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记」
海沧钟山蔡氏祖源考
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授太子太师蔡新在为莆田濑溪蔡氏族谱作序时,系统性地概括了福建蔡氏的分布:
「蔡于吾闽称著姓,宋明以来,在建阳者,多祖牧堂西山;在莆泉者,多祖忠惠;吾漳则祖蒙斋公讳元鼎者为多。由蒙斋而上,在漳郡为武德将军,在漳浦云霄为长眉公,皆自光固入闽,为开漳始祖,世次远不可稽。由蒙斋而下,簪缨累世,期间支分派别,或立籍于泉,或立籍于潮,复自潮而归于浦,迁徙靡常,虽同出一祖,未有能联而和之者。予自乙卯岁篡修家乘,极意搜罗,其世系类多残缺失次,乃断自吾身以上十二世直翁公,为西湖占籍初祖,意未尝不欲由直翁公以溯蒙斋,即由蒙斋以溯武德、长眉两公,而世次难稽,尚留有待也。」
钟山蔡氏家庙,五门开
从蔡新的序文可知,闽南地区蔡氏的第一层祖源大致上比较清晰,漳州地区主要为开漳府兵中垒校尉(屯戍开漳大峰山行台)的蔡长眉,府兵队正(肇居龙溪洪埭)的蔡彧(字德明);莆田和泉州地区为北宋蔡襄,再往前大部分族谱指向跟随三王入闽的蔡用元和蔡用明。这两个派系在祖籍地方面都溯源至光州固始县,以至于在兴、泉、漳、潮、台五个蔡氏主要分布地中,各支蔡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很难分清祖源具体为何,这也是蔡新所说的“世次远不可稽”,“迁徙靡常,虽同出一祖,未有能联而和之者”。
但事实上,除了这两个派系之外,在闽南,还有人数众多的蔡氏派系,如以登瀛学士蔡允恭为入闽始祖,他们多以“屿头翁”为开基祖;以蔡敦毅为始祖的辛柯蔡联宗,或者柯蔡是一家的世系;其他只能从宋元明中途溯源,未知前世源流者,如金门琼林蔡氏,以及本文拟考证的海沧钟山蔡氏。
钟山蔡氏家庙
如果按后世蔡氏人数简单分类,则漳浦蔡长眉,龙溪蔡彧和蔡允恭,莆田莆阳蔡氏(蔡用元或蔡襄)、晋江青阳蔡氏(蔡用明或五店市)可呈现五足鼎力之势,他们在历史上的迁徙交叉点在漳泉交界处,而海沧钟山蔡氏便是处在这尴尬之地。
又因钟山蔡氏族谱记载不明,以至于时至今日,以钟山蔡氏为发源地的海沧蔡氏祖源不清,本文拟就几种可能的祖源展开描述,供有兴趣者略为参考。钟山蔡氏在历史进程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按蔡和成发布在蔡氏宗亲网的资料,可概括为:
(一)始祖:蔡景福,字介山,生于大德元年(1297年)九月初二,卒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四月十九日,娶妻庄氏,传有兄弟五人(待考),一景真、二景祥、三景福、四景养、五景恵。
(二)蔡景福约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年)定居海沧(时为漳州龙溪县新恩里三都)。
(三)蔡景福至海沧后,以养鸭为业。
(四)钟山蔡氏家庙内庭楹联两对,分别为“派分光州固始,家奠圭海钟山”,“春祀秋尝無忘济阳世泽,父慈子孝不愧忠恵家声”。
钟山蔡氏家庙对联
另根据口传及现况资料,另再补充以下几点:
(一)钟山蔡氏家庙唯一的进士匾并非源自钟山人,而是明万历十一年荣登进士的诏安人蔡肇庆。
(二)钟山蔡氏与同为海沧的东屿柯氏均流传着柯蔡同宗的传说,二者平时的交往也较之其他姓氏更为频繁和亲密。
