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代志书
✚《台湾府志》卷9「外志•灾祥」,清康熙三十四年,高拱乾补纂[1]:
辛酉年,疫。先是,有神曰「天行使者」来居陈永华宅,永华与相酬接。自是,郑之主臣、眷属,凋丧殆尽。
✚《诸罗县志》卷8「风俗•杂俗」,清康熙五十五年,周钟瑄主修、陈梦林等纂[2]:
敛金造船,器用币帛服食悉备,召巫设坛,名曰王醮。三岁一举,以送瘟王,醮毕,盛席演戏,执事俨恪跽进酒食,既毕,乃送船入水,顺流扬帆以去。或泊其岸,则其乡多厉,必更禳之。相传昔有荷兰人夜遇船于海洋,疑为贼艘,举炮攻击,往来闪烁,至天明,望见满船皆纸糊神像,众大骇,不数日,疫死过半。近年有舆船而焚诸水次者,代木以竹,五采纸褙而饰之。每一醮动数百金,少亦中人数倍之产,虽穷乡僻壤,莫敢恡者。
✚《台湾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之“杂俗”,康熙五十九年,王礼主修、陈文达编纂[3]:
台尚王醮,三年一举,取送瘟之义也,附郭乡村皆然。境内之人,鸠金造舟,设瘟王三座,纸为之,延道土设醮,或二日夜、三日夜不等,总以末日盛设筵席演戏,名曰请王。进酒上菜,择一人晓事者,跪而致之。酒毕,将瘟王置船上,凡百食物、器用、财宝,无一不具。十余年以前,船皆制造,风篷、桅、舵毕备。醮毕,送至大海,然后驾小船回来。近年易木以竹,用纸制成,物用皆同,醮毕,抬至水涯焚焉。凡设一醮,动费数百金,即至省者亦近百焉,真为无益之费也。沿习既久,禁止实难,节费省用,是在贤有司加之意焉耳。相传昔年有王船一只放至海中,与荷兰舟相遇,炮火矢石,攻击一夜,比及天明,见满船人众悉系纸装成,荷兰大怖,死者甚多,是亦不经之谈也。
✚《台海使槎录》之「赤嵌笔谈」卷2「祠庙」,康熙六十一年,黄叔璥撰[4]:
三年王船备物建醮,志言之矣。及问所祀何王,相传唐时三十六进士为张天师用法冤死,上帝敕令五人巡游天下,三年一更,即五瘟神。饮馔器具悉为五分,外悬池府大王灯一盏,云伪郑陈永华临危前数日,有人持柬借宅,永华盛筵以待,称为池大人,池呼陈为角宿大人,揖让酬对如大宾,永华亡,土人以为神,故并祀焉。
✚《毁淫祀歌》,清康熙年间,查慎行:
八闽风俗尤信巫,社鼠城狐就私匿。巫言当年神降殃,疠疾将作势莫当。家家杀牛磔羊豕,举国奔走如疯狂。迎神送神解神怒,会掠金钱十万户。
✚《湖广志书》之武昌县,康熙至雍正年间[5]
五月十七日,小儿女悉赴瘟司庙上枷。次日庙神出游,舁者盛饰,去帽簪五色花,沿街曳茆船,谓之逐疫。
✚《山西志书》之阳曲县,康熙至雍正年间[6]
仲夏之月,五瘟庙僧,令人曳车作龙舟状,列五瘟神像,具铙鼓,从朔日起,遍游街衢,人俱剪衣带,少许,投钱米中施之,俗曰:送瘟船。
✚《江西志书》之湖口县,康熙至雍正年间[7]
五月十八日,为纸龙舟,形如真者。皆结彩装戏,游于市中,所过民家,投以五谷盐茶,名曰收瘟游。毕,送至郊外焚之。
✚《湖广志书》之大冶县,康熙至雍正年间[8]
五月十八日,送瘟,纸作龙舟,长数丈,上为三闾大夫像人物数十,皆衣锦绣彩缯冠佩,器用间以银锡,费近百金,送至青龙堤燔之。其盛他处罕比,昔人沿送,穷之遗。制船以茅,故至今犹谓之茅船,而实则侈矣。
✚《湖广志书》之云梦县[9]
五月五日赛龙舟。因邑河水浅,作旱龙,缚竹为之,剪五色绫缎为鳞甲,设层楼飞阁于其脊,缀以翡翠文锦,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俗称娥为游江女娘)及瘟司水神像,蟒袍锦带,珠冠剑佩;旁列水手十余,装束整丽。择日出行,金鼓箫板,旗帜济济,导龙出游,曰迎船。好事者取传奇中古事扮肖人物,极其诡丽,用铁干撑之空中,前后轮转,宛若半仙之戏,彼此角胜。自前月二十外至此日,无日不然。次日用牲牢酒醴角黍时果祭之,极其敬畏;又以茶米楮币实仓中,若饯赆然;仍如前仪导送水涯,合炬焚之,曰送船。
✚《御定骈字类编》第49部分之「草船」,雍正六年,沈宗敬:
草船(岳阳风土记: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櫂鼔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元好问送穷诗:主人不倦星奴倦,辛苦年年缚草船。)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6「风俗」,乾隆六年,刘良璧纂[10]:
台鲜聚族,鸠金建祠宇,凡同姓者皆与,不必其同枝共派也。祭于春仲、秋仲之望,又有祭于冬至者。祭则张灯结彩作乐,团饮祠中,尽日而散。常人祭于家,则不然:忌辰、生辰有祭,元宵有祭,清明有祭(或祭于墓),中元祭,除夕祭,端午则荐角黍,冬至则荐米圆。泉人日中而祭,漳人质明而祭;泉人祭以品羞,漳、潮之人则有用三牲者,此之谓祭祀之俗。俗尚演戏,凡寺庙佛诞,择数人以主其事,名曰「头家」,敛金于境内作戏以庆,乡间亦然。台俗尚王醮,三年一举,取送瘟之义也,附郭乡村皆然。境内之人,鸠金造木舟设瘟王三座,纸为之,延道士设醮,或二日夜、三日夜不等。总以末日盛设筵席演戏,名曰「请王」,执事俨恪,跪进酒食。既毕,将瘟王置船上,凡百食物、器用、财宝,无一不具,送船入水,顺流扬帆以去。或泊其岸,则其乡多厉,必更禳之。每一醮,动费数百金,省亦近百焉。虽穷乡僻壤,莫敢吝者。俗尚巫,疾病辄令禳之。又有非僧非道,名曰「客仔师」,携一撮米,往占病者,谓之「米卦」,称说鬼神,乡人为其所愚,倩贴符行法而祷于神,鼓角喧天,竟夜而罢,病未愈,费已三、五金矣(「台湾县志」)。
