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半岛,在不同的时期幅员有所区别。在陆进海退及土地大开发后的今天,海沧半岛南界九龙江三角洲的北端,大致相当于青礁和白礁的分界线,北界过芸溪三角洲的南端,以祥露与新垵的分界为限,该区域自宋代以来便有严格的区划分属,半岛近海区域属漳州界,近陆区域属泉州界。
回溯至100年以前,在角美泗洲洋、海沧马銮湾还未淤积和填土之前,海沧半岛的面积较现在要再扩大一倍,西南一侧由青礁往西一直到寮东,经锦宅止于角尾墟,东北一侧由新垵沿鼎美、芸美一直到林埭,西向经东埔与角尾连成一线即海沧半岛早时的范围。此区域尽管区划分属不同,但在方言、信仰、习俗等人文特征方面却完全一致,即所谓“地有漳泉之分,俗无文圃之异”。目前该半岛区域大部属于海沧区辖境,仅文圃山西、南侧属漳州台商投资区。
图1- 1海沧水半岛位置图
两个不同的半岛概念,其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暴露于海洋的“海半岛”,后者是以宽广的淡水为区别的“水半岛”。这种地理上的区别,在古代也被人为地加上行政的元素,以此为区分也便于后续我们对半岛历史沿革的描述和理解。本志要描述的钟山所基于的地理人文发展脉络,基本上是沿着这两个半岛展开的。因此,在了解钟山,乃至海沧的人文之前,着实有必要对其所在地的地貌、地质构造进行初步辨识。
海沧的地貌轮廓,是中国东部历次构造运动交叉作用形成的,其中以距今2亿~6000万年的燕山期为最大影响。燕山运动时,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的断裂和断块运动相当活跃,其中还伴随着大量的中、酸性岩浆运动。沿着福建海岸线分布的东北-西南向“长乐-诏安断裂带”在厦门湾与呈现西北-东南向的“九龙江断裂带”交叉相遇,从而使得位于海沧-嵩屿和金门-厦门之间的海道深度远大于周边海域,这是他们成为深水码头的地质渊源。
受断裂带推拉作用影响,与九龙江呈平行方向分布的海沧“水半岛”上也因此形成了构造高丘陵,即文圃山-蔡尖尾山山脉,它们的组成,主要为燕山期的花岗岩和侏罗纪晚期的火山岩。该山脉也顺着九龙江断裂带一直延绵至金厦两岛,如仙岳山、云顶岩和北太武山皆是其余脉,只不过长乐-诏安断裂带将金厦两岛拦腰切断,以至于整条山脉看起来仅止步于厦门岛南岸。
两大断裂带的交叉相互影响,在其交界处还产生了许多小的断裂带,其中尤以鼓浪屿-钟山断裂带对海沧和厦门岛的地形影响最大。该断裂带的北侧主线止于蔡尖尾山主峰,从而形成了钟山境内落差极大的山谷“蚵坑”,断裂带的末端另一分支则延伸至石塘社的三魁岭,也形成了石林兜及埭头海湾,其他类似的小断裂带则使得文圃山-蔡尖尾山山脉在修长的主体上向四周伸出若干短、粗的余脉,靠近九龙江断裂带的南侧在数量上明显多于北侧。这些余脉的数量约有18支,此即传说中文圃山的“十八面山”。鼓浪屿-钟山断裂带的中间部分则形成了腹大口小的海沧湾,相当于今天的海沧湖,这就是钟山半山半水的构造来源。
图1- 2文圃山脉
之后,台湾海峡曾出现过多次的隆起和跌落,在该过程中,燕山期形成的文圃山-蔡尖尾山山脉在经历了往复多次的雨水、海水侵蚀后,其边沿地带便逐渐形成若干垄地和平原,按类型可分成三种:
其一为晚更新世(12-1万年前)的冲洪积扇,即在雨水、泉水的不断冲击下形成的山间谷地,如文圃山北坡的东孚地区。
其二为红土台地受风、水不断侵蚀形成的侵蚀-剥蚀阶地,如文圃山西北侧的角尾地区。
其三为晚更新世(12-1万年前)的冲、海积阶地,如海拔25-30m,出露面积狭小的嵩屿和石塘地区;海拔15-25m,由冲海积地层组成的内坑和东屿地区;海拔15-25m,由海陆交互地层组成的楼山和钟山地区;海拔5-15m,由冲海积阶地组成的鳌冠、钟山、洪坑地区 。
由此可见,钟山在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上,更为复杂多变,堪称海沧地理博物馆。燕山期造就的蔡尖尾山构成了钟山的主体结构,之后不同时期不同海拔平面的海水长期与花岗岩、火山岩发生作用,使得蔡尖尾山山坡、山脚一带形成阶梯式堆积层和冲击层,平时所见的蒸笼盖山头、山垄、平洋皆是这些作用的结果。至迟到1万年以前,钟山的地壳表层地貌便已形成,多样的地貌特征及近水、近海的优越环境,也使得钟山在很久以前,便是闽南先民渔樵的栖息之所。
图1- 3钟山全域地图
