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则人杰,有了山水滋润,自然就会有人的迁移和生息。

福建地区最早的人类并非我们今日所认知的“衣冠南渡”群体,而是更久远之前的福建土著,即百越、畲疍中的一支或多支。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位于闽江上游的三明万寿岩遗址,距今约20万年。而位于闽南者,则属漳州莲花池山遗址最早,距今约8万年 。莲花池山遗址不同于内陆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从事农耕和放牧业的古人类,他们带有浓厚的海洋特征,山海之交的沿海及岛屿地区是他们的主要分布地。在莲花池山遗址的上层文化中,考古学家已经将其归类为具有闽南特征的“漳州文化”,这种文化也深刻地影响到了海沧。

图1-4石器时代遗址

1997年,漳州市原文化局文物科科长曾五岳先生将他于1996年在海沧慈济东宫前的“山坪前”红土台地上采集到的五件打制石器捐献给了厦门博物馆,从而使厦门的可考历史向前推到了距今10000年。同年年底,厦门博物馆与厦门大学联合在海沧展开为期4天的考古调查,先后于东宫以南台地,海沧中学东、北山坡,草仔尾社,萧坑社,后山尾社等低矮丘陵处采集到各类打制石器283件。隔年的2-5月,考古队又在海沧农场的下窟,鳌冠蔡岭社的蚶壳山,东屿的东屿坪采集到石制品286件。

由此证实,海沧“海半岛”广泛分布的海积阶地上大多有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的痕迹。这些零散的发现地,多分布在10-50米的台地上,刚好是陆海交替时的沿海埔地。而石器又刚好处于适合用作耕地的红黄色砂质土层中,很容易被开垦并摊开,以至于暴露在地表层中 。也因此,石器所在的地层破坏尤为严重,人们已经无法还原和确定它们的原貌。一直到2007-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人们又在古楼社东南约100米的山坡台地上再次采集到一件燧石质的打制小石器 ,年代同样是距今约10000年,这勉强为我们留下一个可观可想的古人类曾经活动过的原始地貌痕迹。

如果说旧石器时代,闽南地区还是人丁寥落的僻远海疆,那么到了新石器时代,至少在6500年以后,这里就已经存在略有规模的古人类活动点了,特别是海沧所在的九龙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最早发现并被确定的是距今5500年以前的金门富国墩文化,之后考古工作者又在诏安、东山等县发现与之相似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类型上与闽东的壳丘山文化、昙石山文化、黄瓜山文化有紧密的联系性,他们共同呈现的是新石器时代福建沿海繁荣的海洋民族的生活、生存画面。

这些古人类与漳州文化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多以海岛或半岛等近海区域为主要聚居地。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有隐情的,并非他们在一开始就习惯纵横于海上,而是受当时频繁的海进、海退影响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在最早时候,台湾与福建是连成一片的陆地,后来台湾海峡出现多次陆海交替,但自全新世(距今11700年前)以来,台湾海峡的海平面整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大约在8000年前,海平面曾发生过明显的下降,至少低于现今海平面16m以下,因此,在东山-台湾浅滩一带海域曾出现“东山路桥”的陆地,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该时期经常往来福建与台湾之间,金门富国墩的文化遗存可能源自或受到这次移民的影响。之后,在6500~6000年前,海平面迅速上升,至4000~3000年前达到最高峰,约高出现今海面3~5m,2500年前海水再次下跌,至1500年以前退到现今水平 。在这往复过程中,本来居住在闽南沿海的古人类为了近海捕鱼作业,不得不随着海平面的变化不断迁徙,以至于在今天看来,他们的活动地点竟多在海岛中。

新石器时代多变的海陆交替,使得海沧该时期有关的遗存极少暴露,他们大多在沧海桑田中被埋入深深的泥土中。发现的缺少,并不代表海沧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真空,反而可能是一副不可忽视的热闹画面,因为在接下来的青铜时代,海沧人类活动又开始沸腾了。

青铜时代海沧原始人类遗址的发现较之旧石器时代遗存要更多些,它们大多来自1987年文物普查的成果。如同样发现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鳌冠蔡岭蚶壳山,也发现了泥质印纹硬陶片、夹砂褐陶片等;海沧农场下窟社的标本更丰富一些,还多了釉陶片和穿孔石戈,陶片上的装饰纹除了条纹外,还有网格纹,这说明该时期的海沧古人已经出现多样的审美需求和部落之间的抗争。此外,在还未发现新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地方,也有零星的青铜文化点,如上瑶社竹管坑水库采集到了夹砂陶片和筒瓦;石囷网山发现夹砂醋陶片和小石锛等 。

除了古楼-上瑶片区外,海沧青铜时代遗址高发的还有石塘-钟山片区。同一时期的调查中,石塘社东南侧的石草山采集到了夹砂黑陶片、泥质印纹硬陶片和莲花纹瓦当,到了2007年,石草山又发现有磨制的石斧 。此外,石塘社南部的旗尾山也发现了泥质灰陶片和印纹硬陶片,东坑社东坑山采集到少量的压印曲折纹灰色硬陶片。而本志所关心的钟山,也在其社境东南侧的黑山发现了夹砂灰陶片和泥质硬陶片,以及其他地方未见的红陶片 。

海沧卫星图

由上可知,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长达近万年的时间内,海沧各社一直都存在着规模不等的人类活动,他们往往兼营农业和渔业,过着半山半水的渔樵生活。而其主要的居住区也基本围绕着山和水展开,尤其是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地形,如赤石湾所在的洪坑、古楼一带,钟林湾所在的钟山、石塘、东屿一带,以及鳌冠湾所在的排头、鳌冠一带。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三个片区的人类从古至今一直有着良好的传承,因为海沧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似乎都是围绕着这些区域展开的。

参考资料:

[1]王彬,刘莎。“基因图谱”视角下闽台石器时代文化空间结构分析。《地理科学》2012年第5期,584-590页

[2] 陈娟英。厦门地区打制石器的发现及其重要作用。《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1998年,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1-17页

[3] 陈文,黄达绥。《海沧文物要览》,2017年,上海:学林出版社,5-6页

[4] 蓝秀。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海洋性聚落的变迁。《福建文博》,2016年第3期,21-27页

[5] 蓝东兆,张维林,陈承惠,于永芳。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海峡西部的海侵及海平面变化。《海洋学报》,1993年第4期,77-84页

[6] 廖艺聪。《守望海沧》,2011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1页

[7] 陈文,黄达绥。《海沧文物要览》,2017年,上海:学林出版社,10页

[8] 廖艺聪。《守望海沧》,2011年,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1页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信息

湖里掌故之185 古渡码头

1955年高集海堤还没建成之前,厦门岛的对外交通,完全依赖船只,码头必不可少。古时候,今湖里区所辖境域,东有五通渡,西有东渡,北有高崎渡口,还有24都的蠔口渡、蟹仔屿渡。这些都为清代《鹭江志》《厦门志》所记载。

老禾山照片的故事之22 禾山工商联

江头街在解放前后都是禾山商埠,从事商贸的工商业者最为集中。解放后,“为加强内部团结,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做好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美援朝工作”......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