✚《重修台湾府志》卷13「风俗(一)•习尚•附考」,乾隆十一年,范咸纂辑[11]:
俗尚演剧,凡寺庙佛诞,择数人以上主其事,名曰「头家」,敛金于境内,演戏以庆,乡间亦然。台俗尚王醮,三年一举,取「送瘟」之义也,附郭、乡村皆然。境内之人鸠金造木舟,设瘟王三座,纸为之,延道士设醮,或二日夜、三日夜不等,总以末日盛设筵席演戏,名曰「请王」。执事俨恪,跪进酒食,既毕,将瘟王置船上,凡百食物、器用、财宝,无一不具,送船入水,顺流扬帆以去,或泊其岸,则其乡多厉,必更禳之。每一醮动费数百金,省亦近百焉。虽穷乡僻壤,莫敢吝者。
✚《重修台湾县志》,乾隆十七年,王必昌、陈辉等修[12]:
卷6「祠宇志•庙」:又旧志府志载,邑治东安坊有开山王庙,今圮,长兴里有王公庙,俱伪时所建。兹查各坊里社庙,以王公大人称者甚伙:东安坊则山川台、坑仔底,西定坊则王宫港、草仔寮、海防署前,宁南坊则马兵营、打石街,镇北坊则普济殿、三老爷宫、以及安平镇、青鲲身、北线尾、喜橱仔、永丰里、红毛寮、中路、南潭等处,庙宇大小不一,概号曰代天府。神像俱雄而毅,或黝、或赭、或白而晰,诘其姓名,莫有知者。所传王诞之辰,必推头家数人,沿门醵资演戏展祭。每三年即大敛财,延道流、设王醮二三昼夜,谓之送瘟。造木为船,糊纸像三仪仗,俨如王者。盛陈优觞,跪进酒食,名为请王。愚民争投告牒毕,乃奉各纸像置船中,竞赍柴米。凡百器用、兵械、财宝,以纸或绸为之,无一不具。推船入水顺流扬帆而去则已,或洄泊岸侧,其乡必更设醮造船以禳。每费累数百金,少亦不下百金,虽穷村僻壤,罔敢吝恡,以为祸福立至。噫,此诬神惑民之甚者也!
卷12「风土志•风俗」:俗尚演剧,凡寺庙神诞,必择数人主事,名曰头家,敛金于境内演唱。又尚王醮,三年一举,极靡费。
✚《续修台湾府志》卷13「风俗(一)•习尚•附考」,乾隆二十五年,余文仪主修[13]:
俗尚演剧,凡寺庙佛诞,择数人以主其事,名曰「头家」,敛金于境内,演戏以庆,乡间亦然。台俗尚王醮,三年一举,取「送瘟」之义也,附郭、乡村皆然。境内之人鸠金造木舟,设瘟王三座,纸为之。延道士设醮,或二日夜、三日夜不等,总以末日盛设筵席演戏,名曰「请王」。执事俨恪,跪进酒食,既毕,将瘟王置船上,凡百食物、器用、财宝,无一不具,送船入水,顺流扬帆以去,或泊其岸,则其乡多厉,必更禳之。每一醮动费数百金,省亦近百焉,虽穷乡僻壤,莫敢吝者。
✚《海澄县志》卷15「风土志」之“风俗考”,乾隆二十六年,陈瑛等修:
近滨海村民不明事理,每二三年间倡为造王船之说,其百端耗费,穷极佻巧,动敛数百金。在平时一文难舍之人,视此等事,疑鬼疑神,踊跃布金,而不知其暗于大义,识者鄙之,此种陋俗,亟宜迨正。
✚《龙溪县志》,乾隆二十七年,吴宜燮修、黄惠、李田寿等纂:
卷10「风俗」:俗信巫,疾则祷于非鬼之庙,或假为王爷之号,以惑众,岁敛钱至数十万,糜费坏教此其尤者。夫俗奢示之以俭,俗俭示之以礼,友朴还淳是在化民成俗之君子耳。
卷23「艺文」之蓝授世《瀆神私议》:或有问于蓝子曰:“王爷之神何昉乎?”曰:“臆说也。”五行之气与时偕行,木春、火夏、金秋、水冬,本诸阴阳,根于太极,后之人因行而为之著姓,水曰池氏,金曰白氏等类,皆臆说也。而且为之状其形,加之以王号,立庙祀之则甚惑矣。夫五行有气而无形,叙则雨旸时而万物育,逆则灾沴见而疫疠生,故月令曰季春命国傩九门磔攘以举春气,仲秋天子奶傩以达秋气,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处土牛以送寒气,皆所以逐疫也。
其事方相氏掌之天抵古圣王爕理阴阳,民疑有厉,为百姓索室而逐,解民疑以安民心,亦神道设教云尔。今季冬迎春出土牛,孟春击鼓鸣锣迎神、绕境,此物此志也。然则祈安有说乎?曰祈安。上元节,即本社神明祈之,如祈谷、祈麦、祈年岁丰熟、人物阜安,至秋报之人朴而礼质意诚而神享,故可继也。然则今之祈安非耶?曰非也。上元节已行之矣,今所祈何事乎?彼将曰五王来。
难之曰来何事?彼将曰察善恶。难之曰察善恶奚祈安。彼将曰冀免罪耳。难之曰罪可以祈而免,是王徇人情而违帝,破法也,王谁欺,欺天乎?若然则烧米更非乎?曰罪之罪,惑之惑者也。即如彼言王来察善恶,邢赏毕而王行矣,守此欲何为乎?守此以待食,虽稍知礼义廉耻者不为而谓王为之乎?且王神也,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必待人柴米而后食,则王所缺者不独肥甘轻煖也,前乎此者王何食后乎?此者王何食?王之为馁也多矣,此其无有而不足信,岂待辨说而后明哉。然则造船亦非乎?
