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繁杂的穆厝社里的街巷,在两边店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和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你一点也不会在意于幼儿园拐弯处的小巷里,那座不起眼的二层红砖楼。在四周新起的密密匝匝各式各样楼房的包围中,它显然有些矮小更有些苍老。然而,它与周围楼房格格不入的造型和精致的外观,足以显示它曾经是如何不同凡响。如果时光倒回80几年,它不仅凭着高大峻拔的体态和鲜红夺目的外表,而且是独立于穆厝邻近公路边的制高点上惟一的建筑,不难想象当年它曾经是穆厝的地标,曾经何等地孤芳自赏,傲视着远处的金山和更远处的云顶岩。
穆厝红楼(2008年)
穆厝红楼(2008年)
穆厝红楼的主体是在典型的闽南“四房一厅两春脚加护厝”的基础上,起盖成二层的。楼身最底下砌9层细面条石至窗,之上清一色“雁子红砖”清砌到顶,称之“红楼”“红番仔楼”顺理成章。
雁子砖清水砌成的墙体通红醒目
楼顶叠涩砌出的屋檐
红楼厅前的长廊,2支红砖大方柱支起3个卷拱,简单、牢靠。上下前廊的红砖柱间都有方铁栅栏,中间是铁拉闸门。红楼没有围墙,却有三道防盗门。一是外大门,厚厚的木门加上一层铁栅;二是走廊沿着红砖立柱立起的那些铁连杆;再就是厅门和厅门后两大扇厚实的“撵钱”和“木杠”。
前廊的红砖柱间都有方铁栅栏
前廊的红砖柱间都有方铁栅栏
楼的最高处是水泥饰面的楼冠,灰雕寿(鹤)禄(鹿)双全图,还有牡丹芍药图样的立柱,中间是双狮拱极。虽经数十年风雨的剥蚀,还可以看到它的精致和气派。
穆厝红楼的楼冠
红楼的中堂有3幅金粉漆画,依然熠熠金光。左右各是牡丹富贵图、桃李青春图。中间是一幅长长的礼贤下士问耕图,人物形态生动,堪称上品。
3幅金粉漆画,依然熠熠金光,人物形态生动,堪成上品
中堂屏风上的楹联是中规中矩的楷书:
守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
遵司马公家训积德当先。
东平王是汉光武帝第八个儿子刘苍,骠骑将军。《后汉书》载:“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司马公即司马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所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死后被宋哲宗追封为温国公,故称司马公。其《司马温公家训》云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读。不如积阴德於冥冥之间,为子孙长久之计。”他这种“积金积书不如积德”的思想为世人所称颂。
此联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用了两个著名的典故劝人“为善最乐、积德当先”,既训诫今人又鞭策后人,是常见的家训,在本地不少传统民居中被广泛应用。
中堂屏风对联用二个著名的典故作为家训
楼的主人,兄弟3人都在南洋谋生,小有积蓄便回家乡盖起这座红砖楼。楼的主人很少回来。他盖的楼和他的性格一定很相像,沉静,不事张扬,严谨,不贪奢华。“番仔楼”的主人是如何发奋如何发达,如何煞费心机如何与众不同,没有人能够记起。
穆厝红楼蒙受了许多岁月的尘埃,它年轻的时光已经离我们远去,留给楼的守护人的是辛酸的往事。日寇侵占厦门,从二楼的楼梯放火,烧塌了原有凸起的盖着洋瓦的单檐庑殿屋顶。文革时,红卫兵认定楼的防盗铁栅是“封资修”的东西,硬是要给锯掉搬走。就因为挺身而出的一句“这是华侨的楼,你们不能乱来!”楼的守护人被“斗争”过,被迫去干“不给工分”的活。
红楼的左厢曾经是解放军的营部。部队每个月会在楼前的“砖仔埕”放上几回电影,引得全村老少和邻村的人蜂拥而至,那是红楼至今留下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回忆。“砖仔埕”的东边有口井,当年部队用井里的水做伙食;水井旁有个大石槽,当年部队用它来饮军马。
这一些,老一辈的穆厝人也许还有人记得,只是对楼主人后来的身世,对那身世背后或者苍凉或者酸楚的故事却一无所知。楼主人有个儿子,上世纪70年代末从缅甸经云南辗转回到故土,在红楼一住就是20几年,一直到去世。他逢人友善地笑着,不苟言谈,邻里都称他“忠厚番仔”。在他的身上曾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有着什么样的坎坷,也鲜有人知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一样。
世事已非。红楼有幸列入湖里区“不可移动文物”,有关部门加以修缮,曾经被日寇烧毁过的屋顶也“修旧如旧”了。然而,红楼被周围的楼房紧逼着,让人难于接近。十数年前还可以拍它的“全身照”,如今只能从其它楼房的夹缝里,看到红楼的“半遮脸”,不禁使人心生无奈,惆怅叹息!
如今只能从其它楼房的夹缝里,看到红楼的“半遮脸”(2023.11)
经黄国富老师授权。
本图文内容转载于其关注号:老禾山原住民,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