(三)钟山蔡氏与灌口东西蔡可能是同源关系,二者也说不清楚彼此的渊源。
(四)钟山蔡氏家庙正面五门开,规制上似有逾越,据说这与蔡新带乾隆路过有关。
钟山蔡氏家庙进士匾
以上信息,或明确可循,或坊间轶闻,真真假假无从知晓,每一次可能的推断并不是要攀附权贵或者给自己脸上贴金,权且当做是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研究,增长见闻。
一、源自蔡店:开漳派直接后裔
这是一次极为偶然的,孤立式的发现和推断。
在龙海市角美镇蔡店的蔡氏宗祠里,有一块树立于光绪四年(1878年)的《重修崇本堂小引》碑记,上有重修者捐银记录,曰“肇桂偕弟纯泰、阮生、光约、琴诗、维都、粒生、忠训、时仰、谨伦、九生、相官、钟林美房共捐银壹佰零贰员”。
就凭“钟林美房”四字,似乎预示着钟山蔡氏与蔡店蔡氏的从属衍派关系,蔡店蔡氏开基祖为文烈公,系龙溪县开漳始祖蔡彧的九世孙,于北宋初年从角美洪岱迁往临近的蔡店。
基于这层关系,钟山蔡氏部分人利用其为福建蔡氏宗亲联谊总会负责人的身份和契机于近几年积极主导重修位于角美铺透村的“大唐右卫将军德明蔡公之墓”,并推进洪岱祖祠的复建工作。
重修蔡德明祖墓碑刻,上有钟山社蔡氏二十人
蔡店所在的角美与钟山所在的海沧以文圃山为隔,共饮九龙江水,其距离之近,渊源之深,确实很适合百姓的互迁往来,这可能是一个简单而合理的答案。
二、源自丰江:避乱出逃兄弟分散
该说是根据开漳《金浦蔡氏•丰江谱》及相关漳泉多本谱谍做出的推断,在时间上颇有说服力,不妨做个记录以示脑洞大开。
在琼州府同知、漳浦县进士石腆在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为丰江蔡氏族谱作的序中提到,“济阳之公乃光州固始县,唐垂拱间偕陈元光来靖斯土,事安不还,择龙溪四五都霞苏之地居焉。有宋元丰二年,始迁于丰江之市,奕叶相承,甲于一方,遂为邑之望族。其二世祖嵘以明经鸿家登王昂榜进士...嵘生禧,禧生编,编而繁衍有子六焉。长曰庆,次曰赉,曰课,曰赐,曰锡,曰六,越及孙子而分处。思恋故土惟有庆、赉、课三公其人也,若赐、若锡、若六子孙则多寓于漳浦、云霄、海沧涵沟等处。”
另依《丰江蔡氏族谱》载,“(五世)余若课、若赐、若锡、若六之子孙多散处于海沧、同安、漳浦、云霄等处。”以上两个记载,海沧或者海沧涵沟都是明确的地点,据钟山老人描述钟山始祖蔡景福初到海沧时确实先居涵沟(今青礁鸿江),在定居钟山后,曾有一段时间外出,留儿子及夫人留守钟山,年老再返回。从以上两段记载看,迁往海沧的丰江人,可能是课或六。
再根据《安溪石磐头乡蔡氏谱系》载,其十六世为赐进士出身嵘公(按丰江谱,实际应为二世),二十世赐公“因避乱兄弟分散流居同邑”,由此可知该安溪蔡氏源自同安,而同安又源自丰江,显然丰江谱关于六兄弟所载内容较之石腆序更为准确,老四“赐”迁居同安,则老三“课”便可以肯定迁居海沧了,甚至结合石腆序,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个信息:课迁往海沧后,可能中途返回过丰江,诚如钟山蔡氏传说的那般,只是地点并不确定。
从丰江谱重修成稿的时间看,明正德十二年,距离海沧钟山蔡氏始祖蔡景福出生的元大德元年,已经过去了220年,如果说同安、安溪蔡赐子孙繁衍壮大之后能反馈信息至丰江,那么在海沧的这支蔡氏是不是应该也可以延续至明代的,并有一定规模?
