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关注星马泰华侨历史者,一定会在某个不经意间见过“霞沧”这个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华侨祖籍地。在南洋,“霞沧”往往和陈姓同时出现,二者相得益彰,颇为显赫,然而与其名气不相匹配的是,没有人能够肯定地将“霞沧”与国内的某个地方对应上,以至于“
霞沧”在哪,竟成了悬案,在不同的场合众说纷纭。
马六甲甲必丹陈承阳墓,@山仰陈嘉伟
华侨史活字典郑来发先生每每谈及“霞沧”,也颇为感慨,这大概是他的极少数的研究遗憾之一。郑先曾针对《马六甲三宝山墓碑集录 (1614-1820)》一书关于华人祖籍地错误的认定做了一篇长达七千余字的纠缪与考证:《马六甲三宝山墓碑籍贯考略》。原书将马六甲荷属时期甲必丹陈承阳的祖籍地“霞沧”推测为原同安县、今厦门市的别称,郑先在考证中首先将之否定,然后将“霞沧”解析为下仓或下苍的雅化地名,最后结合当时马六甲华人主要来自漳州府和同安县的事实,提供其所知的两个可能的漳州地点,其一为龙海区海澄镇下仓社,其二为芗城区石亭镇下苍村,前者因主姓蔡而被郑先优先排除,最终定论:下苍村,辖有:下苍、楼坑、徐山三个自然村,总人口1720人,414户,现为李、黄、陈、梁、许等姓氏所居…陈承阳籍贯“霞沧”很可能来自这个村。
然而,“霞沧”指代哪里,在郑先考证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未见新的线索,这显然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被破解的谜。或许,“霞沧”在闽南祖地,已经被淹没在百年芳华里了吧。然而,对于郑先来说,解谜之法似乎另有蹊径可走,每当时机允许,郑先都会不遗余力地教授若干后辈找寻华侨祖籍地的方法,此即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结郑先若干年的熏陶成果,仅针对“霞沧”的地名解读,或许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其一,闽南人极爱文雅,口语和书面语里的地名往往各不相同,然细究用字,无非在谐音的基础上选择美好的用字,如“霞”,一般对应“下”,常见地名如海沧下尾之“霞美”,下杨之“霞阳”;而“沧”则可能是“仓”、“苍”、“村”,常见如角美仓里之“沧里”。
其二,在既有地名基础上增加美化和别称,如漳州也常被写作“临漳”、“清漳”,此例也适用于邻居汀州的雅化“临汀”,然而漳州还有个专属的别号“霞漳”,可谓独一无二。因霞沧可能来自漳州,而霞漳的“霞”源头为丹霞山或丹霞屿,因之联想到丹霞屿所在的九龙江口,霞沧可能是“某沧”、“某仓”或“沧某”的别号。
新加坡霞沧陈门蔡氏墓,@山仰陈嘉伟
之前,关于“霞沧”的种种推测,往往依据第一种解读,而关于第二种,在郑先的提醒下,似乎也成为一种可能。
马六甲荷属时期的甲必丹,各任之间往往沾亲带故,如前两任甲必丹为来自龙海区榜山镇“文山”的郑氏父子;中间有四人来自厦门思明区曾厝垵村的李氏和曾氏,他们互为父子和翁婿;“霞沧”陈承阳之后担任甲必丹的是来自“沧江”的陈起厚,陈起厚之后是来自龙海区海澄镇“谢仓”的儿女亲家蔡士章。从以上规律看,我们很难不怀疑“霞沧”陈承阳与“沧江”陈起厚、“谢仓”蔡士章是否也存在某种联系,莫非“霞沧”的沧即指代“沧江”和“谢仓”?
马六甲甲必丹陈起厚墓,@山仰陈嘉伟,@大马阮湧俰
陈起厚及两位常被关注的妻妾在马六甲的墓碑中均镌刻有“沧江”的地望,如果按第二种解读方式,加上马六甲各任甲必丹的联系,或许“霞沧”、“沧江”就是“谢仓”的另一种写法或叫法。从读音上,“霞沧”与“谢仓”接近,从美化上,“沧江”是“某仓”最理想的雅号,只不过,不同姓氏在选用地名用字时,走了不同的路线,蔡姓使用“谢仓”,陈姓使用“霞沧”或“沧江”?与此案例相同的有如海沧囷瑶村雍厝社,周姓使用“雍厝”,雍姓则使用“蒲源”,经这番自我推演,都快自我说服了。然而,山仰陈嘉伟立即驳斥了这荒唐的推论,据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位于马六甲阿逸黎黎的另一位陈起厚妾室叶氏墓中,其地望写作“海仓”,如此,关于陈起厚的籍贯地,便如人们第一眼想到的一般,即来自海沧。
新加坡霞沧陈恭德墓,@山仰陈嘉伟
那么,通过甲必丹的联系想要把“霞沧”定位于海澄镇“谢仓”便说不通了。退而求其次,将“霞漳”引向“沧江”又当如何呢?作为沧江陈氏的研究代言人,山仰陈嘉伟认为,在没有充足的证据出现前,将“霞沧”定义为“沧江”,或者将“沧江”指向“山仰”都不太适宜。噫!陈君治学之严谨,不愧郑先所赞之“一流的文史侦探家”。
新加坡武吉布朗霞沧陈刚直墓
就在大家感慨“霞沧”之毫无头绪时,石溪黄跃忠在南安许志强先生赠送的《南洋名人集传》中竟惊奇发现了“霞沧”的新线索,其第二册《下》陈文于条中载,“陈君文于,闽同安下仓社人,刚直义侠…”。前不久,我刚参加完灌口好友婚礼,曾因车胎漏气在临近之上塘村停歇,偶见得辖地“下村”地名,此番看到跃忠兄的信息,脑袋马上有千万伏电流轰击的爆炸感。姑且不管陈文于何许人,单单其“同安下仓”便已具备充分信息,于是,按图索骥,查阅各版本大同志及清代同安县古地名,果真找得唯一的“霞沧”痕迹:同安县明盛乡安仁里十五都排前磜岸保(县志作排前磜洋保)辖有“下苍”,又作“霞仓”。如此一二,或许已明,“霞沧”即旧时同安县下苍社,今为集美区灌口镇上塘村下村社。
然而下村社幅员并不大,是否还有陈氏宗族及相应的痕迹,只能待来者细考,仅将近期所得罗略于上,特感慨得高人指引,“众人拾柴火焰高”,诚不我欺也。
本文内容由: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