古者送神以纸为舟,后易之以布,今易之以木,不愈加恭敬乎?曰不惟不敬,而且有罪。古之时,其送神也,存其意,舟车夫马以纸为之,东西南北惟其所之斯谓明器神明之也,亦犹殉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云尔后之人易之以俑,孔子谓其无后以其太似人也。至穆公殉以三良未始非作俑者偕之祸也。
今木船之设,其与人殉无异,所争者人与物耳。即此类而充之如河伯娶妇,彼亦何惮而不为乎?况其所费至百余金不止,夺中人数十家之产以投之水中无用之地,其为祸尤酷也。至船中所辨之物,妓女、赌具,媟亵侮慢,罪不胜诛,而首事听之,此幸无神犹可,如其有神,其获罪当不旋踵而至矣,可不慎哉?
✚《泉州府志》卷20「风俗•岁时」,乾隆二十八年,怀荫布修,黄任、郭赓武纂[14]:
(五月)是月无定日,里社禳灾,先日延道设醮,至期以纸为大舟及五方瘟神,凡百器用皆备,陈鼓乐、仪仗、百戏,送水次焚之。近竟有以木舟具真器,用以浮于海者。
✚《重修凤山县志》卷3「风土志•风俗」,乾隆二十九年,王瑛曾编纂[15]:
民间斋醮祈福,大约不离古傩,近是,最慎重者曰王醮。先造一船曰王船,设王三位(或曰一温姓、一朱姓、一池姓),安置外方,迎至坛次。斋醮之时,仪仗执事、器物筵品,极诚尽敬。船中百凡齐备,器物穷工极朽,糜金钱四、五百两,少亦二、三百两。醮毕、设享席演戏,送至水滨,任其飘去(纸船则送至水滨焚之)。夫傩以逐疫,圣人不妨从众。至云船泊其地,则其乡必为厉,须建醮禳之。噫!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岂有至则为厉而更禳之理?且人亦何乐为不见益己而务贻祸于人之事耶?此理之不可信者也。
✚《安船酌献科》,乾隆三十四年,伦敦大英图书馆OR12693/15文件手抄本[16]:
「卷首」:宝华完满天尊,圣德留科教云、千千截首云,化财遣将。向来安船,化财功德,上祈高真,赐福消灾,同赖善功,证无上道,一切信礼。
「送船歌」上谢天仙享醮筵,四凶作吉永绵绵;诚心更劝一杯酒,赐福流恩乐自然。彩船到水走如龙,鸣锣击鼓闹宣天;诸神并坐同歆鉴,合社人口保平安。造此龙船巧妆成,诸神排列甚分明;相呼相唤归仙去,莫在人间作祸殃。一谢神仙离乡中,龙船到此浮如龙;鸣锣击鼓喧天去,直到蓬莱第一宫。二送诸神离家乡,街头巷尾无时场;受此筵席欢喜去,唱起龙船出外洋。三送神君他方去,歌唱鼓乐乐希夷;亦有神兵火急送,不停时刻到本司。锣鼓声兮闹葱葱,竖起大桅挂风帆;装载货物满船去,齐声喝噉到长江。锣鼓声兮闹纷纷,殷勤致意来送船;拜辞神仙离别去,直到蓬莱入仙门。红旗闪闪江面摇,画鼓咚咚似海漂;圣母收毒并摄瘟,合社老少尽逍遥。
✚《海东札记》卷3「记气习」,乾隆三十七年,朱景英撰[17]:
俗喜迎神赛会,如天后诞辰、中元普度,辄醵金境内,备极铺排,导从列仗,华侈异常。又出金佣人家垂髫女子,装扮故事,舁游于市,谓之「抬阁」,靡靡甚矣。每举尚王醮设坛,造舟送迎,俨恪糜费,尤属不赀。
✚《南浦秋波录》卷三「习俗记」,乾隆年间,张际亮[18]:
闽俗最信巫鬼,夏秋之交,南台街市各制纸船,送尚书庙放诸江中,名曰出海,以禳灾疠。
✚《福州府志》卷75外纪一引「外传」,乾隆年间,徐景熹修:
三月上巳,延钧修禊桑溪,金凤偕后宫,杂衣文锦,列坐水次,流觞娱畅,穷日而返,沉麝之气,环珮之响、燎炬之光,达于远近。途中丝竹管弦,缤纷奏和,清音入云,观者塞道不能前。端阳日,造彩船数百于西湖,每船载宫女二三十人,衣短衣,鼓楫争先。延钧登大龙舟以观,金凤作《乐游曲》,使宫女同声歌之,曲曰:“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波澹澹,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游人士女,绮绣夹岸,杂沓如市,夜收宫女入宫,多不知所之者,延钧亦不问。
✚《台湾志略》卷1之「胜迹」,嘉庆年间,李元春辑[19]:
邑又有称王公庙、大人庙、三老爷庙者,不知何神,或云,皆即澎湖将军澳之神也。旧志云,神之姓名事蹟无考,岂隋开皇中虎贲陈棱略地至此,因祀之欤?又曰,旧志、府志载邑治东安坊有开山王庙,今圯;长兴里有王公庙,俱伪郑时所建。查各坊里社庙,以王公、大人称者甚伙,东安坊则山川台、坑仔底;西定坊则王宫港、草仔寮、海防署前;宁南坊则马兵营、打石街;镇北坊则普济殿、三老爷宫,以及安平镇、青鲲身、北线尾、喜树仔、永丰里、红毛寮、中路南潭等处,庙宇大小不一,概号曰「代天府」。神像俱雄而毅,或黝或赭、或白而晢,诘其姓名,莫有知者。所传王诞之辰,必推头家数人沿门醵资,演戏展祭,每一年即大敛财。延道流设王醮二、三昼夜,谓之「送瘟」;造木为船,糊纸像三,仪仗俨如王者,盛陈优觞,跪进酒食,名为请王;愚民争投告牒毕,乃奉各纸像置船中,竞賫柴米。凡百器用、兵械、财宝,以纸或绸为之,无一不具。推船入水,顺流扬帆而去则已,或洄泊岸侧,则其乡必更设醮、造船以禳。每费累数百金,少亦不下百金,虽穷村僻壤,罔敢吝惜,以为祸福立至。噫!此诬神惑民之甚者也!
