刚建立数年,卷三十海澄县·舆地志·物产并无实质内容,仅备注到“与龙溪同”。此外卷一漳州府舆地志·物产[鳞部、介部]也写到,“以上多出漳浦、诏安、海澄三县”。如此,土笋应是龙溪(龙溪靠海处于嘉靖末年析置海澄县,故此处应专指海澄县)、漳浦、诏安、海澄等四县的共有物产。
《漳州府志》卷十三龙溪县·舆地志·物产,[泥笋]:“状如银鱼,夏月煮成冻,极甘美”,其[银鱼]云,“色白无鳞,如银筋,然味极甘美,又呼面条鱼”。
继至明万历四十一年全新改版的《漳州府志》,仍沿用前志对土笋的描述。
《漳州府志》卷二十七风土志下·物产,[泥笋],“状如银鱼,夏月煮成冻,极甘美”。
迟至崇祯年间,海澄县名义上的第一本县志出炉,作者之一张燮博览群书,在漳志的记录之外,还引用了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关于土笋的描述。
《海澄县志》卷十一风土志·物产·鱼之属,[泥笋],“状如银鱼,夏月煮成冻,极甘美,《海物疏》曰,‘形如笋而小,形丑味甘’”。
康熙《海澄县志》一改崇祯志风格,将土笋的形貌由银鱼改为沙蚕(应作沙虫更合适些),更贴切实际。该时期的《漳浦县志》,只见有“沙蚕”和“土钻”,却未有土笋,或许漳浦并不以土笋为奇吧。
《海澄县志》卷十一风土志·物产·鱼之属,[泥笋],“形如笋,稍似沙蚕,钻海泥中,其美异常,冻食尤佳”。其[沙蚕]云,“生沙泥,长可二三寸,味甘”。
最后是乾隆《海澄县志》,在康熙志基础上,有关土笋的描述又丰富了许多。相比同期的乾隆《龙溪县志》,仍维持万历时的写法(卷十九物产·鳞之属,[泥笋],“状如银鱼,夏月煮成冻,极甘美”)。显然,土笋是海澄县特产无疑。
《海澄县志》卷十五风土志·物产·鱼之属,[泥笋],“生沙泥中,类沙蚕,煮之成冻,清痰火,补脾血,又极爽口。作羹亦佳,知味者谓不歉坡翁所谓玉版羹也”
其二,于泉州,或可言“广”:
泉州现存最早的《泉州府志》修自万历年,该志未见土笋记载。因志书收集有限,笔者未能遍及泉州各属县明代县志版本,仅识得泉属最早出处来自康熙时期的《大同志》(又称《同安县志》)。大同志将土笋称作“泥虬”,与漳州写法不同。《闽中海错疏》关于土笋的描述,名字上与漳志相同,但分类上却与大同志同归“介属”,又与澄志“鱼属”不同。
《大同志》卷四物产志·介属,[泥虬],“类沙蚕而色紫,可浄煮作冻”,其[沙蚕]云,“一名龙肠,生海沙中,色白味甘,鲜食甚佳,晒干不如”。
至乾隆年间,泉州及下属的同安(含厦门)、晋江等县都增加了土笋的字条,泉志将土笋重命名为塗蚕(同土蚕),且在《大同志》的基础上强调了同安人的称谓“泥虬”,或暗示此物多见于同安县;《同安县志》则兼顾了大同志和同期府志的内容,只是将“同安人”三字去除;然《晋江县志》,却在府志的基础上将同安人改为“土人”;同属同安辖域的《鹭江志》,则在府志的基础上稍作改造。整体上看,乾隆各方志关于土笋的描述,大体上是对《大同志》的继承,可见,各府县已经开始重视辖域内的土笋经济和影响力了。
《泉州府志》卷十九物产·鳞之属,[塗蚕],“类沙蚕而紫色,同安人谓之泥虬,可净煮作冻”。
《同安县志》卷十四·物产·鳞之属,[涂蚕],“类沙蚕而色紫,谓之塗虬,净煮之可作冻”
《晋江县志》卷一舆地志·物产·鳞之属,[塗蚕],“类沙蚕而紫色,土人谓之泥虬,可净煮作冻”
《鹭江志》卷三·土产·介之属,[涂蚕],“一名泥缪,亦可净煮作冻”。
