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原属海澄县的海沧乡、新垵乡划入厦门市,从而奠定了今天海沧区的原始基础。此前,海沧乡、新垵乡行政区划频繁变革,杂乱无章,好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三都”,这才避免了年久失传的尴尬。

三都,实则一二三都的简称,是海澄县建县时从龙溪县继承而来的传统叫法。当时,因倭乱、民乱影响,月港人向朝廷奏请析分龙溪县一至九都及漳浦部分地方新设一县,曰:海澄。海澄初建后,分城外辖地为五里,海沧分属第四、五里。新区划因未遵从地理上的完整性,官方及民间在习惯上还是称海沧为三都,久而久之,一二三都的原型便被忘记了。

一二三都,原先是一都、二都、三都等三个单位,因明初人口大幅衰减而被合并为一二三都,与之同时的还有四五都、六七都等。按龙溪县各都的分布,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二、三的命名大致呈由北及南、由东向西的顺序展开,故而也可以简单推断一都相当于新阳街道,二都为嵩屿街道,三都为海沧街道。只是,他们更细的区分,因历史记载线索的不足,已难呈现。

查乾隆《海澄县志》,我们已经找不到一都、二都的身影了,几乎所有与海沧有关的记录都被一二三都或三都取代。然而,往前追溯到崇祯、康熙两版澄志,则留下不经意的少许线索,如一都者,有万历三十四年、四十二年的县学岁贡林存唯和林凤竹,及万历二十五年乡举林应酉;二都者,有天启二年县学贡生何履祥。一都记载的幸存者皆为林姓,而林姓又是海沧第一大姓,加之未见过林氏族谱,不好判断籍贯归属。倒是二都的何履祥较好甄别,何姓在海沧的发源地为大埕,继而扩散至临近的坪埕、何山兜,该区块位于赤石港西侧、石囷山东侧。

以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界定,二都主要位于蔡尖尾山南侧山麓,包含贞庵村以外的嵩屿街道,及渐美、海沧农场、温厝大部、囷瑶北部等。而一都则需结合以上林姓籍贯,假使归属于林东社,则对应新阳街道,若属锦里、囷瑶,则对应海沧街道沿江一带。

e837d18c5b54d197d62b3435a8ce74c6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92 宫庙古龙柱

石雕龙柱从古代延传至今,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褪色,被视为一种尊贵、祥瑞的符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湖里掌故之191 猪巢鸡巢

本地原本是农耕社会,家禽家畜是农民赖于生存的宝贝。汉字的“家”字,宝盖头下面一只豕(shi)——家里有一头猪。普通话表示圈养这些家禽家畜的地方......

湖里掌故之190 敬字亭与奉茶摊

旧时代文人相互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主要的活动也是搜集字纸集中焚烧。较为讲究者,字纸成灰后依然敬惜,集中在坛子里专门存放,过一段时间选一个吉日,开坛祭祀发明文字的仓颉后,送到溪流随水而去。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