✚《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大祀庆成宴」,嘉庆年间,徐松辑:
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二十六日,封禅礼毕,宴文武百官卿监以上于穆清殿。是日,东封赦书:「应西京诸州、府、军、监,并赐酺三日,官给其费。」
十一月二日,御(充)[兖]州之子城门楼观酺,凡三日。赐楼名曰「回銮覃庆」。楼前起露台,列山车、棚车、彩船以载乐,从臣侍座,兖州父老、诸道进奉使、蕃客等宴于楼下,赐父老绵袍、茶、帛有差。
三日,并赐宰臣、亲王、百官宴于延圣寺。
✚《褔建通志台湾府》卷19「风俗,台湾府」,道光九年,孙尔准等修[20]:
台俗尚王醮,三年一举,取送瘟之义也。鸠金造木舟,设瘟王三座,纸为之。延道士设醮,或二日夜、三日夜不等,总以末日盛设筵席演戏,名曰「请王」。既毕,将瘟王置船上,凡百食物、器用、财宝,无一不具,送船入水,顺流扬帆以去。或泊其岸,则其乡多厉,更禳之。每一醮动费数百金,省亦近百,虽穷乡僻壤,莫敢吝者。
✚《厦门志》卷15「风俗记」之“俗尚”,道光十二年,周凯撰[21]:
满地丛祠,迎神赛会,一年之交且居其半。有所谓王醮者,穷其奢华,震鍧炫耀,游山游海,举国若狂。扮演凡百鬼怪,驰辇攒力,剽疾争先,易生事也;禁口插背,过刀桥、上刀梯、掷刺球,易伤人也;赁女妓,饰稚童肖古图画,曰台阁,坏风俗也;造木舟,用真器,浮海任其所之或火化,暴天物也。疲累月之精神,供一朝之睇盼,费有用之物力,听无稽之损耗,圣人神道设教,而流弊乃至于此,犹曰得古傩遗意,岂不忧乎?…以纸为人,写一家生辰,焚之水际,名曰辟瘟。
✚《乌石山志》,道光二十二年,郭柏苍撰[22]:
卷3「寺观」之“南涧报国寺”:福城内外凡称涧、称殿者,皆祀疫神。依水称涧,在陆称殿。其先始于南涧,继之则有北涧、西涧,城隍山、太岁殿为中涧,开元寺、右芝山为芝涧,又有玉山涧、嵩山涧、穿山涧各名目。凡涧殿皆入例禁,愚民恐官拆除,多牓武圣为名,指神为关、张、刘、史、赵五姓,称曰“五帝张爷居中”。稍有人形谓之劝善,左右四神状皆丑恶。乡曲无赖醵钱出贷,以备赛神,名曰“香会”,本轻利重,负则群殴之,鬻妻质子不敢背。值五六月间,导神出游,曰“请相”,纸糊替身,怀于各神鬼襟带之间,再游为游村,末则驱疫,曰“出海”,剪采为舟,备食息起居诸物,并神鬼所请之相纳于舟中,鼓噪而焚于水次,以祭祀毛血贮木桶中,数人负之而趋,谓之“福桶”。行者避之。
卷4「祠庙」之“五通行祠”:亦称“五通庙”,近为“五通境”,在山南麓妙香庵左,传为元时所建。闽中乡社多奉五帝。五六月间,昼夜喧呼,奉神出游,有所谓请相出海。官以其事近于傩,故或禁,或不禁。愚人不畏父母,而畏五帝,每有不白之事,则于五帝前破碗诅咒,将五帝首领斫下,谓之头,以示不直必遭神谴之意。后人遂误指五通、五显为五帝,往往折其庙宇以奉他神。
✚《东瀛识略》卷3「习尚」,道光二十七年,丁绍仪撰[23]:
南人尚鬼,台湾尤甚,病不信医,而信巫。有非僧非道专事祈禳者曰客师,携一撮米往占曰米卦,书符行法而祷于神,鼓角喧天,竟夜而罢,病即不愈,信之弥笃。凡寺庙神佛生辰,合境敛金演戏以庆,数人主其事,名曰头家。最重者,五月出海,七月普度,出海者,义取逐疫,古所谓傩。鸠赀造木舟,以五彩纸为瘟王像三座,延道士礼醮二日夜或三日夜,醮尽日,盛设牲醴演戏,名曰请王。既毕,舁瘟王舟中,凡百食物、器用、财宝,无不备,鼓吹仪仗,送船入水,顺流以去则喜,或泊于岸,则其乡多厉,必更禳之,每醮费数百金。亦有闲一、二年始举者。福州诸郡亦兴出海,船与各物皆纸为之,象形而已,即普度亦弗如台。普度者,祭无祀孤魂,僧家所谓盂兰会也,自七月初起,至月尽止,或一家数家、或一村,延僧道诵经施食,设牲醴花果包面以祭,焚纸帛于衢,贫家亦必市杯酒、块肉、纸镪少许,祭而焚之。其盛则以镇、道、府、厅、县衙署为最,大堂供神位,结彩张灯,罗陈图画、骨董、香花务满,设栏以限观者,两廊为僧道醮坛。日则唪经,夜放焰口,燃水灯,灯以千百计,锣鼓喧阗,送浮水面,有置钱于中者,渔人得之,谓一年顺利。醮二日或三日,将毕,庭联巨案三,陈列酒馔,下铺草席,置阿芙蓉膏及所需枪斗灯签之属,谓鬼之所好在此,不具不受享,别具多桌,垒猪、鱼、鸡、鸭、鲜果、饼饵高五、六尺,积如冈阜为美。照壁前,搭台演剧。又有择童男女之美秀者,饰为故事,名曰台搁,数架、十余架无定,每架四人舁之,先以鼓吹,遍历街市,及署而止,官乃赉以银牌。每年需费番银千圆,少亦数百圆,胥敛之署以内。其鸡鱼皆生献,越宿已臭,未免暴殄。佥曰不但荤腥易败,祭后诸品虽存形质,食之均无味云。
✚《金门志》卷15之「风俗记,杂俗」,同治年间,林焜熿纂辑、林豪续修[24]:
每年春季,迎天后,曰进香,多岁始举行。夏仲,迎城隍,曰出巡,间五岁一举(或议迎城隍当停罢,论甚妥,无已,或二十年一举)。先期鸣金鼓,喧绕境内。至日,穷华极侈,阅游乡村,妆饰人物执事,旌旆飞扬,音乐间作,人家置几椟焚香楮甚恭。正神端拱辇上,余神驰辇拥进。旋庙,设醮演剧极伙。而王醮之名,尤加敬肃,鸠金延道设坛,塑游巡神,以牧马王始开浯,鼓乐诣祖庙,恭致坛中若主者然。家竖灯篙,夜燃炬其杪,上下通红,罗列如星,娱目祗崇朝,而经旬匝月疲惫精神,况以有用物力,任消耗于游戏之场,执迷不悟,亦足异哉!
