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素称“炎黄子孙”。炎帝是上古时期南方部落的首领,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传说炎帝不辞辛苦走遍山川大地,尝尽无数野草野果才找到适合栽种的稻谷。他发明了耒耜农具,教民种植庄稼,饲养家畜,所以史称为神农氏。又传说他教先民使用火种,故称炎帝。神农氏炎帝不仅是我国农业的首创者,又因尝百草,开中医草药的先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与黄帝并尊为“炎黄二帝”。

神农氏开创了种植业,使得远古人类由采集为生进化至种植谷物为生,故尊为“五谷祖”、“五谷神”。神农崇拜历史悠久,神农庙遍及各地,最著名的是湖北随州的神农庙。本市翔安金柄的神农炎帝殿也颇有名气。

坂上惠济宫(2024.1)

后浦龙会宫(2024.1)

本区的神农庙有坂上惠济宫、后浦龙会宫二处。

坂上惠济宫、后浦龙会宫主祀五谷神,又称五谷仙帝,大家尊称为“仙祖”“仙公祖”,却极少有人知道这就是神农、大名鼎鼎的炎帝。传说炎帝寻得禾谷的地方命名为“嘉禾”,即今湖南郴州嘉禾县。传说厦门岛在唐代曾出现过一茎多穗的禾谷,故称为嘉禾屿。

惠济宫位于坂上社中部,坐西面东,俗称仙公宫。惠济宫始建年代不详,史上多有修建。宫庙中至今尚存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修惠济宫记”碑刻,留下许多历史信息。

惠济宫于1997年由信众集资重建,主体前后二殿,均为硬山顶、燕尾翘脊。惠济宫有一幅对联:惠我数千家黍稷永歆先穑祀,济人累万世桑麻长话太平春。其中“千家黍稷、万世桑麻”,点明了其主祀神农。

坂上惠济宫(2008.7)

龙会宫今位于后浦社东北,悦华路边,坐东向西,俗称仙祖宫。龙会宫始建年代古远,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990年移址再度重建,2015年又精心修造,彩绘饰金。其主体是典型的闽南宫庙式建筑,前后殿均为硬山顶、燕尾翘脊,中有天井,拜亭相连。前殿开三川门,特别之处是三个门并不开在一起,而是二个边门紧靠山墙。龙会宫保存有清代石雕龙柱,呲牙张爪,形象威猛。

后浦龙会宫,三川门的二个边门紧靠山墙(2008.2)

神农“五谷仙帝”是远古人物,这二处的神像都是手执谷穗,赤神裸臂,草裙系腰,树叶遮体,皮肤黝黑,虽贵为“仙帝”却是一副先民的原始形象。只不过,坂上的“五谷仙帝”神像蹲坐于树桩,更接近于原始。后浦的“五谷仙帝”则是右脚盘曲,坐在椅座上。此神像在文革中,先是遭火焚烧,再被投入荒井,改革开放后竟奇迹般寻回,成了一段扑朔迷离的传说。

坂上“五谷仙帝”神像手执谷穗,赤神裸臂,草裙系腰,树叶遮体,皮肤黝黑,是远古先民的形象

后浦“五谷仙帝”神像也是手执谷穗,赤神裸臂,肩披树叶,皮肤黝黑,也是远古先民的形象

坂上后浦二处“五谷仙帝”神诞都是农历的二月十五。这时节正处于春耕前夕,农民即将开始一年的耕种,向神农“五谷仙帝”许下心愿,祈求佑护一年的辛苦,期盼得到丰收的回报。

禾山本地,千百年来是农耕社会,崇拜神农“五谷仙帝”,希望能带来风调雨顺、年景平好、五谷丰登,是最朴素的心愿。如今,农耕已经远离大家,对农田、农作、农业已经陌生。民间信仰也与时俱进,崇拜神农和崇拜其它神祗无异,无非是求财、求福、求平安,至于原本是护佑“五谷”的神明是否具有这样的法力,那就不知道了。

只不过,这二处宫庙里的神明与众不同的形象,表明了脚下的土地原本是我们赖于生存的田园。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9 阿美

美的父亲是五通店里社人,母亲是钟宅人。1940年,阿美出生于新加坡,随父母在南洋生活。阿美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为了讨生活只好改嫁,阿美便随母姓钟。

湖里掌故之198 “珍珠亥”

坂上陈亥自小没有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没读书又懒得帮做事,母亲常常怨叹说,亥仔,你长大了怎么办啊,你真是一个“害”仔。

新发现!明崇祯八年的“林氏祖碑记”出土|二三八记

2024年6月7日,有网友在柯家安兄的「走出文圃山四界看」后台留言,“你好,沧一小区有块古碑倒扣在地,请问知道来历否?”收此消息,家安兄即将之转询众海沧文友,温福来先生在第一时间寻访了沧一小区,竟无所获。众人当下只是草草讨论一阵,未曾泛起微动涟漪。

湖里掌故之197 师爷陈日铭

陈日铭(1885.5~1970.5)福州闽侯螺洲人。少时聪颖,在福州接受新式学校的教育。1910年华侨筹资修建的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嵩屿)铁路通车,陈日铭从福州赶来应聘,担任主事文书。他年纪不大,个子壮实,人称“师爷”。

钟林尾土楼记|二三七记

今海沧区钟林路所包围的区块,有一处千年古村落,名曰“钟林社”,为明初海沧十七社之一。明清时,钟林社辖有钟厝、林厝、上庵、洪厝、西店、铁灶后、钟林尾等自然村,是海沧中部曾经的巨无霸。

湖里掌故之196 耙草割柴

厦门是个孤岛,清代《厦门志》说:厦门“地窄人稠……山皆童山,束刍尺薪,皆自外来。春雨连绵,有米珠薪桂之虑焉。”(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