如今的钟山,经历过人类的多重加工后,面目早已全非,要还原其本来面貌是有困难的,我们只能依稀根据形状和回忆些许还原。旧时的钟山聚落,是蔡尖尾山伸向海沧湾的一个岬角,其最高处的土垄俗称“土崙顶”,马垄社所在的马山,楼山社所在的楼山,海沧社所在的东头山、西头山与之类型相当,都是海滨原始人类可以定居的场所。土垄之下为溪流入海处日积月累形成的近海湿地,其中位于东侧溪流畔的区块称“后埔”,西侧溪流畔的称“埔尾”,后埔是钟山先民的主要聚居地,埔尾则是水美宫所在地及钟山人下海、讨海的始发地。
由“土崙顶”跨过居住区往北,则为蔡尖尾山的余脉衍生的谷地和阶地。西侧溪流(俗称坑流)的西侧,沃野一片,称为“洋仔”,以其地广、开阔、水土丰美为名,这里是在海积阶地基础上被泉水、雨水不断冲刷后形成的堆积层。洋仔以西,称“芦坑坪”,与洋仔以另一溪流为界,地势稍高,“坪”本为缓坡平地,因靠近芦坑社,故名芦坑坪。洋仔以南,通往渐美的半路上,大约在今兴港路位置,称为“石墓”,其靠近钟山一侧称“石墓后”,以墓及其方位为名。该墓为石龟型,具有明代闽南石墓的特征,其墓主人据说是大明万历年间的儋州知州蔡思震,钟山原住民中有史以来官职最高的人物。
芦坑坪以北,俗称“左手山”,以钟山人上山的方位简易命名,左手山靠近芦坑一侧称“红山”,以红土壤为名,其周围有红河、红河顶等同类地名,其中的一部分在1949年后划归芦坑社所有。左手山的东侧为乌窟水库,水库建成之前,该处为山谷地形,坑流的干流组成部分,原是钟山芋头的产地之一,称“芋窟”,或以谷地深邃称“凹窟”,后讹为乌窟、坞窟。乌窟水库之下为“坑底”,山中的坑,原意指两条山脊之间的谷地,坑底因位于双圳头与弥勒仙两个山头之间,故名。
从钟山沿着乌窟水库东岸一路向山,先是到了“石窟”,以盛产石头称;再是“无某崎”,为了凸显该地崎岖陡峭,乡民将之形容为只有还未娶妻的少年郎才能爬得了的陡坡,故名“无妻崎”;之后是“塔后尖”,以山石形似塔尖为名;过后便是“句令潭”,句令为八哥音译,该地三面环山,一面面向乌窟,传说此地为风水宝地“句令穴”,故名,蔡氏族谱曾记载有先人葬于此处;再往内,即乌窟水库的尽头,为山间平地,腹大口小,俗称“虎崆”,传说旧时是华南虎活动之地。
虎崆之上,即蔡尖尾山的最高峰,今天语舟所在地,二者之间山路陡峭,俗称“四百层”,以示高耸之意。从虎崆沿着坑流直上,有一山坳,称“笼内”,以其地形似笼子名,公社时代,这里也是钟山人耕作的山田;笼内去往石峰岩路上,有一处“田螺墓”,以形似或田螺穴名,旧有石墓存焉,后毁;石峰岩所在地称“岩仔”,漳志云“山水俱佳者称岩”,这里风光之好,无处可比,甚至连山间常见的蚊虫在这里都不曾出现;岩后松石杂处,颇有韵味,俗称“十八洞”,改革开放初期,惠安人在此开山打石破坏了原始地貌,十八洞至今已难寻迹,其名讳大有攀附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意味,是取神似而不在形;岩仔前方沿着山势自然形成了带状的平地,从清代以来,这里一直是钟山人躲避战乱、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和粮仓,俗称“岩田”。
从岩田下山,进入沥青山路后,先是到了“猴探井”,这是一个形容性的地名,源自猴子捞月的典故,猴子要看井下景象,需要借助藤条,以井壁垂直平滑来形容此地山谷的峻峭,也是钟山人腹有诗书的炫耀;之后便来到“岩崎”,意思是通往岩仔的一段崎岖山路;到了尼姑庵,便可看到山下鸿沟万丈,此处称“蚵坑”,坑寓示落差大,得名之源尚需考究,但这里便是鼓浪屿-钟山断裂带的明证;蚵坑的南岸为蚵坑尾,曾是钟山荔枝产地;蚵坑尾之上、尼姑庵之前是一段平坦的道路,是上下山必经之道,这里也成了去往气象台、石峰岩的分叉点,俗称“平路”;平路以下,出现一些以形状称谓的地名,如撞鼓石、蒸笼盖、弥勒仙,在闽南很多地方也颇为常见,这都是海陆交互作用的产物。
最后是蚵坑与大庵之间的山谷,这里现在被开辟成蔡尖尾山公园的入口。贯穿着山谷的是龟山水库,以其所在地龟山为名,这块区域似乎是不错的风水宝地,有些地名,如“石烛”、“石床”其实是石墓的构成之一,特别是在西坑内边上,还有一处叫作“洪厝后”的地方,这里在很久以前存在过聚居点,稍显人气,可能是洪姓聚落,因名“洪厝”。明万历年间的东屿进士柯挺也在此地留有石刻,其家族墓地也在不远的龟山之上。
以上,便是钟山地形地貌及各山野名称、位置的梗概,整体看来,山地与田野七三开,如果加上滩涂海域,则构成了钟山半山半海的格局。
本文内容由作者:蔡少谦 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