✚《闽杂记》卷7之「出海」,咸丰八年,施鸿保[25]:
出海,驱遣瘟疫也。福州俗,每年五六月中,各社醵钱,扎竹为船,糊以五色绫纸,内设神座及仪从供具等,皆绫纸为之,工巧相尚,有费数十缗者,雇人舁之,鸣螺挝鼓,肩各庙神像前导至海边焚化。漳府属亦有之,然亦皆绫纸所糊耳,惟厦门人别造真船,其中诸物,无一赝者,并不焚化,但浮海中,任其漂没,计一船所费,或逾中人之产,付诸无用,殊可惜也。
✚《鹭江竹枝词》之「王船」,1881年之前,萧宝芬[26]:
(题注:夏月乡人制小船一座,船器具食物俱全。诹日迎遍街衢,并备牲礼,将船送往海滨焚化,谓之“送王爷船”。)牲仪果品送家家,一座王船萃物华。清醮建余随绕境,海滨火化当驱邪。
✚《澎湖厅志》卷9「风俗」,光绪十八年,林豪[27]:
各澳皆有大王庙,神各有姓,民间崇奉维谨,甚至造王船、设王醮,其说亦自内地传来。内地所造王船,有所谓福料者,坚緻整肃,旗帜皆绸缎,鲜明夺目;有龙林料者,有半木半纸者。造毕,或择日付之一炬,谓之游天河;或派数人驾船游海上,谓之游地河,皆维神所命焉。神各有乩童,或以乩笔指示,比比然也。澎地值丰乐之岁,亦造王船,顾不若内地之坚整也,具体而已。间多以纸为之,然费已不赀矣,或内地王船偶游至港,船中虚无一人,自能转舵入口,下帆下椗,不差分寸,故民间相惊以为神,曰王船至矣,则举国若狂,畏敬特甚,聚众鸠钱,奉其神于该乡王庙,建醮演戏,设席祀王,如请客然。以本庙之神为主,头家皆肃衣冠,跪进酒食。祀毕仍送之游海,或即焚化,亦维神所命云。窃谓造船送王,亦古者逐疫之意,使游魂滞魄有所依归,而不为厉也。南人尚鬼,积习相沿,故此风特甚,亦圣贤所不尽禁,然费用未免过奢,则在当局者之善于撙节已。
✚《小兰雪堂诗集》卷2之「鹭门杂咏」,光绪年间,王步蟾[28]:
丛祠满地已堪嗤,更造王舟费不赀。三载瓜期沿旧例,游山采路总虚糜。(厦俗多迎神赛会,王醮尤甚。游山采路,举国若狂,每三年必造王舟,或浮海或火化,暴殄天物,最为糜费)。
✚《安平县杂记》,清末,佚名[29]:
「僧侣并道士」:道士,台湾名曰‘师公’,不蓄全发,不持斋,大约即巫觋之类,就其家中设坛。凡民间有冲犯土煞者,请其到家作法,名曰‘起土收煞’;有命运不佳者,请到庙中祈祷作法,男人曰‘补运’,女人曰‘栽花换斗’。其大者,城厢及村庄各里庙建三、五天醮事,或作王醮(台地所谓王爷者,俗传前朝有三百六十多名进士,同日而死,上帝怜之,命血食四方,故民间有‘代天巡狩’之称。其实不然,如萧王爷者,碑记谓汉之萧何,大约古人正直为神,其名有不可考,概称之曰‘王爷’,沿漳、泉旧俗也),必延请道士演科仪、诵经咒、上表章于天曹以祈福。道士表文、牒文、榜文,均自署其衔曰‘节度使’(大约醮成于宋代,道居皇帝时林灵素诸人创此名目,故有「节度使」之称,宋以下无是官也)。捐缘之家,皆竖一灯篙,或二、三丈或四、五丈,篙畔悬一小黄旗,书曰「祈安植福」。夜间各燃一灯,点点纷列,灿如明星,亦大观也。建三天大醮者,一天火醮、一天庆成、一天祈安;五天、七天大醮者,或多一水醮。醮事既罢之明日,作一小醮,名曰‘醮仔’。凡作醮必普度,一切猪羊牲醴酒席果品米膏钻肉山之类,均极丰盛。董其事者,有主事、主醮、主坛、主普、三官首、天师首、圣帝首、祈安首、庆成首、信士首等各名目。按其捐缘之多寡,分次第焉。普度诸物,公设一份,余均董事各家自己出金备办。罗列庙前,以物少者为耻。建醮之前数天,必请天师(天师张姓,相传汉之张道陵);建醮之后数天,必送天师(缘金多者,糊一黑面胡须天师像,高五、六尺,衣服均用绸缎为之,一日换一色天师坛铺设极工丽焉)。缘金少者,到天坛请泥塑天师而已。法器有铜铃、法索、法螺、盂钵、钟鼓、手炉、木笏等件。
「风俗附考」:台俗尚王醮,三年一举,取送瘟之义也,附郭乡村皆然。境内之人,鸠金造水舟,设瘟王三座,纸为之。延道士设醮,或二日夜、三日夜不等,总以末日盛设筵席、演戏,名曰‘请王’,执事俨恪跪进酒食,既毕,将瘟王置船上,凡百食物、器用、财宝无不具备。送船入水,顺流扬帆以去,或泊其岸,则其乡多厉,必更禳之。每一醮,动费数百金,省亦近百焉,虽穷乡僻壤,莫敢恡者。
「风俗现况」:市街延请道士禳醮,三年一次,有曰‘三条醮’,有曰‘五条醮’(水醮、火醮,祈安庆成也),皆由民人捐缘集金,和衷共济,以祈天地神明为民人消灾降祥之意。一次费金几千圆,乡庄里堡民人则费金几百圆。近海庄民有王爷醮,十二年一次,用木制王船禳醮三日,送船出海,任风飘流,间有王船停滞他庄海岸,则该庄亦要禳醮,不然,该庄民人定罹灾祸,此有明验收也…六月,白龙庵送船,每年由五瘟王爷择日开堂,为万民进香。三天后,王船出海(纸制王船)。先一日,杀生,收杀五毒(青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诸血于木桶内,名曰‘千斤担’,当择一好气运之人担出城外,与王船同时烧化;民人赠送品物米包,名曰‘添载’,是日出海,锣鼓喧天,甚闹。一年一次,取其逐疫之义也。迎送圣绩,名曰「送字纸」,十二年一次。值年之时,郡城内外绅士商民演乐迎送,将积年所拾之字纸烧灰,一概箱贮,护送出海,付水飘流,甚为敬意。
「官民四季祭祀典禮」:又有建醮请王,飨祀极其丰盛。或一庄一会,或数十庄一会;有一年举行一次者,有三、五年举行一次者,有十二年举行一次者,择吉日而行之,为费不少。
✚《泉俗激刺篇》之「贡王」,清光绪末年,吴增撰[30]:
有病药不尝,用钱去贡王,请跳童,目连傀儡演七场,资财破了病人亡。此时跳童又跳起,说是王爷怒未已,托神姐,再求情,派刀梯,派火城,五牲十六盘,纸船送王行。送王流水去,锣鼓声动天,吓得乡人惊半死,恐被王爷带上船。