至明代,按现在已知的资料,海沧地区的蔡氏似乎只有钟山一支,假设丰江的“课”便是前往海沧的始祖蔡景福,那么他的前几代后裔(找不到赐的生辰)在年岁上应该和赐的后裔相当,于是我们试着比较一下安溪族谱和钟山族谱关于出生年的记载。
同安“赐公”,第三子为兴,兴生友发,友发迁居安溪县依仁里石磐头乡成为安溪该支的一世祖。友发,生于元至正六年,按辈分应该同钟山始分三大房的慈养、惠养、真养同辈,按《钟山蔡氏族谱》二房谱载,“濬波公,名惠养,讳孟泽,一学士公次子,温氏出也,生元至正十七年”。由此可知,钟山蔡氏三世惠养确实和同安蔡氏三世为同一时代人,均为至正年间出生,他们之间相差十一岁,可能是蔡景福从丰江移入海沧后,先居涵沟,再居蔡岭,最后定居钟山,筚路蓝缕创业维艰,以至较晚成婚育子有关。
至于课、赐、锡、六等人离开故土,并“因避乱兄弟分散”,族谱和县志也给出了前因后果。丰江谱在讲到这六兄弟时,特别标注,“按宋有两市,丰田市、丰江市,厥后丰江市被洪水冲崩”,丰江即今龙海市白水镇方田村,其地位于南溪拐角外侧,确实是洪水到来最容易受灾的区域。另根据乾隆《龙溪县志》卷二十祥异载,“元至治三年九月水,泰定三年九月水”,这是否就是丰江被洪水淹没的那次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与前文所列钟山蔡氏的线索之一“蔡景福于元至治年间定居海沧”却有着相近的巧合。而与丰江相邻的枫林蔡氏,根据族谱记载,其大房士隆公为六兄弟老大“庆”的儿子,这是否可以推断,当丰江发生洪水时,首祖地者就近搬到枫林,而其他兄弟则短暂停留后各自迁徙,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相似的谋生,那便是养鸭。
如果钟山蔡氏源自丰江的假设成立,那么原属同安的东西蔡可能是赐的后裔,原属漳浦管辖的蔡肇庆所居蔡氏则可能是锡的后裔,这样或许也可以解释文首所列的遗存信息了。
三:源自屿头:登瀛十八学士蔡允恭
这是一个充满苦难和凄凉的传说。
崇祯版《海澄县志》卷二十遗事载,“蔡允恭者,唐十八学士登瀛洲之一也。据蔡氏家谱称上世入闽,居仙游,其后再迁泉州,传至大业,即允恭之父也,事后梁,累官左民尚书。允恭入唐事太宗,为学士兼太子冼马,年老赐归,卒于家,葬泉州龙溪县新恩里澳头山后,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于墓左大石上,其地因名为登瀛澳,子孙环墓而居,分派立宗,若晋之安海,龙之水头,澄之枫林,埔之碧坑,皆以澳头学士为鼻祖焉”。
又据龙海枫林《一心堂》蔡氏祠堂碑记载:该祠堂为三房合建,长房士隆,次房国贤,三房国华。长房祖士隆(外蔡)是蔡坑长房豐江蔡(即本文第二条所列六兄弟老大“庆”之子)的分支,明朝万历年间后裔出进士者如蔡思充、蔡国祯。国贤字逢甲,国华字真荣一般认为是允恭之后,或称金浦蔡坑十一世孙。
蔡允恭,生活于隋唐之际,是唐书中存有记载的人物,闽南地区诸多蔡氏将原始祖源与之挂钩,并采用迂回战术将蔡允恭与福建联系在一起,事实是否如此,诚如澄志所加注的“想允恭子孙唐末有入闽者,卒葬于此,遂标上世登瀛为号耳,聊存之以俟考”,谁也不知道。
钟山蔡氏家庙
另据流江蔡氏族谱载,蔡允恭死后葬于龙溪县新恩里屿头,其后裔环墓而居,宋时同安进士吴燧于其墓边大石上书有“登瀛”二字,故屿头也称登瀛澳,这种说法与澄志的写法几乎一致,无非是屿头、澳头地名之差。
很不巧的是,宋以后,闽南沿海名为“屿头”和“登瀛”者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海澄、龙溪乃至同安诸沿海地方。但大部分相关族谱所登载的地名,屿头主要位于“龙溪新恩里”或“龙溪新恩里三都”,即使政区演变不常,但这都可以明确指向海沧,海沧在宋以前属龙溪县永宁乡新恩里,宋以后为龙溪县一、二、三都或一二三都,后世简称三都,明隆庆以后属海澄县第四里和第五里,但习惯仍称海澄县三都。
海沧的屿头事实上也有两处,一个位于嵩屿半岛,另一位于长屿半岛,因嵩屿附近确实存在过登瀛社、屿头社甚至到了今天还有澳头社,且嵩屿电厂内曾有“登瀛石刻”遗存,由此推断嵩屿附近应该就是蔡允恭直属后裔的居所。而距离蔡允恭墓最近的蔡氏聚落为渐美和钟山,他们都源自钟山蔡氏,且蔡允恭的分支派系与钟山蔡氏所流传的分支也非常接近,钟山蔡氏会不会源自屿头蔡呢?