之后,道光《晋江县志》基本延续乾隆本的写法;而《安海志》则仅提到“泥蚕”之名;民国《南安县志》在乾隆泉志基础上将同安人修改为“泉州人”。
《晋江县志》卷七十三物产志·鳞之属,[塗蚕],“类沙蚕而紫色,土人谓之泥虬,可净煮作冻”。
《安海志》卷四物类志·虫鱼,“介类之佳者则有蟳蠘鲎蚶蚌蛤蛏竹蛏蛤蜊牡蛎车螯…泥蚕沙蚕,凡海物得四时之气不同,各乘气候而至,渔人及时设收,有无多寡,岁各不同,亦如五谷之有丰歉云”。
《南安县志》卷十一物产志之二·鳞之属,[塗蚕],“类沙蚕而紫色,泉州人谓之泥虬,可净煮作冻”。
最后到了民国,关于土笋及土笋冻的认知算是定型了。《同安县志》似乎认可了周亮工在《闽小记》中对土笋冻偏寒的说法,故加入了同安人就食土笋冻喜好搭配芥末的吃法内容;而《厦门市志》则将篇幅给了土笋冻的做法。此时,不管是名称、做法还是吃法,土笋冻都与当代无异,那么从清代到民国,关于土笋冻的质变又是如何?此流不得而知也。
《同安县志》卷十一鳞属,[土笋],“冬月生于海滨,形如蚯蚓,味甘,原名塗参,又名泥虬,性寒,多食令人泄,煮冻和芥末食之则无病”。
《厦门市志》卷十物产志·鱼介类之分述,[塗笋],“出海田岸上,状如蚯蚓,长寸余,皮粗赤色,去其外皮肉白,合石花菜煮而熟之,汤凝成冻,名塗笋冻”。
由上可见:
土笋及土笋冻,以笔者所考,最早的出处应是明万历元年的《漳州府志》,其名为“泥笋”。约莫在嘉靖、隆庆年间(按漳州府县志载,应在万历元年以前,嘉靖十三年以后)土笋冻开始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受众分布在九龙江出海口所在的海湾,上起晋江南,下迄漳浦北,相当于今天的金厦湾。从记载上看,以漳州《海澄县志》和泉州《同安县志》(今属厦门市)最为详细,该地区也是今日土笋冻主要消费区之一。
(余论:土笋冻的出现时期与分布区,与明代月港通贩东西洋及嘉靖大倭乱高度重合,其起源或与之有关,而土笋一名之由来,或是“泥笋”与“土虬”的结合)
附载:
○乾隆《福州府志》卷廿六物产二·鳞之属,[泥笋],“其形如笋而小,形丑味甘,一名土笋。《闽小记》:‘余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美。但闻其生于海滨,形类蚯蚓,终不识作何状。后阅宁波志,沙噀,块然一物如牛马肠脏,头长可五六寸许,胖软如水虫,无首无目无皮骨,但能蠕动,触之则缩小如桃栗,徐复臃肿,去涎腥,杂五辣煮之,脆美为上味。乃知余所食者即沙噀也,闽人讹呼为笋云。沙噀,性大寒,多食能令人暴下,谢在杭作泥笋’”。[土蟀],“形如蚯蚓”。
○乾隆《福宁府志》卷十二食货志·物产·鳞属,[泥笋],“形如笋而小,味甘”。
○乾隆《福清县志》卷二地舆志·物产·鳞之属,[土笋],“生于海滨,略如蚯蚓,冬月生,一名沙噀”。
○嘉庆《福鼎县志》卷三物产·鳞属,[泥笋],“形如笋而小,味甘”。
○道光《新修罗源县志》卷廿八物产·鳞之属,[泥笋],“如蚯蚓,一名沙噀,冬月生,一种短者俗呼泥钉”。
○民国《平潭县志》卷十一物产志·鳞之属,[土笋],“生于海滨,略如蚯蚓,冬月生,一名沙噀,按府志,作土蟀”。
参考资料:
朱家麟.厦门吃海记.厦门:鹭江出版社,2016年第1版
本文内容由: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