✚《神船逐疫》,新加坡《叻报》,光绪十七年辛卯三月初九日(1891年4月17日)[31]:
甲中时疫近来日益沸腾,不特工部局界内为然,甚即各乡落亦无不然。自去月廿八以至本月初二日,患疫而死者已约六十人,今患此症者尚属不知凡几。该埠诸华人曾迭为建醮巡游诸事,而时疫终觉未能少杀。现在该处华商李君庆烈、陈君明月、陈君温源、曾君焕筹等诸君子,以时疫之狂若此,因拟举行神船巡游之事借以驱除疫鬼云。按此举本闽人旧俗,漳泉各地时有之,而甲地十二年前业已举行一次。其事乃制一木船略如中船之大,而以四轮置于船底,乃行于陆而不行于水,名曰王爷船。盖以船载神而巡游各境者也。船中置备一切祭品,猪羊鸡鸭饭粿等类无不有之,摆列舱中。更以巫者率童子三十六人结束整齐,均带牛角冠,各持一桨在船前步行,且歌且棹,神船即随其后。巡游已毕即将神船焚化,谓此即可以驱除疫瘴也。然耶?否耶?
✚《神船逐疫》,新加坡《叻报》,光绪十七年辛卯六月初二日(1891年7月7日)[32]:
近来叻地之人咸相传说麻六甲有斗赛龙舟之举,窃闻而疑焉。竞渡之说不过中国荆楚闽粤等省有之,海外并无是风,即有之亦不过于端阳节日举行,安得有莎鸡振羽之时始作龙舟之戏者?是以不敢冒昧以登报牍。现经查实此举系以神船逐疫,并非斗赛龙舟也。此举定于本日举行,其中一切情形前月间本报业经登录。盖缘甲地近来屡遭时疫,该处商民以人多患病,相传为疫鬼所扰,故欲借神之力为之驱除,乃制神船奉三百六王爷巡游以除疫鬼。神船略与大□相仿佛,施以藻彩下贯车轮在道路游行,盖行于陆而不行于水也。船中陈设一切祭品,以及猪鱼鸡鸭油米材盐各项,无不齐备,以役牵之而行。并选童子四十人戴牛角冠、白衣红带,各持桨橹等物前行,沿路唱采莲俚曲,声应节奏,盖有师傅为之指授者也。
其曲词曰:代天巡狩播威扬,采莲声起降祯祥。道德无私魍魉畏,虔诚有感庶民同。旌旗招展龙蛇动,金鼓齐鸣日月光。七尺仙舟随水去,保护阖甲庆丰隆。
词虽鄙俚,亦可以验风谣。查是举连日出巡至初十日始将神船焚化。并闻是举甲地前者业已举行,事毕即将船送于江中任其漂流出海。嗣以时疫常相传染,众遂以为神船出海则疫鬼终难尽绝,不如将船焚化为妥。故此次变旧例,特不放船出海云。
✚上海《申报》,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三日(1894年10月21日)[33]:
后崎尾大王街地方好事者,特出生财之计,以诱愚民。向店户居民派捐资财,制造小王船一只,约可载货数百担,名曰“王爷船”。谓请王爷收拿疫鬼装入船中,载送出洋。待船制成,即迎神。会名游山探路,绕境保平安。以致举国若狂,赞助抬阁,以及各种会景仪仗旗镮伞属等件,不知花费民间几许金钱。劳民伤财,此之谓也。
✚《捐缘开费部》,马六甲勇全殿,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八月[34]:
○总共结111条捐缘合大银五万五千两百二十三元一角
○洪潮源造“联安”号仙船500元,及造仙舟三板(船)二只24元
○采莲出巡
○采莲馆净水
○做芽犒军
○修造清华宫、勇全殿安金使漆一单 987.2元
○仙舟起工猪头牲礼一付5.75元
○对贴万怡力地头妆彩阁一单150元
○对贴东街纳地头妆彩阁一单150元
○对贴小吊桥地头妆彩阁一单150 元
○开光白鸡、辰砂、手镜等一单3.0元
○礼生挂用红菱 7 各一单15.4元
○游山、大彩路请水游境鼓吹
○建醮演戏出字(准证)税
○主持仪式的宗教人员:
1.延厦门三坛(降乩礼15元、放兵车1. 2元、洗殿1元)、勇全殿、采莲馆收兵、放兵、犒军,三坛礼三单33元
2.倩(请)厦门道士主持安舟参(道士礼2元、直库礼2元、舟司礼2元)、盖舟参、安龙目【大厅爷】(道士、舟司红包)、竖灯篙(道士红包)、建醮(祀王)献供三天、请王(海边)、送王、办普度、请水(道士红包)竖桅(道士、舟司、二手红包)、请帆(道士、亚班红包)、净油(道士红包)、大彩路 【厂官爷】、仙舟出厂
3.厦门道士三坛船桅三板客栈税127. 50元
4.厦门道士陈发二次去还(往返开支)二单400元
5.道士及鼓吹手12名返厦门火船税420元
6.道士建醮写疏文请王做手本一单 17.5元
7.厦门仁记行延道士礼5587. 5元
8.厦门三坛曾秦伸50元,曾足汉85元,曾振传67. 5元
9.厦门三坛曾国裕返厦火船税35元,补贴50元一单85元
10.厦门三坛曾泰返厦火船 35 元,补贴 50 元一单85元
11.造池府王爷大号雨、伞灯1对
12.造仙船用蝙蝠旗、鲤鱼旗、五色旗、画龙虎旗、画彩色龙凤金鼓各1对、红斗、黄边蜈蚣旗、红菱三军司命旗、黄绫四角旗、造五会首、大董事红底黄字小桶灯3对、造副会首、副董事红底黄字小员灯3对
13.请叻道士安采莲馆111. 6元,往来车船税9. 30元
14.建醮放灯火、行香、送王吹12阵一单52元
15.仙舟游山二天税(租用)马32只、送王税马16只一单336元
16.建醮三天演白字戏三本一单700元
17.扛五王白炸帽2罗40 元
✚《台湾风俗志》,日据时期,片冈岩著、陈金田译[35]:
清光緒廿九年(1903年),苗栗一堡后垅外埔庄漂来一艘王船,船名“金庆顺”号,船头左右有:福建泉州 府晋江县聚津铺富美境新任大总巡池、金、邢、雷、狄、韩、章七王府彩船。安字第28号,牌名金庆顺,帆船,三支桅。载货:白羊一、鸡一、角时钟一、大秤一、衣柜一、水桶一、米柜一、橱一、皮箱一、小秤一、锣四、茶具四、小船一、梯一、桶十一、柜一、大鼓二、棋盘一、磁石一、鼎三、旗廿五、大小器具物一组、瓶十七、帘四、索三、神殿七、杂物等。船中安置七尊王爷神像,添付左列函。