钟山蔡氏家庙仅存光绪碑记
根据灌口东西蔡在清代修谱时搜集的资料,屿头蔡氏早在宋末便已绝迹,只是故事太凄冷,有点惨不忍睹:时宋末三帝之一的宋端宗在泉州遭遇蒲寿庚的闭门羹后,继续一路南逃,途中他们在海沧嵩屿上岸,并于青礁修建临时行宫。休整之后拟重新从海路南下,因随行海舶不足,宋军开始强征海沧当地渔船,屿头蔡氏对于这种野蛮行径发起了抗争,却不曾想竟遭遇屠村的报复。此役中,屿头蔡氏一夜之间消亡,部分得以逃脱者只能外逃保命,其中有一支迁至流会、白坑等地,其始祖因名讳缺失而统称为屿头翁。
因钟山蔡氏始祖蔡景福生于元初,从宋末至元初仍有海沧蔡氏外迁,蔡景福会不会是屿头蔡氏的幸存者,在海沧各地流浪后并最终在与屿头处于同一海湾的钟山定居,也不失为一种可能。
四、源自福州:辛柯蔡三兄弟改姓避难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传说变成事实的案例。
目前全球的蔡氏宗亲会,大体上快变成姓氏联宗会了,马来西亚为辛柯蔡联宗,环南海地区为柯蔡联宗,而中国各省市除了福建、台湾、香港外,大部分还保留蔡氏单一姓氏联谊的模式。
传说五代时吴国有一位大夫名为蔡敦毅,公元937年,李昪灭吴建立南唐,蔡敦毅为躲避亡国追杀,父子多人改姓埋名各自逃难,长子蔡忠辅改随嫡母姓,化名辛文悦;次子蔡忠佐改随二娘姓,化名柯八使;幼子蔡忠惠不改姓,化名蔡忠烈,他们逃难三年后,于中原汇合。后来一家人又辗转迁入福州,并保持改后的姓氏在福建各自繁衍生息,这才有了福建辛柯蔡是一家的说法。
钟山蔡氏向来与东屿柯氏有着同宗的说法,或许与蔡敦毅相关的传说有着某种关联,诚如其家庙楹联所写的“父慈子孝不愧忠恵家声”,这里的忠惠会不会指的是蔡忠惠?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蔡襄,这更多的是同为蔡氏的一种勉励。
而真正对钟山蔡氏与辛柯蔡直接相关的印证信息,主要来自马来西亚的反馈。
槟城辛柯蔡宗祠
马来西亚槟城辛柯蔡宗祠的前身为水美宫,根据《水美宫碑记》记载,槟城蔡氏源自漳郡海澄三都钟林尾,与钟山蔡氏同源。日本投降后,水美宫早已更名为济阳堂,那时的宗长蔡石心倡议将济阳堂改为“济阳堂辛柯蔡宗祠”,其理由便是辛柯蔡是一家,如果槟城的说法和做法是有根据的,那么钟山蔡氏可能也可以追溯至蔡忠惠和蔡敦毅,或者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所承载的支系。
但,这种与周遭主流说法或者记载有太多违背的传说,并不太能够被合理、全部接受,姑且当做一种趣闻作一参考。
综上推论与稍显薄弱的证据,我们还是不能断定海沧钟山蔡氏的具体祖源。诚如闽南众多地方以养鸭为业的开基始祖,钟山蔡景福在海沧的生活也一定充满变数和艰辛,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斗争中,谁还能有心力考虑诗和远方。待到衣食无忧之时,追本溯源很大程度上是满足某种需求的媒介,或者是团结宗族的手段。幸好,钟山蔡氏忘且忘了,没有随便将祖源与某个光荣的“祖先”接上,还算是有原则的表现。
钟山蔡氏家庙谷诒堂
尽管是闲记,但仍然是要做一个适度的结尾,以钟山蔡氏的地缘考虑,或许屿头蔡氏会是最佳的祖源。但因蔡允恭距今太远,且在世系对接上有诸多极为勉强的硬拉关系,因此即使能对上屿头蔡,也基本上可以将之与开漳或开闽的支系联系在一起;另从丰江谱系看,考虑到海沧与海澄片区历史上的紧密关系,钟山蔡氏源自丰江的可能性也极大,且能很巧合地与现状各种现象做匹配,这算是证据链上最佳的一种可能;至于蔡店的捐款碑刻,或许不必太过较真,如果钟山蔡氏与之是同源,那么以二者如此接近的距离,一定是存在世代紧密的联系,可实际上却没有,其可能的原因是蔡店可追溯至开漳武德将军,而整个漳州地区的蔡氏基本上奉武德或长眉为入闽始祖,且二人又是兄弟关系,因此不管哪一支漳州蔡氏都可以与之说上关系,捐点钱在所不辞,何况钟山和蔡店还是这么靠近的邻居,这种现象和蔡新的做法相当相像,蔡新最喜欢为每个蔡氏宗祠写联对和谱序了。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