謹启者:
兹奉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南门外富美乡肖太 傅大人新造新任大总巡金、韩、池、雷、邢、狄、章七 位王府彩船于此,六月十三日诣祥芝澳杨帆驾放出洋,巡游四分。该船如到贵处,希恳贵乡诸善信,即将该船游泊何埠并何时日,仰乞代复一缄,以慰敝乡绅董之遥盼也,并付笔資银四角,到祈收入,顺挥来慰。则获福无疆!而诸善信均沾神成。
此托。
贵乡诸绅董老爷钓鉴
泉州晋江县南门外富美乡绅董 公启
✚《台湾日日新报》之「嘉义通信·进香光景」,1908年4月16日[36]:
今番西门外,五府千岁往南鲲鯓进香。回嘉绕境,十八境神祗及民人出而闹迎,参四千人。装饰故典,异常繁华,内中极新奇者,牵一只之梅花鹿,以七十二名十五六岁之儿童,穿戴盔甲,执藤牌、短刀、小铳,或锹、剑、戟、箭,整然行伍不紊,环而狩猎。红男绿女,观瞻如云雨交集。闻这次之热闹,改隶来惟有今日,其花费通计五六千圆有余云。
✚《秦川焚余草》卷四之《榕城端午竹枝词》,清代,董平章[37]:
(雨坐无聊,拉杂成咏,乡关景物如在目前)
争投角黍吊三闾,佳节流传五月初。最是故乡文物盛,屠门也贴午时书。(闽俗,端阳节以小红笺撰句,遍贴门户,谓之午时书。旧传佳句甚多,惟明季屠者徐五以‘门无题午,目不识丁’八字,为曹石仓尚书所赏,与之订交焉。)
堂开宛在俯中流,士女倾城尽出游。记得小西湖上路,罗衫纨扇看龙舟。(小西湖在城外里许,盖推余杭为大也,中有开化寺、宛在堂诸胜,水木明瑟,五日前后观竞渡,游屐毕集焉。舟狭而长,首尾肖龙形,雨舷安桨数十枝。)
凉船过处水生风,鳌鼓声喧万桨同。若箇锦标先夺得, 蒲葵扇系手巾红。(土音呼斗龙舟为划凉船,好事者以巾扇为标系竹竿插岸上,众舟鼓枻争先以得魏荣,鼓声锣声与人声共哄,水为之沸。)
觞泛菖蒲酹味津,酒徒群饮趁良辰。儿时犹见昇平瑞,日午沿街有醉人。
蜈蚣蝼蝈蠍蛇蛛,绘入天师镇宅符。沿袭钟馗唐故事,黄烟放处怪全驱。(黄纸摹印张钟道陵像并绘上五种虫豸,悬户上曰天师符,又于卓午点放黄烟筒,皆取祛邪镇宅之意,殆做终南进士遗事耳。)
之七:
采莲鼓里采莲歌,钱米沿门托钵多。报道瘟神将出海,市头争看纸船过。
注云:俗供瘟神,曰:五帝。每岁夏至,纸糊巨舟,送水滨焚之,谓之出海。先期率众小木船遍历城乡,募化钱米,打鼓唱歌皆以采莲名之。
✚《台阳见闻录》卷下,清末,唐赞衮:
厦门至咬〈口留〉吧,海道二百四十更。初放洋,舟西南行三十六更,至七洲洋;茫无岛屿,为通西洋必经之道。隆冬之际,北风迅发,至此,暖气融融,人穿单衣。中外之界,自此分矣。乃具牲馔,笼金钱,陈于木板,投诸海面焚之,以礼海神;继鸣金鼓,焚楮帛,以礼所过名山之神。既过七洲洋,是为外罗山。则有鸟焉,白羽尖喙,其大如鸡;中尾一羽似箭,长三、四寸,名曰箭鸟。是鸟也,见有人至,则回翔于其上。过外罗山,是为马鸣峤由马鸣峤,顺风三日,至烟筒大佛山。山环列嶂,中一山有石突出,远望如人立其巅;非风利,不得过。舟行至此,先以木板编竹为小船,帆用杂色彩纸,陈牲馔、香烛、金钱以祭。祭毕,将牲馔等物置小船中,放诸海以厌之。其小船瞬息前飘不见,则过此平安,谓之放彩船。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清末,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38]:
纸船约两丈多长,用竹条和细薄的木片作为骨架,外面裱上纸,重量越轻越好。船舱里分出很多隔间,用来装载不同的“货物”和“乘客”。装载的货物几乎包括所有的居家用品,柴米油盐都有,还有各种折纸的或纸糊的桌、椅、碗、盘等,还有代表水手的小人偶。每条船用八个或十六个人抬着游行。
✚《台湾宗教调查报告书》(第一卷),[日]丸井圭治郎:
至少单从台湾的统计可发现王爷姓氏包括:李、池、吴、朱、范、温、康、关、马、赵、张、钟、刘、史、谢、连、苏、施、许、袁、萧、崔、卢、潘、郭、邢、姚、金、岳、雷、伍、罗、黄、洪、蓝、白、纪、蔡、沈、余、俞、于、虞、陈、包、薛、林、杨、徐、田、谭、封、何、叶、方、尹、高、甘、郑、吕、章、耿、王、武、华、夏、楚、秦、鲁、齐、越、周、殷、韩、魏、陆、唐、陶、宋、胡、狄、骆、韦、欧、侯、柯、万、江、荣、邱、孟、董、戴、吉、聂、龙、云、游、尤、莫、干、程、倪、丁、元、潘、廉、石、玉、清、将、帅、兵、士、寇、冠、抄、平、顺、琼等姓。
参考资料:
[1]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
[3]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4]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
[5] 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之「历象汇编」之「岁功典」第四十九卷,「仲夏部汇考」
[6] 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之「历象汇编」之「岁功典」第四十九卷,「仲夏部汇考」
[7] 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之「历象汇编」之「岁功典」第四十九卷,「仲夏部汇考」
[8] 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之「历象汇编」之「岁功典」第四十九卷,「仲夏部汇考」
[9] 江绍原。端午竞渡本意考。中国民俗学网之民俗学专题·端午节专题,发布日期:2011-01-22
[10]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11]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12]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13]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14]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15]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16] 王元林。《(安船)酌献科》与“下南”航线闽境地名及妈祖信仰考释。南海学刊,2018(3):第98-10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17]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18] 默堂。论舟船在福建地区祭祀中的使用及文化意义-以考古发现与民间调查为讨论中心。博物馆文学菌公众号,2018年。
[19]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0]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1]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2]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3]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4]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5]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6] 刘瑞光。历史记录中的闽台“送王船”。海峡文史公众号,2020年11月21日
[27]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28] 刘瑞光。历史记录中的闽台“送王船”。海峡文史公众号,2020年11月21日。引自《同文书库•厦门文献系列》第一辑(1):第61页
[29]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30] 姜守诚。试论明清文献中所见闽台王醮仪式。宗教学研究,2012(1):第249-255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31] 苏庆华。《叻报》中所见1891年马六甲王船祭珍贵史料述评。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六辑),2018
[32] 苏庆华。《叻报》中所见1891年马六甲王船祭珍贵史料述评。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六辑),2018
[33] 刘瑞光。历史记录中的闽台“送王船”。海峡文史公众号,2020年11月21日
[34] 苏庆华。《叻报》中所见1891年马六甲王船祭珍贵史料述评。华侨华人文献学刊(第六辑),2018
[35] 李玉昆,李秀梅。略论闽台王船信仰。福建省宗教研究会,1999:第233-243页。引自陈垂成。肖太傅信仰杂考。泉州道教文化,1995(8/9)
[36] 简瑛欣。台湾民间信仰祖庙的种类和分布。“田野调查·立身之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第206-234页
[37] 默堂。论舟船在福建地区祭祀中的使用及文化意义-以考古发现与民间调查为讨论中心。博物馆文学菌公众号,2018年。引自郑丽生撰著。《郑丽生文史丛稿》之《福州岁时风俗类征》卷五“出海”条,引董平章《榕城端午竹枝词》,海风出版社,2009年,第361页。由该文溯源摘录
[38] 默堂。论舟船在福建地区祭祀中的使用及文化意义-以考古发现与民间调查为讨论中心。博物馆文学菌公众号,2018年。引自[美]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著,陈泽平译:《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个美国传教士的晚清福州见闻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1页
本文内容由: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